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智慧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东莞三局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60例作为房颤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窦性心律患者58例作为窦性心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检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三组二维超声相关参数水平[左房大小(LAD)、左房最大容量(LAVmax)、左房最小容量(LAVmin)]、二尖瓣血流频谱相关指标[E峰、E积分(E-VTI)、A峰、A积分(A-VTI)、E/A、E峰减速时间(DT)]、肺静脉血流频谱相关指标[收缩期速度(S)、S积分(S-VTI)、D峰、D积分(D-VTI)、收缩期反流速度(Ar峰),S/D值].结果 房颤组LAD、LAVmax、LAVmin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E、E-VTI、E/A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A、A-VTI、DT水平均低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S、S-VTI、S/D、Ar水平均低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D、D-VTI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检查中能够及时评估左房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并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探讨在GE64排128层CT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患者肺部病变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名COVID-19康复期患者,14d内对患者分别进行GE64排128层CT检查,记录CT图像的结果,将轻症及普症患者分为对照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其康复期与初期的CT图像.结果 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COVID-19康复期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观察组中性粒细胞5例降低、22例正常、8例升高,C反应蛋白28例正常、7例升高;对照组中性粒细胞11例降低、
目的 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2020年接收治疗冠心病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间段内的健康常规体检者20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脂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的血清胆红素、血脂与尿酸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脂质与脂蛋白的结果对比: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体检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其在医学影像领域也得到推广,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经过医学专家及学者的不断探索,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影像基因组学等场景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有效利用.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还不够完善,突破局限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机器运转不畅、操作不当和大数据背景下运算法则出现偏差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及面对的挑战等问题,希望能对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发展做贡献.
目的 分析探究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5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划分为DCM组和NVM组,以上50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进行相关检查,并针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两组患者LVEF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的心内膜最大厚度、左室扩大、致密化心外膜层厚度比值以及室壁厚度显著低于NV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7,结果提示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DCM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目的 分析探究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层胃增强CT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对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中选择86例胃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手术病理分期作为本次金标准,以上86例患者均接受胃双重超声造影和256层胃增强CT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并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分期中T1、T2、T3、T4期的人数占比为9:18:52:7;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两种诊断方式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高(P0.05).结论 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层胃增强CT三期
目的 探讨在脑出血急救护理中行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发生情况更加具有优势(P<0.05);②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以及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对比:观察组的急诊救治时间以及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比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③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 研究抽取90例入院治疗患者,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实施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以病理结果进行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90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为:61例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7例(11.48%)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54.10%)囊性病变、13例(21.31%)亚急性甲状腺炎、8例(13.11%)为甲状腺囊肿],诊断25例为甲状腺恶性肿瘤[18例(72.00%)为甲状腺癌、7例(28.00%)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但病理结果显示为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2019-2020年接收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症状诊断方法,将两种方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表现进行统计,对比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症状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诊断确诊了病情,但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具体表现情况没有参考数据,而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方式,通过扫描将对胃肠道间质瘤在患者体内的状况通过影像
目的 探析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兴宁市鸿惠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并对比两种指标在健康体检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不同分期中的检验价值.结果 实验组的胱抑素C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FIB)相比对照组较高,凝血功能指标(PT与APTT)较低,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8年1月-2021年3月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栓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ADL、MRS、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更高,MRS评分更低,NIHSS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