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比邻:“一只手”打天下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在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若比邻机器人项目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看好,获得冠军,揽得50万元大奖。这已经不是若比邻第一次在大赛中获奖,最近几年,只要是他们参加的选拔,总能有所斩获,正是传说中的“拿奖拿到手软”。
  让人惊讶的是,这家“人人都说好”的机器人研发公司所有的产品就是“一只手”,但这只手可不一般。
  “手”里的商机
  中国上肢残疾的人数有1000万,全世界有5000万,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这个群体,因为手臂的残缺导致平时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很难独立完成,事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怎么能让上肢残疾的人们拥有正常人一样的手臂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课题。从2008年以后,多自由度假肢手开始面世,比较有代表性的为英国的Blatchford son公司生产的ilimb手、德国Steeper公司生产的Bebionic手。这两款假肢手均由5个微电机驱动,拇指外的手指有2个关节,基指关节为主动关节,近指关节为从动关节。两个关节的运动是耦合的。
  这一假肢手的技术革新给上肢残疾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但是直到今天有一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就是价格过于昂贵。进口多自由度假肢手价格昂贵,一般在30万元左右,贵的甚至50万元以上,且保修期短,一般为一年,过了保修期维修价格昂贵且时间漫长,即使很简单的零件也常卖到万元。而且需运到国外维修,周期最少也需3个月。本来上肢残疾人所在的家庭大多都经济比较困难,面对国外这些假肢手即使是买得起也修不起。
  日本海归回国创业的若比邻机器人公司创始人白劲实最初想做整体人形机器人,后来团队在研发与摸索中发现机器人仿生手在全球仅有极少数公司能做好,他们看到了它的商业前景。若比邻创始人邱宇峰说:“我要做一只中国的机器人仿生手,它要比国外的产品更好用,性能更稳定,价格更便宜,便宜到普通的家庭就能负担得起。”
  若比邻仿生手的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人用机器手的结构设计以及从其衍生出来的人用机器手的平台化设计。通过这样的自主结构设计,能够真正实现白劲实所说的,普通家庭所能够负担得起的仿生机器手,使得上肢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并为其提供像其他人一样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
  这只手可不一般
  创业计划正按照白劲实团队设想的那样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经过几年的研发和改进,若比邻已经做出了具有5个自由度的机器人仿生手,可用于上肢残障人士,恢复了手的大部分功能,还可广泛应用于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领域。
  邱宇峰拿出一只仿生手演示了起来,这只手可以五指灵活抓握、内收外展、分开合并,还可以单指联合各指运动,实现抓取东西,可弯曲,单手指可独立运动,既可以由电脑也可以通过肌电控制手指的动作。“我们的手能干着呢,可以打字、打电话、吃饭、穿衣、上厕所、开门、拿水杯、水壶、名片。”他说。
  相比于市面上流行的英国和德国公司的产品,若比邻仿生手有不少技术上的优势。“我们设计的机器手大大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从而增加了机器手的耐用性,更加符合残疾人日常生活使用的实际,同时若比邻机器手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对机器手的日常维护要求,使得用户在机器手的费用支出上更加合理。另外,基于若比邻自主研发的机器手结构,使得若比邻机器手的平台化成为可能,若比邻机器手的平台化设计为传感器或其他器件的接入提供了电气和机械接口,从而使得若比邻机器手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关心残疾人的人都能够基于该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以便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所需的功能。”邱宇峰介绍说。
  目前,该款机器人仿生手已经取得国家康复辅具质检中心的认证,正式进入市场,市面价格不超过10万元,量产后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机器人与人类知己若比邻
  尽管邱宇峰家在福建,创办的公司又在浙江杭州,但北京的中关村和深圳的创新聚集区却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在这里特别能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激情。”邱宇峰说。正是因为追求这种激情,他离开国企,自掏腰包,做起了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这才有了中国最好用的仿生手。
  白劲实在日本从事机器人研究多年,从日本回国后,与热爱机器人的邱宇峰一拍即合,成立了若比邻公司。最早的时候,公司没有钱,他们就自掏腰包,没有技术,他们就自己做研发。大家都知道做机器人是特别烧钱的一件事,但白劲实和邱宇峰及其团队对机器人都有一股狂热劲。“我们就凭这股狂热劲熬过来了。”最近几年他们连续获得大奖,又有知名投资人给他们提供资金,这些都更加坚定了若比邻在人用机器手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邱宇峰说他对机器人事业的狂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坚信机器人最终一定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和朋友。说起来,若比邻的名字也是源自于他们团队的这一信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一直坚信,智能机器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知己,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是天涯若比邻。”邱宇峰说。
其他文献
