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并探讨老年人跌倒及再次跌倒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制定跌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社区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2009年在与基线调查相同的社区进行老年人跌倒的随访调查。调查方式均采用统一设计的老年人跌倒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对可能与跌倒有关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及再次跌倒的相关因素。 

结果

基线调查的1512例老年人中,跌倒发生率为18.0% (272/1512),其中女性跌倒发生率为20.1%(180/893),男性为14.9%(92/619),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χ2=7.45, P=0.006);随访调查的472例老年人中,有84例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7.8%;基线调查跌倒者中抽取的170例老年人有49例随访时再次跌倒,再次跌倒的发生率为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56)、家庭月收入高(OR=1.28)、独居(OR=1.68)、情绪常不稳定(OR=1.41)、担心跌倒(OR=1.72)、动态平衡异常(OR=1.50)、视力差(OR=1.24)、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OR=1.74)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高(OR=2.17)、担心跌倒(OR=2.20)、独居(OR=4.67)是再次跌倒的危险因素,日常用品易于取放(OR=0.41)、过道或楼梯照明充足(OR=0.35)是再次跌倒的保护因素。 

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及再次跌倒的发生率高,老年人跌倒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有针对相关因素的综合性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联合管状胃重建在老年人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接受经左胸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切除术老年患者(≥70岁)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左胸小切口联合管状胃代食管术38例(管胃组),常规左后外侧切口全胃代食管术45例(全胃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管胃组与全胃组比较,术中出血量(204.3±
目的老年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老年医学简史的回顾,展示了在东西方不同社会文明与文化背景下,老年医学的萌芽、诞生、概念、范畴,以及不同国家老年医学界在临床、护理、科研、教学、学科建设、学术组织、管理与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历程。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医学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老年医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汲取老年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凝练出来的智慧与经验,勇于更新观念,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病例资料103例,男31例,女72例;年龄80~99岁,平均86.2岁。其中EvanⅠ型3例,Ⅱ型25例,Ⅲ型36例,Ⅳ型37例,Ⅴ型2例。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82例,全麻21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101例,动力髋螺钉(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其特征为无明显临床症状,易发生瘤体破裂,死亡率极高。使用超声筛查能够实现早期诊断,降低瘤体破裂导致死亡的风险,然而,在筛查过程中常存在一些不良后果,如患者心理困扰,治疗带来的间接伤害等。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也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筛查策略尤为重要。本文检索腹主动脉瘤临床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筛查指南,以期得到合理的筛查策略。
目的调查湖北省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与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状况。 方法设计老年住院患者营养调查表,对7个中心、2013年12月后入院、年龄≥70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记录,分别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进行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 结果共有符合标准507例患者入选,使用NRS2002和MNA评估法评估患者的整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两者分别为60.9%和66.4%,两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2014年我院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且经胃镜确诊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60例,食管压力测定、24 h食管pH-阻抗监测证实存在病理性酸性胃食管反流,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埃索美拉唑20 mg,3次/d,餐前服用,共8周,数字抽签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1)加用盐酸伊托必利(盐酸伊托必利组)5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通道蛋白的表达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重构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将100例老年COPD患者按气流阻塞严重程度,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1级23例、GOLD2级24例、GOLD3级27例、GOLD4级26例,分别统计每一级的诱导痰上清液和血清TRPV1浓度,同时统计50例健康老年人的诱导痰上清液和血清TRPV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血清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在我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232例作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CTRP9的水平。 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CTRP9水平(116.9±19.5)μg/L,低于对照组(142.3±17.9)μg/L(t=-5.404,P=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非遗传学预后因素,对化疗方案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首诊初治老年(年龄≥60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A方案(柔红霉素45~60 mg/m2,静脉滴注,1次/d,d1~d3 +阿糖胞苷100 mg/m2,静脉滴注,1次/d,d1~d7)
目的探讨路易体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的43例路易体痴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3例患者中男24例(55.8%),女19例(44.2%),年龄50~89岁,平均发病年龄(69.9±9.0)岁。首发症状中包含认知功能障碍者占67.4%,幻觉者占25.6%,帕金森症状者占18.6%。临床表现中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认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