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0亿投资滴滴,剑指人机智能时代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滴拿到苹果10亿美金的投资,旧贵族和新霸主的握手激发了无限的想象。苹果对滴滴投资的战略性出发点和目的都分别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滴滴和苹果两个角度看看过去两年分别发生了什么。
  苹果生态战略改变
  从滴滴的角度看,其发展势如破竹。有一组数字:目前每天的订单量已经超过1100万单,服务3亿用户,在中国400个城市运营,注册司机1400万人。可见,以滴滴的发展速度,以及背后阿里和腾讯的实力支撑,将很快成为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这个巨头不仅连接着城市、司机和几亿用户,更重要的,滴滴对于苹果的战略价值还包括人机智能时代的“智能汽车”的智能中心,连接一切互联网不能连接的万物互联和价值交换。
  从苹果的角度看,滴滴这样跨平台超级应用的发展,正在让苹果的APP STORE面临空洞化的风险,因为苹果并不保有应用内的数据信息,所以无法通过应用的发展沉淀属于苹果的高价值资产。
  所以,概括起来说:苹果的生态正在被超级应用的智能化击穿,苹果生态进而有被下一代智能级应用边缘化的风险。这是一次超越传统投资思维的生态战略延伸,大胆判断——这也是一次苹果对下一代超级“人机智能”生态的策略性投资,目的是试探性的布局击穿APP应用生态的人机智能技术。如果这个大逻辑能很好的描述苹果的生态战略,那么类似投资滴滴的“大手笔”仅仅是一个华丽的开头。
  加入新商业模型
  试想,当我们每天用滴滴、Uber等应用输入和呼叫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时间、位置和需求数据得到了记录,并且与多个分布式的终端建立了一种高效的计算式匹配。在我们日复一日向机器“汇报”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慢慢开始认识和理解我们,我们在“人机智能时代”里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属性,从此我们被新时代锁定,虚拟的我们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成为了一个新的生命。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再来重新审视滴滴商业模型的战略性价值。在滴滴的智能生态里,我们看到滴滴生态的三个核心系统:计算系统、价值系统和共生系统。围绕中央智能、分布式人机智能和智能资产三个角度展开。中央智能运算——通过大数据汇集形成中央智能中心,完善智能化处理的深度学习能力。分布式人机智能应用——通过智能手机和人脑的联合决策系统,形成对数据端的分布式采集和分布式运算。智能资产沉淀——通过分布式智能和中央智能的数据交互,沉淀对于宏观生态主体的资产化智能沉淀,形成对广义生态的新型价值输出产品。这个逻辑才是滴滴超越其他的APP应用获得腾讯、阿里两大巨头青睐的真正原因,这完全是一个划时代的商业模型。
  应对战略落后风险
  首先,在人机智能时代,形成中央智能的商业形态主要有两种,AI级应用和AI芯片,AI级新应用就是以滴滴、Uber、特斯拉、Airbnb为代表的需求指引的新一代商业模型。这种商业模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具备清晰的AI属性,天生具备智能计算功能;二是拥有共享经济基因,社会化要素整合。
  其次,互联网在智能时代已经相对边缘化,我们概括其是分布式智能的表达方式,而在这里“入口级产品”和“入口级应用”是非常互联网化的产品形态,他们成为流量的导入主体,但是并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更无法深刻理解人机的需求进行智能匹配。
  最后, 在人机智能时代,巨头合理的战略布局应该是横跨“分布式智能”、“中央智能”和“智能级资产”的全方位战略,即使在中央智能模块没有AI级芯片的支持,但是AI级应用是必备的——否则拥有巨大的风险被以AI为核心特征的“人机智能时代”边缘化。
  人机智能时代注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竞争,而智能级应用将成为巨头决胜的关键。从以上分析来看,对“中央智能”的战略性进入,对“智能资产”的战略性获取,是衡量苹果未来战略有效性最重要的指标。从相反的角度看,这也解释了苹果生态退化和股价暴跌的深层次原因。这是一个让人大跌眼睛的结论——苹果正在面临着因为战略落后被颠覆的风险。
  也许再过3年之后,我们并不会觉得滴滴因为苹果的投资获得了某种荣誉。或许,苹果的10亿美金投资仅仅是这家生态巨头对智能时代购买的第一张船票,伟大的商业时代伴随着伟大公司的进化刚刚开始,一切都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每一个企业,应该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突破之路。别人走过的路,不一定就是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那些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中国企业市场突破而言,突破之路主要有两条:  其一,行业领先企业之路:“市场机会领先+营销打法领先”;其二,是行业后进企业之路:“机会细分+营销打法创新”。  不过,不管是哪一条路,在路径背后都隐藏着一条颠仆不破的规律,即: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大单品和一套
期刊
