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还记得,当当敲铁轨钟。冬天小学校放早学,饥肠辘辘由教室里走出来,我背着书包往家走,一路上麦田结霜,小池塘上凌,朝阳将我蹦蹦跳跳的影子投到大路上。沿着村巷摸到家门口,会看到两架木板车,车身空荡荡盛放绳索,四根枣木车手油光水滑,头尾相衔,停放在门前椿树下。母亲在厨房青烟里炒菜,炕豆腐,煎鱼,萝卜烧肉,淘洗黄泥芦灰腌好的咸鸭蛋,由她锅铲锵锵翻炒的声响,就可听出她的好心情。父亲已经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陪两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记得,当当敲铁轨钟。冬天小学校放早学,饥肠辘辘由教室里走出来,我背着书包往家走,一路上麦田结霜,小池塘上凌,朝阳将我蹦蹦跳跳的影子投到大路上。沿着村巷摸到家门口,会看到两架木板车,车身空荡荡盛放绳索,四根枣木车手油光水滑,头尾相衔,停放在门前椿树下。
母亲在厨房青烟里炒菜,炕豆腐,煎鱼,萝卜烧肉,淘洗黄泥芦灰腌好的咸鸭蛋,由她锅铲锵锵翻炒的声响,就可听出她的好心情。父亲已经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陪两个舅子喝谷酒,有时候祖父也会来,一个人坐在上首的长板凳上。父亲冬天的营生是卖麦芽糖,起早坐渡船,过澴河到陡岗镇乡塆,生意好,能赶回家吃早饭。爷爷出门是两三更天,打手电,寒星霜夜,与其他一些老头子一起背着拖网去湖汊野荡里捞鱼,母亲在厨房里煎的鱼,就是他老人家的成果。父亲的见闻都是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他由她们的花钱大方,推断到陡岗镇去东三省做泥瓦匠的男人们能赚大票子,所以几年后,父亲也学起了泥瓦匠手艺。少成堂舅话不多,爱喝酒,菊平舅舅是话痨,他们送瓦的村庄,谁又起了新屋,做了楼房,今年养猪赚钱,种菜的人家茄子豆角值了钱,他如数家珍。其时父亲与舅舅们都有做新房的梦想,人生一世,不能改建新居,添砖加瓦,枉为一世人。我坐在桌边,一边扒饭粒,一边听,心里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尽快学会这些珍贵的本领。
这些本领里,父亲的永久自行车,祖父的浸猪血的网,都可以慢慢来,当务之急,是舅舅们的拖板车吧!我会趁着他们还在喝酒谈话,与弟弟悄悄放下碗筷,来到堂屋外面,将板车的皮绳由椿树上解下来,我拉,弟弟推,绕行在房前屋后。由枣木做成的车手,被汗水浸润深红,骨子里有一股子拧劲,以我们彼时的力气,去降服它们,有一些麻烦。这种感受,与现在的男孩们去学滑板车、轮滑、自行车时遇到的挑战,是差不多的。就是去驾校里学开车,也是面对着同一个“车”的原型,无非是,我们拖板车的时候,身体又在做方向盘,又在做发动机,还要将母亲纳出来的针脚密密的布鞋底做刹车片。等我也能够像舅舅们那样,肩上挂着皮带,双手握紧把手,在村巷里、田野上,进退自如地拖板车的时候,我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了。那时候父亲在嘉鱼县做泥瓦匠手艺,农忙赶不回来,我就得承担起将田野里的稻捆拖回打稻场的任务。将祖父收拢的稻捆垒到板车上,下面六只,中间四只,顶上两只,压实成三层,一个草塔,用绳子束住,我光着上身在前面拖,弟弟在后面推,赤足踏着大路上。被太阳晒出来的浮土,细细的,烫烫的;汗由头发里流出来,流到眼睛里,腌鱼似的。遇到暑天“走暴”风云变幻,雷声鼓鼓,我们就会拖着山丘一般的稻捆飞奔。遇到路中有牛,要将板车猝然停下来,就会非常辛苦,我在前面驻车磨破脚底,弟弟在后面,倒拽着车尾,半坐到地上,恐怕屁股也有麻烦。
