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不同起搏模式对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植入术中不同起搏模式对室性心律失常诱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术中采用3种起搏模式:右心室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和双心室顺序起搏(左心室优先50 ms和80 ms,右心室优先50 ms和80 ms).然后分别从左心室或右心室导线引入最多2个期前刺激,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情况.结果 共有15例成功植入CRT-D的患者入选,男11例,年龄49 ~72(61±7)岁.缺血性心肌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30±0.07.9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5例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4例诱发非持续性VT.双心室同步起搏时未诱发持续性VT/VF事件,双心室顺序起搏时有5例诱发VT/VF( P<0.01).结论 双心室顺序起搏模式可能具有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双心室顺序起搏模式下心脏电生理刺激或自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对衰竭心脏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需长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
目的比较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泵胰岛素
目的通过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给予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的刺激,比较两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并观察他汀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腹多发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矫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选择10例安氏Ⅰ类重度骨
背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丰富.近期研究表明GSK-3β活性异常参与多种疾病
目的 探讨人类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12月,对498例有不良孕产史、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生育畸形、死胎、死产、智力低下、表型异常、有遗传病
目的 观察丹灯通脑软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完全随机分成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组40例和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