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感电桥法线胀系数测量实验仪

来源 :物理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微小位移量转换成交流电桥中双线圈的电感变化量,利用交流电桥的高灵敏度实现了微小位移量的精确电测.采用传感器、单片机及多个PTC电加热器对样品棒进行均匀控温,同时安装散热风扇可使测试装置迅速降温.实验中增加了交流电桥调节、磁芯位移量与输出电压信号定标、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等内容.将交流电桥与固体线胀系数测量2个基础实验结合起来,丰富了实验内容.
其他文献
摘 要:静电场难学,其原因有三个:一是学生缺乏对电场的感性认识;二是电场中大量使用抽象的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三是学生初学电场知识时难以厘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解决方法有三个:一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二是将电场和风力场、重力场类比,促进学生思维迁移,加速学生领悟电场中的难点概念;三是适时梳理知识,厘清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关键词:特征量;比值定义法;电场与风力场;类比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对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抽象、复杂、新颖的知识,可以通过物理教师的深层次备课和巧妙的设计,以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常见模型和思维实际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建立形象、简单、熟悉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新教材实施;高中物理教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6-0062-3  新版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物理概念和规
摘 要: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究动能大小影响因素”教学演示装置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了实验过程的操作性和现象的直观性。通过Tracker软件将测量结果数字化,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动能;辅助教学;Tracker软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6-0044-3  通过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摘 要: 越来越多的高考物理试题呈现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化科技发展等实际,注重试题与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特点。文章针对2020年高考物理江苏卷,汇总其中所有联系实际的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具体实际背景、难易程度等内容,分析试题所体现的考题特点,并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物理江苏卷;联系实际试题;新高考; 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设计了基于影动法的检影镜教学实验,通过中空反射镜旋转方向与观察到的视网膜成像光斑移动方向之间的动态关系,快速判断出模型眼视力屈光不正的类型,继而利用组合透镜成像原理实现待测模型晶状体的准确验光.通过本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眼屈光不正视力检查原理的理解.
居家环境下,利用生活材料搭建了基于光衍射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的实验装置.并设计了简易螺旋测微器,提高了金属丝直径测量的精度.实验测得弹性模量的结果表明,此方案适合学生居家实验.该实验的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利用常见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装置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弹性模量及光衍射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规范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版教材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内容上变化很大,集中体现了修订前后课程标准的差异。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对比出人教版新、旧教材在文本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探寻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更好地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太阳作为地球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具备很多动力学特征,其中太阳的“较差自转”现象能够利用视频分析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展示。文章以SDO为数据来源,Tracker为视频分析工具,“STEM”为诊断性评价标准,研究了“较差自转”现象的教学。这些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天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关键词:太阳较差自转;Tracker;STEM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文章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平抛运动实验”出发,阐述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并通过合理的科学推理,进行论证,最终得出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科学思维过程。本探究活动源于教材,又跳出教材,对高层次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传感器作为新技术设备被引入中学物理实验课堂,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文章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以传统实验与传感器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实验教学案例,提出实施传感器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