我自己会拖板车之后,还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有一年春上,母亲让我们兄弟俩去接外婆到家里来住几天,外婆吃斋,小脚,晕除平板车之外所有的“车”。习习春风,外婆拥着棉被,半坐在车上,由我们载着推过京广线的铁轨,上下小澴河堤,由梅家桥过河。之前,这样的接送,都是由父亲与菊平舅舅来做的,由我们兄弟俩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的几次,几年后,外婆就去世了。我们这里的老人去世,大概也是先得重病,用板车拖到镇里去由医生鉴定为“没有办法”,再裹在棉被里拖回,易箦到堂屋,来等牛头马面索命的。我们兄弟俩出门前,母亲的叮嘱是:“你们两个越慢越好,莫急得像要去投胎。”
我们是可以慢些,但时代多快啊!多少人在赶着投胎!八十年代一晃就过去了,我与弟弟相继出来读书,来到高铁与飞机的城市。菊平舅舅与少成舅舅留在乡下。菊平舅舅用拖板车的钱买了摩托车,改装成“摩的”送客,不久果然就率先在他们村,将茅草屋改建成两层的楼房。少成舅舅却不愿离开他的老本行,没有了堂弟的“友于”,他买了一头骡子,凭借着骡子的蛮勇,继续在被改造成水泥路的村道上拖板车。少成舅舅始终没有造成自己的楼房,他婚姻的运气也不好,娶了一个四川舅妈,新婚不久,因为有一次忘记交给她送瓦的钱,吵架,舅妈喝农药自杀了。送一车瓦的酬劳,是五元钱。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少成舅舅得了肝癌,一个人住在孝感城郊的三医院里,我拎着一小网兜橘子去看他,他的脸是紫黑色,两个人讷讷无言坐半天,他将我送到街上,一个月后,他就去世了。
这些都是后话,后话如烟休提起,还是回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糖块,回到母亲将它们由口袋里掏出来的年代,我们将糖块咔咔咬碎,将糖纸小心翼翼叠好放入语文课本,听到堂屋里传来两个舅舅爽朗的谈笑,少成舅舅被肖家坝的谷酒喝红了脸,一脸憨憨笑,菊平舅舅在描绘着他的新屋梦。他们的平板车停在門口的椿树上,椿树上黄叶零落,七八只喜鹊跳来跳去,呀呀叫唤,喜鹊腹下,是艾清家屋顶上的鳞鳞黑瓦,黑瓦上印满了白霜,白霜被朝阳染红,像朱砂,像胭脂,像公鸡的翎毛,像梦,等我们在洗手架上,洗脸盆里,用温热的井水洗手脸去吃饭,一回头,梦一般的清霜就化掉了!
选自《文汇报》
其他文献
假如人不至于长大,童心就是最美的,一直是最美的。可惜人终归要长大,从原始的淳朴走来必途经各类文明,仅具童心的稚拙就觉不够。常见淳朴的乡间一旦接触了外界的文明,便焦躁不安民风顿转;常见敦厚的农民一旦为商人的伎俩所熏染,立刻变得狡狯油滑。童心虽美却娇嫩得不可靠。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怕孩子长大失了质朴干脆就不让孩子长大的倾向,这是极糟糕的事。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企图以减欲来逃避痛苦者,是
人们对于写作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写作是由灵感来支撑的。实际上,那些看似活得随意的作家都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天才如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依然处于非常艰难的状态。他把自己写作的房间称为“黑手党的洞穴”,大概3平方米,连接一间小浴室,一扇门和窗户通往外面的庭院,房间里有一张沙发、一个电暖炉、几个柜子、一张小而简单的桌子。他每天一早送两个孩子上学,8点半之前就坐在书桌前,一直写作到下午两点半小孩放学回
生命四部曲:春,夏,秋,冬。迈过60岁花甲之年的门槛,一个人便步入了人生的冬天。冬天是寒冷而寂寥的:天空的面色看上去显得苍白,云朵像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太阳蜷缩着,样子有点清瘦,脸蛋不再像春夏那样红润娇艳;空旷的田野像寂静的黎明,北风与树叶一起哆嗦着,发出嗷嗷的凄叫。曾经一路浪漫弹唱着情歌的河流,被冰层厚厚地覆盖而喑哑了歌声;茫茫雪地上一株一株树木光秃秃地站着孤独与茫然。冬天对于任何生命都是公平而别
