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以致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法,以改善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法
  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而层递式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产物,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可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潮流,加强对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和探索。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好的教学工作,也是当前一项比较薄弱的工作环节,需要对写作教学进行深度的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写作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写作教育模式更加倾向于功利化,让学生们背诵一些写作范文,这样就导致初中生未能对写作教学产生兴趣,很难通过写作教学得到写作素养的充分培养。研究得知层递式教学可以逐渐指导学生们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出鲜明的教学运用价值,值得在教学中运用。首先,初中生的作文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的语言网络化严重,在作文中会使用大量的网络用语,导致作文的创新性较差。缺乏一定的素材积累,在作文中反复出现同样的内容。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成绩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作文内容与思想情感千篇一律。最后,教师未重视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纵使有了较多的素材积累,也不会运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有效整合。
  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感性素材积累
  目前,绝大多数初中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家庭”之间,呈现典型的“两点连成一线”,他们的生活半径往往在以家庭为圆心的五公里以内,天天见到的都是标准式的楼房、千篇一律的街道、日复一日上下班的人流,因而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往往流于肤浅,也就谈不上积累大量感性素材。
  (二)作文教学模式不合理
  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往往重视文字写作,轻视口语表达;重视写作技巧训练,轻视兴趣情感;重考试应用,轻文化美育。——严格地说,这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封闭型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少数先进生培养成擅长在考试时做作文题的“学霸”,但却压抑了绝大多数学生自由、稚气的口语表达,压抑了学生的喜怒哀乐,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更造成美育缺位,以致学生不知如何鉴赏语文中美的意境。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
  作文的源泉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感受,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才能从本质上扭转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局势现状,因此在应用层递式教学法时,第一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电视报道、家庭琐事、班级趣闻方面的观察描写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会、思考,并将获得的感受用文字进行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写作观察能力。此外,可以为学生布置撰写日记的任务,保障学生每周可以写三篇日记,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的途径。这样的写作任务布置,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留心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学生有了观察能力,自然可以写出优质的文章,这就是层递式教学法应用第一阶段教学的关键。
  (二)创新写作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对于写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创新,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周围事物,加强其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在独立思考中提出对事物的不同想法。其次,应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句式。在写作当中不一定要按照范文的结构形式,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路完成写作内容。最后,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深入剖析作文素材,以增强其内容深度。
  (三)语文教师借助多種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鼓励他们进行文字表达
  研究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初中生进行优质的内容写作,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灌输式教育,不能指导班级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写作教学中,也限制学生们的写作思维。而要想借助层递式教学对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写作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利于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鼓励他们进行文字表达。一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尊重班级学生的主体位置,写作教学的开展应该围绕中学生而开展。另一方面,基于层递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语文教师也应该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发挥其主观性的基础上解决之前学生们出现的排斥心理。因为生活和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发展或者是事物进行观察,立足生活体验获得相关的情感认知。例如语文教师能围绕“母爱”写作主题指导初中生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观察去感受母亲对自己的爱。这样可以强化班级学生对母爱的认知程度,在激发其情感的基础上提高最终写作质量。
  结束语
  写作也是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但是很显然,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极为漫长的提升过程。而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遵循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教育规律,可在系统科学的训练中,逐步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艳.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9()22):70+72.
  [2] 韦嘉敏.浅谈层递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J].中学语文,2019()21):48-49.
  [3] 潘燕瑜.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0-41.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下,教学重点逐渐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和探究体验。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体验实验过程中,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升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目前高中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探究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实验;高
期刊
摘要:在教育部开始大力提倡素质化教学的今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意识,要求学生在具体学习中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及实践性,这正是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及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策略  在当前我国
期刊
我的亲爱的同学们,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那么,怎样才算健康呢?什么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心里学家说,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同学们也许会说:“健康不就是不生病嘛”。其实,这样的回答是不全面的,健康除了指身体健康,最关键的是心理要健康。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培养优秀品德,那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承担着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对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标准》对科学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解读:一、解历史,晓影响——渗透科学历史,培养科学素养;二、知方法,识本质——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树思想,崇精神——渗透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四、决问题、树能力——解决科学问题,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
期刊
摘要:小学生们都喜欢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面对各个小学生拿过来的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看上去都不是很完整,也就是说都是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因为面对的是一群好奇、好问、好表达的二年级孩子们,他们上课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画着画着就会走过来问询老师。孩子们的画面怎么表现其实都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是小小艺术家,他们的画面他们做主,他们就是画面的设计者、缔造者、故事的编剧者,我们没有权利去
期刊
摘要:本文对小学美术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提出小学美术训练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训练;良好习惯  引言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后天养成的,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条件反射。所以,在小学美术训练教学中培养良好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小学
期刊
摘要: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来实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建立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联系  一、理念——面向学生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发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理论。在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理论,能够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多种体育精神。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分析合作学习的含义、基本要素,并就分组、课堂教学等内容展开探微,以期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体育;篮球教学  体育一向是学生所喜爱的课程,但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教学
期刊
摘要: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形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感受,教师的处世哲学、性情爱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追求。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在学生的行动上,教师应该是情与理的航标。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注重在思想品质、学识才能、语言习惯、生活方式,举止风度等方面“爱字当头””、”“以身立教”、“以德立教”。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威信来感染、教育学生。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伟大使命,历史赋予了我们这一神圣职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