“中立行为”何以构成“传播”——以“快播案”中的刑法解释适用问题为切入点

来源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用语作为承载信息的工具,具有滞后性、模糊性、开放性等缺点,信息时代的犯罪特点呈现出隐蔽性、智能性、技术性的趋势,如何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给予新兴犯罪行为以合理的解释,是刑法解释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的选择关乎刑法解释立场,为解释指明了方向;实质解释和形式解释的选择是解释限度的问题,制约着解释的范围。对于刑法条文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出于社会危害性之实质层面的考虑又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应坚持客观解释的态度,并用实质解释的手段使其入罪。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存在中国文化知识体系建构不足、学生体验感知不足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高校应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
为了探讨藏羊消化系统发育性变化,选择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黄河第一大弯处甘肃省玛曲县的欧拉型藏羊为研究对象,将60只公羔分别于0、2、7、14、21、28、42、56、72、84、98和1
环境控制是肉鸡养殖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虽然二氧化碳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是长期生长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鸡舍内可能会降低肉鸡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