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献血与评优挂钩值得商榷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kar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某市卫生局表示,各高校要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社团组织以及师生个人等评优考核指标。同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无偿献血组织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局的决策或许确有无奈之处,毕竟“血荒”是不得不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努力实现无偿献血由计划向自愿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但是,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后,“血荒”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卫生行政部门也为之苦恼不已。
  生命高于一切,无偿献血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行政计划性”无偿献血的办法不是不可以实施,但仅仅将对象锁定在高校师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则值得考虑,何况高校学生一直以来就是自愿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因此,该市规定让人难免感觉有些“能者多劳”的味道,而与评优相掛钩则更是变相的“道德绑架”。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无偿献血是全民受益,理应全民参与,即使是“行政计划性”无偿献血,也应如此。《献血法》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相关调查数据也表明:目前,军人、学生、农民、工人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而一些人群则不是那么积极。如此情况下,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不够积极的人群身上无疑更加科学。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在引领健康社会风气方面有所作为,但这种率先而为,是基于文化道义自觉的基础之上的。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无偿献血组织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实际上违背了无偿献血的高尚道德初衷。
  退一步想,要解决“血荒”问题,真的难道只有“行政计划性”这一条路可走了?各种数据都显示,我国实施自愿无偿献血制度以来,公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率都是稳中有升的,少数公民自愿献血不够积极,有多种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血荒”的办法所在。
其他文献
江苏某市城管一线共有12名硕士,而且这些硕士城管队员中有的就是从事沿街巡查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一些网友称,初中生就能干的工作,硕士去做,这不是人才浪费吗?面对热议,这些硕士城管隊员和城管部门表示,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浪费。(据2月28日人民网)  硕士当城管,该市不是首例。此前,安徽和山西均出现了硕士学历的城管队员。硕士当城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质问,显然存在着两重误读:  一是认为
[摘要]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遵循技能形成和熟练的渐进性特点,构建了渐进式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即理实一体化教室环境中的教学、模拟实训室中的自主练习、教学医院里的临床实景见习和操作、医院里的顶岗实习这四个渐进性的教学环节。这一渐进式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成效明显,极大地提升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成因,并提出增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建议。
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呼声渐高的背景下,今年年初,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意见》《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机甲大师赛是射击对抗类的机器人比赛,哨兵是赛场上唯一的全自动机器人,有攻击和防御双重功能,为了提高哨兵在新赛季的表现,本文主要研究了哨兵在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一些优化方
随着交通服务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交通运输日趋国际化,高速公路企业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服务行业之一,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日趋现代化的运营管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以CO2气体为介质的超临界锅炉气冷壁的结构特点、制造难点及解决方案。
采用KT310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通过微型反应器考察其对食品二氧化碳中硫化氢脱除效果。研究了反应温度、空速、原料气H2S浓度以及操作压力对脱硫剂穿透硫容的影响。适宜的操
[摘要]法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根本,现行课程设置体系总体上没有很好体现以上精神。因此,应重  构法学教材体系,对法学教育的方向进行合理分类,完善现行课程体系,设置或加强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课程,并重视法科  学生的实习实践课程。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课程完善  [作者简介]王玉国(1965-),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河南
近年来,中俄两国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学习俄语的学生渐渐增多。为此,笔者于2008-~p3月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开设了俄语公选课。文章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