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究竟目前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如何?思考什么?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视满堂提问为启发式教学。
  教师常常把提问作为公课开的一种装饰,把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提问以及提问多少当作评价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其实问答式教学不一定必然是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满堂提问达不到积极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
  (二)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课堂提问数量过多。课堂成了教师进行提问表演的舞台,教师习惯了自问自答,学生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2.有些问题层次偏低。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3.有些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
  4.提问的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有的教师喜欢按照教参设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因此,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有探索创新精神了。
  (三)缺乏良好的沟通情境。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需要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情境。有的教师没能够把学生看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没有给予中肯的评价。
  给学生的错误观点扣帽子,毫无原则地强求师生的答案必须一致。学生也因为教师的否定评价,多一份失败的体验,而又多一份挫折感。
  二、提问“点”的设计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关键
  所谓的提问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语文知识的难点。所谓课文关节点,往往是那些或隐或现地涉及课文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词句。所谓语文知识的难点,既包括新出现的知识难点,也包括虽已学过却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这些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老师就此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适当讲,往往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
  (一)在具有思维价值细微处设点。
  优秀选文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对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细微处有大发现。
  (二)在文章看似矛盾处设点。
  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出问题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已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三)在情节的“空白”处设点。
  有的课文中存在省略和空白,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如果抓住这些情节的“空白”处提问,让学生联系全文,填补“空白”能促进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芦花荡》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补充二菱目睹老头子智斗鬼子后的心理活动,使得可爱又可敬的抗日英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
  (四)在貌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设点。
  课文中的许多地方看起来平平常常,学生读后提不出问题。在这些地方,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背影》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教师应启发思考已、了、最等不同的词语中饱含的深情。从而让学生明白,字字句句皆传情,读书时应深入思考作者的意图。
  优化课堂教学提问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发一问带动全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及时予以疏导、铺路搭桥,当学生回答问题迷失方向时,教师要引向指津,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场别开生面的假面舞会在翻建一新的工人文化宫拉开序幕,举办者是锅炉集团公司工会.工会主席老沙在开始时戏谑地说,之所以让每个人戴上面具,主要是参加者都是中老年朋友,相
《疯狂的赛车》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本文就通过消费文化下的娱乐奇观、互文性的运用和去中心化的多线叙事三个方面来讨论这部影片的后现代特征
现代汉语中的“X得要命”是表示主观极量程度义的构式,可做谓语、定语、补语、宾语等句法成分,也可以独立成句.进入“X”槽位的可为形容词、动词、短语.构式“X得要命”最早
In the present paper, φψ-continuous function on L-topological spaces and productive operation are defined. By means of this operation,we study fuzzy φψ-cont
当我站在2009年夏天炽热的阳光底下时,我想起了1990年的夏天,还有刚子送我的那把弹弓.rn刚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伙伴,我们俩都是“操蛋”.可刚子比我大,因此他是大“操蛋”,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每一篇经典的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美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坚守。古人作文,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但仍然是以情贯之,笔下流淌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来的是知识分子的大抱负、大胸襟、大智慧。这些精彩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需要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的。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接受新知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审美乐趣的熏陶,在多次
我再找不出不结婚的理由了.我小学同学的儿子坐在班上,都成了我的学生.我可以面对母亲的训斥,却无法面对母亲的眼泪,尤其母亲看到和我同龄的人抱子携女时眼巴巴的表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