9月底,国内电视生产厂商TCL推出高端副品牌“创逸”(英文名称为“Xess”)及旗下量子点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数款终端产品。其中量子点电视X2被作为重要旗舰产品进行重点介绍,预计3个月后正式推向市场。  TCL发布的数据显示,X系列的量子点电视因为采用悦彩量子点显示材料,所以可以实现110%的行业最高色域、纯净色彩展现以及精准色彩表达。  作为一种近日“爆红”的新技术,量子点技术奏响了显示技术的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切实做好新时期供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也是我们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安全供水、优质供水,努力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供水企业大多具有垄断性质,无激烈的行业竞争,市场参与程度不深,因此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也不大;不复杂的工艺流程也注定了大多数岗位对技术和科学文化水平要求不是太高。这些行业特点导致供
期刊
伴随着多学科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广阔起来,其中就包括生物学与医学涉及的神经学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C. Knoll就做了一场关于神经机器人的演讲。他不仅回顾了历史,更畅想了未来。  模拟人类神经系统  今年5月,德国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以“对人类痛感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系统,研究人员表示,它可以让机器人“探测并分辨出意外出现的物
期刊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徐明良对于他的团队专利转让费达到500万元感触良多,他说:“最主要的是有制度保障,学校有政策保障,这个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心里踏实。”  在科研领域中,种业科研是与产业结合非常紧密的一个领域,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成果转化“肠梗阻”等问题。  目前,我国80%的种业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作价合理的成果转让和许可,就可以激励科研人员。  
期刊
11月3日晚,伴随喷薄而出的烈焰,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已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今后的长征五号将会很“忙”,2017年底的“嫦娥五号”发射任务,2018年的空间站工程发射任务以及2020年前后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可能都得靠它。  而随着长征五号将中国火箭运载能力带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业务也将很“忙”。在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快
期刊
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椰风海韵中发射。  它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在一众火箭兄弟中,长征五号“块头”突出——它大约有20层楼高、600多吨重,而且,它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是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的1.5倍。因此,长征五号得了个昵称——“胖五”。  名字“萌萌哒”,但实际上,“胖五”也是个“高冷男神”。其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经过火箭研制团
期刊
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运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秀,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  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因体格大、力气足而闻名。而把这个“大个子”安全平稳地托举上太空,背后可谓凝聚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  地面设备:“零失误”交出满意答卷  火箭测试、转场、发射……为配合长五首飞任务,配套的地面设备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动力测控系统PXI测试组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他参加和主持开展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研究,酿酒专用高粱、饲草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重要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研究工作;他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他39年如一日,执着追求、矢志不渝,一刻也不停歇地奔波在科研的道路上,为他所钟爱的高粱研究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  他就是长期从事高粱遗传育种,并在国内外同行业中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农业专家——张福耀
期刊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探寻科技强国从可能到实现的路径。  系统来看,一方面,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共同驱动创新发展,是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系统各要素就是一个整体,它涉及企业、产品、市场、品牌等全方位要素的创新,包括统筹多方面科技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形成协同创新格局等众多内容,其本身自成体系,
期刊
日前,在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暨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陈锡文,对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量齐增”症结:缺竞争力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12429亿斤,另有约500亿斤粮食缺口需要进口。但去年进口粮食高达2500亿斤。怎么回事?  陈锡文分析说,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