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学德译出版的机制导向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rts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可以视作异语种文学机制中文学作品生产、分发、消费的过程.文学机制的运作围绕的不是简单的文学文本,而是以语言文字和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物质产品.德语文学机制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可以归纳为学术、商业与经典三种机制导向.这三种机制导向各有定位,又彼此渗透,体现了德语世界的价值立场与现实诉求,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德语传播的基本格局.对当代文学德译出版机制的分析与阐述,可以为推动未来德语世界的中国文学传播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1980、90年代,“文学桂军”在创作中所采用的叙事模式经历了从传统现实主义到先锋叙事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弃斥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而有意识地借鉴现代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尤其是多元化的叙述方式,以及荒诞和虚无等先锋小说叙事精神.这一变迁蕴含着广西地域作家群这一文学主体的既有历史与中国文坛“中心”之间丰富、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即“边缘”与“中心”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先锋叙事使“文学桂军”的创作突破了广西民间文学传统的桎梏,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焕发出朝气.但是,当先锋叙事成为广西作家的文学行为惯性之后,它反而昭示出“
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文学陕军朝着民间的进发,创造了独特的秦地文化审美空间,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文学话语的转换与重塑;但重返前现代的民间又使其遭遇了自身精神理念与价值立场的困惑、混乱与迷茫,并可能导致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再度被悬置.文学陕军的民间叙事应积极寻求现代意识与民间立场的整合交融,突破写作的模式化、民间文化资源的重复性利用以及精神进程的停滞等困局,并在去除过分的“同质化”、实现个人性突围的同时持守深厚丰沛的秦地文化精神.
王德威所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一说,突破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考察视角.以“现代性”为理论视域,通过对自主、创造、多元、竞争等晚清小说现代性特质的体认,王德威运用解构、“时代错置”等叙述策略,发掘了被主流文学史所忽略、遮蔽的晚清文学“现代性”,试图反抗单一而权威的文学史论述,给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对歧义丛生的“现代性”概念的过分依赖,也让这一提法陷入了另一种矛盾.
王蒙的文学批评具有多元性、前瞻性的审美意识.他对文学思潮的见解有着高瞻远瞩的思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着理论上的引导意义.王蒙一直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无论是对当下文学的及时性判断,还是对一个时段文学发展形态的总结,都体现了他睿智的思考.王蒙的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分析文坛现象,评析新人新作,帮助崭露头角的作家走出创作困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无疑有着前瞻性的引导意义.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21世纪文学进入后文学时代发生了一系列新变:文学样式泛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突出,文学的整个创作、传播、接受过程都逐渐市场化.面对这种现象,以往的文学史书写规则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互联网推动了文学生产力革新,“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慢慢凸显,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史书写避无可避的两个核心要素.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世纪”文学从初兴时的书写想象到“宅经济”催生下的书写现实.如果说“消费读者”是文学市场化的驱动器,那“无限传播”就是文学前行的助推器.“新世纪”文学正是在“无限传播”和“消费读者”
藏族作家万玛才旦在自己的小说中以无比简练的文本讲述着充满张力的故事;在荒诞、无常、混沌的小说氛围中,在貌似日常的小说叙述中,实际上传递着他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层思考,有关淳朴价值与现代文明的思想交锋,个体生命与无限轮回的矛盾,荒诞情节与神性世界的平衡以及平凡日常与超越现实的对抗,种种思考皆在藏区藏民们仍携带着原始气息的生活故事中一一展开,给读者带来了余韵无穷的阅读体验,同时以沉浸的文字与影像带来了难得的哲学层面的延展.
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化衰退让很多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直接威胁整个世界生态环境,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生存甚至文明进程.龚学敏的《濒临》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视角,去书写他倾情关注的动物话题;透过人文关怀和历史极重的对峙与冲突,深刻表达新的生命价值理念之下动物书写的迫切和艰难,寄托诗人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取向.
王蒙作品在德国的译介至今已有四十载,是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流砥柱,无论体量抑或影响均堪称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王蒙作品的德语译介历经三个阶段,即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逆潮而上的1990年代以及整体低迷但不乏亮点的21世纪二十年.德国学界对王蒙文学创作的研究超越了单调滞后的猎奇性、争议性解读,趋向多元同步的文学性、审美性研究,拓展了德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彰显出共情共性的艺术魅力,可与国内王蒙研究互参互证.
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记》因其具备直面现实的个人体验与宏观的历史视野,向内注重生命状态的内省,向外追求文化理性的构筑,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作为具备本土文化审美内蕴与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文学样式,“梁庄系列”通过批判性文化反思与多元化复调叙述,完成乡土美学意向的解构以及乡土叙事表现领域的拓展,成为内含变革意蕴的先锋叙事或后现代叙事,继而赋予了非虚构写作全新的文体生命与书写空间.简言之,因其深刻探索现实社会中的存在问题与道德困境,以及真实反映边缘个体的生存困惑与价值意义,对新世纪非虚构书写
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南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分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当代文坛》杂志社、西南科技大学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和四川省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提交学术论文并参加会议,就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