在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行走,不时会看到“东坡味道,美好眉山”这样的宣传语。从宣传的本意来看,东坡味道就是苏东坡家乡的味道。一般来说,家鄉的味道总是与味觉和嗅觉有关的,是可以捕捉、可以品评、可以购买、可以带走的味道。比如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东坡肘子、东坡肉,还有依附于苏东坡名气派生、演绎出来的东坡泡菜、东坡皮蛋、东坡鱼等等。许多年来,苏东坡是眉山人心中的代表人物,整个眉山到处都有苏东坡的影子。东坡就
虽说“背脊向天人所食”,中国什么也可以入馔。但有时奇奇怪怪的菜式,不知道材料还好,知道了,甚困惑,吃不吃?一回朋友请喝一锅羹汤,鱼云、虾仁、瘦肉、笋片、叉烧、蛋花……鱼云羹鲜美,中间有些颜色相当深的块状物,不是云耳,又不是冬菇,一层略脆的皮,里头是腴滑的脂肪物,口感奇特,非荤非素的,原来是鹅髻———一只鹅只得一个肿瘤状的“髻”,所以一锅羹汤得用上几个。我们平日吃潮州卤水鹅,广东烧鹅,长长的脖子最入
或许你不喜欢吃牛肉,但是很少有人不爱吃螃蟹。那么古怪的动物,不知道是哪个人最先鼓起勇气去试。今人的话,应该授他诺贝尔奖。螃蟹真是好吃。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青蟹,分膏蟹和肉蟹,两个种类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小时的记忆,是吃生的。妈妈是烹调高手,他父亲教的是把膏蟹洗净,斩开,拍碎钳壳之后浸在盐水和酱油之中。早上浸,晚上就可以拿来吃。上桌之前撒花生碎和白醋,吃得全家人念念不忘,尤其是壳中之膏,又香又甜
小时候,我和我的祖父一起生活在特莱瑞德小镇,祖父经营着一家热狗店,我也经常去那里玩,因为在那里我可以随时吃我最爱吃的番茄酱热狗。有一次,祖父在里面忙别的事,我就坐在门口替他看管热狗。不久后,一个衣衫褴楼的流浪汉走了过来,他伸手把两个十美分的硬币递向我说:“我想买一只热狗。”他的手沾满了黑黑的污渍,那两枚硬币也因为他手心渗出的汗水而变得黑乎乎的。我不希望这些脏钱混进祖父的钱盒子里,更不愿意伸手去接,
屏东在北回归线以南,冬日阳光酥暖。一早起来,发现天空蓝得深邃,蓝到百叶窗的缝都渗进了蓝光。怎么能不带她出去晒晒太阳呢?推着轮椅,走过一片冬瓜田;若是刚好落在田埂上,瓜就随着埂土隆起,好像一个歪脖子的大枕头。若落在平坦之处,瓜就肆意扩张,像德国常常偶然出土的二战炸弹。走过一片槟榔园,槟榔永远飘着水洗过似的清香,甜润了空气。槟榔树林里几株野芭蕉,开出艳丽红花。一张巨大的蛛网挂在红花蕉叶间,阳光照亮了游
我是陕北人,清涧县,家是农民家庭,父母现在还在农村种地。 小时候,家里人口很多,弟兄姊妹八个,那时候农村不计划生育。家里很穷,我是老大,七岁时家里不能养活我,把我寄养给另一个家庭。 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父亲是一个字不识的农民,性格很软弱,活得很窝囊,过的完全是被抛弃的生活。别人家的孩子把你打一顿,回来后希望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但得到的是他们再打一顿,不要惹事。所以,在社会上你只有依靠自己,而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前些年,云南边境的一场战斗中,士兵老何以身体滚爆山坡上的一个地雷阵,上级决定授予他特等英雄的称号。但是,老何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不是有意滚雷,是不小心摔下去,没办法,只能顺势滚下去。”记者说:“特等英雄的称号已经报了,你就顺着主动滚雷的说法说吧。”但是老何觉得不好意思,坚持说他是不小心摔下去的。结果,那次获得英雄称号的是另外两个战友。而他很快就复员了,回到四川农村,现在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