潜在顾客是针对现实顾客而言的,有购买兴趣、购买需求,或有购买欲望、购买能力,但尚未与企业或组织发生交易关系。但潜在顾客与现实顾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一旦时机成熟,两者便相互转化。我们把潜在顾客转化为现实顾客这种情况,称之为有利于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正转化;而把现实顾客转化为潜在顾客这种情况,称之为不利于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负转化。企业只有在巩固现实顾客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挖掘与开发潜在顾客资源
期刊
扩张是一个伟大公司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从1人到10人不难,但是当团队扩张到1000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管理挑战,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成长的阶段容易犯错,犯了错就要快速纠正。比如Google当年到了几百人规模的时候,有一次Larry和Sergey两个人讨论了一下,就把全部人叫过来说“今天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们是一个技术的公司,重视个人的公司,从今天开始不需要经理了!”所以,公司几百个
期刊
看起来像是一颗炮弹的Scout TK热成像仪是个高科技装备,它可以清晰捕捉约92米范围内的热感应图像,同时电池寿命长达5小时。绿色的塑胶外观看起来很野战的感觉。据说拍摄的热成像照片也很清晰。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是野营爱好者,用于寻找并拍摄野生动物,它的价格不便宜,定价6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40元)。  微软智能指环或将取代鼠标  美国专利局公布了一项微软公司正在申请的智能指环专利。这项专利显示,
期刊
很多企业为了更快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组织结构、产品、渠道、宣传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先前投广告管用,现在却没啥效果了;公司管得很严,但是好多员工的工作时间却利用手机开了小差;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第二个器官,它创造了随时联网、随时在线的环境,员工不再仅仅隶属于企业组织,他们也同时属于线上组织,这也导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难度加大;企业也想拥抱互联网,却发现不知道该用哪条
期刊
管理者都深知战略的重要性;然而,战略迫使他们面对难以捉摸的未来,这让人恐惧。更糟的是,选定某个战略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而错误选择可能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  面对战略决策困局,出于避险本性,管理者往往依赖熟悉的工具,计算出企业发展方向。为提高市场份额或打入新市场,他们往往花数周甚至数月时间详细筹划,估算企业应对各项资产和能力投入多少,并测算长期成本和收入。  这种战略制定方式非常糟糕。管理者或许能
期刊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创客思维、创客法则处处盛行,创业、创新、颠覆无处不在。但是在这种创业大潮中,失败是个大概率,成功只是小概率,只有冲破这种小概率的“窄门”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独角兽、市场大鲨鱼。与其在失败与成功中纠结,不如停止口号,认真研究一下那些成长中的行业独角兽、市场大鲨鱼究竟有哪些过人特征!  独角兽公司是当今商业社会中一股强大的新势力,它们数量不多,却个个雄心勃勃,并有着值得尊敬的特质:不愿随
期刊
1、超前三步是烈士,超前半步是英雄。  从国际上的诺基亚、柯达、读者文摘公司,到国内的长虹、瑞星,很多企业在历史的转变中或没落、或倒下,但这些企业变化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有人说是“运气”,但我认为绝对不是。就像今天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也绝不是运气把它捧上了神坛。如果我们对比阿里的今天和十年前就会发现,这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当初的阿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而今天,它则是融合了包括支付宝、天猫在内
期刊
很多创业公司以为找来一个资深的HR,就可以解决企业招聘的问题,结果却并不如人意,许多初创公司都会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题,重要的是识别困难,解决问题。  难题一:团队招募  在创业早期,创业公司最头疼的问题,应该就是招聘了。在这个阶段,公司没有知名度,资源非常有限,甚至产品可能还在研发阶段,有竞争力的薪资往往只是个口号,而每一个创业者都很清楚,只有与优秀的人一起,才有可能成就伟大的事,那么如何招到
期刊
“每个伟大的公司都有非常清晰的使命和文化。Airbnb的使命就是让人能够天下为家,它的文化就是“be a host”,友善、好客;Google的使命是组织全球的信息,它的文化是自由、民主、精英;特斯拉的使命是汽车如自来水一样,它的文化是技术优势和没有不可能。  如果你要打造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文化是什么,因为这样的使命是公司的灵魂,是有情怀价值的,优秀的员工才会考虑加入你。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