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挑食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带女儿回她姥姥家。
  吃晚饭时,女儿坐在我和姥姥中间,姥姥不停地给她夹菜。她挑食,把不喜欢吃的挑出来,放到我碗里。
  如果在家里,我肯定要言语教育她一番;可这是在姥姥家,我只好用“身教”来代替。“哇,真好吃,怎么能这么好吃呢!”女儿挑出来的菜,我照单全收,并津津有味地“享用”。
  女儿突然夹了一块西红柿给我,姥姥眼疾手快地从我碗里夹走,说:“你妈不吃西红柿,给姥姥吃。”
  女儿转过头,很认真地说:“姥姥,我妈不挑食,她什么都爱吃。”
  姥姥白了我一眼,笑笑说:“你妈不挑食才怪。”我见形势不对,赶紧截住话头。
  话说我小时候,可不是一般地挑食,为了我这毛病,我妈煞费苦心。
  比如,我不吃成块的西红柿,却酷爱西红柿打卤面。于是我妈每次都把西红柿切得很大块,大火爆炒,浇到面里后,再把西红柿一块块挑出来,只留下汤汁和鸡蛋。
  又比如,7岁那年,因看到菜叶上有虫子,我开始拒绝吃所有的蔬菜。我妈就每天早起去捉虫子,等我睡醒,把我叫去看,还十分确定地告诉我,所有的虫子都被她抓走了。
  我还曾经不吃香菜、不吃枣、不吃萝卜……而我妈,似乎没有不吃的食物。那时,我肯定自己不会像她那样,固执地认为味觉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
  不想自己在成了母亲,有了女儿后,历史几乎是重演了:女儿挑食的程度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保证她营养全面,我每天在厨房里挖空心思:不吃青菜,就剁成菜泥包饺子;不吃水果,就摆成各种卡通图案;不吃鸡蛋,就让奶黄包、蛋包饭轮番上阵……而最重要的一点:为了以身作则,我开始什么都吃,并且还发现,小时候那些不爱吃的东西,味道真心不错!
  所有的妈妈都被孩子的挑食折磨过吧?别怕!挑食是孩子的通病,却也是一味特效药,一旦自己的角色从“孩子”转变为“妈妈”后,曾经的顽疾便会很快痊愈。
  我夹起一块茄子放到妈妈碗里。她从前会不会也是一个挑食的孩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现在是爱吃茄子的。
其他文献
儿子今年六岁,因严重偏食,瘦得像猴子,早上的牛奶还是我威逼利诱喝下去的。  中午的餐桌上,我精心准备了蒜苗炒肉、酿豆腐、清蒸鱼、炒空心菜、紫菜鸡蛋汤,四菜一汤色香味俱全。儿子却用筷子懒懒地拨了拨蒜苗,说蒜苗太臭肉片太肥;酿豆腐他只吃豆腐不吃馅儿;空心菜不好吃,清蒸鱼嫌剌多,我耐心地理净鱼刺送到他碗里,他却只吃鱼皮不吃鱼肉;挑剔得像老佛爷用御膳,最后,只拌了紫菜蛋汤吃了小半碗饭。  老公对我说道:“
平心而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幼升小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在对幼小衔接不顺的学生家长进行采访时,几乎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家长忽视而导致出现问题。为什么家长费了心思花了力气,结果却差强人意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在家长错误的态度和方法上——    重学习,轻习惯,幼小衔接不止识字算数  面对幼小衔接,许多家长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跟不上学习,落后于人。家长们明白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幼儿园不一样,于是他们的应对方法
蔬果、粮食、鱼虾、调料,不但来自秋天丰收的田地,还来自菜市场、面包房、酱园子。带孩子离开餐桌,踏上寻找它们的路途吧,最终收获的一定不只是美味。  吃饭对孩子来说就像一场苦役?那是因为爸妈从来没有让孩子感受过食物的浪漫。  带他们出门去邂逅食物吧,不只是让孩子胃口大开,更是让孩子增强对自然、季候、人情的观察和感知呢!  甜蜜浪漫地:果园  九月之后,果园陆续进入了丰收季,城市周边很多农家都会开放他们
在淼淼读幼儿园之前,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她一个人身上,教她读书画画,教她唱歌听音乐,她接受得快或者慢,在我看来都是那么自然,因为那时我面对的只有一个她,没有比较也就无所谓骄傲与失落。可她入园了,与全班几十个同龄的孩子站在一起比较,我才发现,我曾经的沾沾自喜不知何时就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条无形的自然规则给悄悄赶跑了。  “宝宝会跳新疆舞,跳得真好看。”“琳琳会弹电子琴,弹得可好听了。”“轩轩还会
儿子还没出生前,我就开始搜集别人成功的育儿经验,其中听得最多的一条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让孩子多跟好榜样接触肯定错不了。  当儿子出生时,我哥哥姐姐的孩子都已经上学了,他们都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让我颇感遗憾的是,儿子从蹒跚学步起,就只会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疯玩,对我苦心营造的“学习氛围“全然不予理会。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好亲自上阵,时时提醒儿子注意学习哥哥、姐姐的优点——看,
李心草 指挥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及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被誉为“驾驭魔法棒的男人”。 2010年底,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将李德伦生前用过的指挥棒放到了李心草的手中,正式接过“中国第一棒”。    李心草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云南省艺术学校去招生时,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李心草,凭着在“视唱练耳”的出色表现,成了云南省艺术学校长笛专业的一名学生。  在云南艺校参加乐队排练时,坐在乐队里演奏
粮食加工得愈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损失愈多,粗粮加工适当,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豆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粗粮的好处,开始将粗粮大量推向孩子的餐桌,但粗粮的食用也是有技巧的。   粗粮营养丰富 有利肠胃健康  不同品种的粗粮,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对幼儿期孩子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为时过早,而且,自己又不是专业的老师,不可能像学校上语文课那样教孩子作文,更不可能要求孩子写书面作文,所以常常不予重视。等到孩子上学了,进入学习作文阶段了,才发现自己的孩子欠缺了很多。  其实,培养幼儿期孩子的作文能力,家长不是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家长完全可以在教孩子口头作文上下功夫,让孩子从小开口“说作文”。孩子从小训练开口“说作文”,不仅能更具
困惑:为何孩子忽然莫名恐惧死亡?  “妈妈,我会不会死啊?”晚上给女儿盖好被子关完灯后,6岁的女儿突然这么幽幽地问我。在黑暗中听女儿这么一问,我吓了一跳。  仔细想想,最近我从女儿口中听到“死”这个字已经好几次了。  前几天,女儿问我人能活到多少岁,我随意回答说100岁。“那100岁后呢?是不是100岁后就会死啊?妈妈,我不想死。”女儿焦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另外一次,我跟女儿开玩笑时说妈妈老了
两个年轻妈妈在聊天,一个忧心地说:“每天要上班,要带孩子,这日子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  另一个妈妈则轻松地说:“如果你不把难处放大,不把日子当成是煎熬,就不会有那么难了。”她盯着孩子玩的方向,一脸的幸福。说话间,前一个妈妈已经跑到孩子身边去了,不停地提醒孩子:这里不要去,危险;那里不要爬,脏!  孩子出生时,忧心的妈妈在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后,哭了——  天啊,他这么小,我该怎么把他养大?我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