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儒家”的实践——从打醒孔家店谈起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应该是拥抱世界,走出世界,贡献世界的。①东西方的世界,在文化的基础上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彼此迈向现代化的文明,在方向上却是一致的。新“新儒家”虽然不主张“全盘西化”,但却认为大胆的迈向西化是有需要的。另外,五四运动所主张的打倒“孔家店”也是极端的看法,新“新儒家”当然也不赞同,可是对于那些儒家的腐朽,因为误解了儒家思想的本质,新“新儒家”则持有不同的看法。
其他文献
和平崛起是当前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尽管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用“和平崛起”描述中国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一思想并不是当今中国为了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权益之计,而是中华文明与社会制度赋予中国的特殊禀赋,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中已经清晰地提出了对中国崛起和平属性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2004年,在欧洲联盟扩大在即之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欧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欧洲联盟与德国问题研究论坛”系列讲座。2004年2月19日下午,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大使安高胜先生(Dr.Klaus Ebermann)应邀来到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发表了题为“欧洲联盟在2004年——欧盟扩大与中欧关系”的演说,从而拉开了这一系列讲座的序幕。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如何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理论、历史和现实在国际关系学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本刊特别刊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袁明教授、张小明教授和李巍同学的电子通信,听听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希望借此激发各位读者对理论的研究兴趣。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20014年9月20日至23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研讨会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十几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洛阳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特色、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成果特点、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对象、体系和方法、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应提出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2005年1月3日是中哈建交13周年纪念日。13年里,两国的双边合作关系得到不断完善和巩固,其中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两国的合作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
2004年12月18-19日,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项目联合举办了“变化中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北京大学东北亚地区安全论坛”。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以及台湾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当前东北亚地区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后的东亚战略以及如何推进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200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订五十周年纪念仪式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气氛之热烈喜庆,均在料想之中。这次盛会由北加利福里亚州日本研究会赞助。由一家名叫“美日21世纪工程”的私人主办方组织操办,出席纪念仪式者包括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现任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以及日美双方大使。
期刊
文革期间我给总理翻译的机会比较多,一直做到1971年。
对于至少是在盎格鲁-萨克逊世界长期保持畅销的关于工业社会社会结构与阶级冲突的一本书的作者来说,由于全球化不得不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里,是否正在出现新的阶级结构?旧的传统理论确实还具有它的魅力: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社会关系和集团,他们的兴趣就在于不要使现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也还存在这样一种新生力量,他们把现存关系看作是一种障碍,存在这样一种社会集团,他们的兴趣就在于对现状进行变革。全球化是否已经创造出一个全球阶级,他们代表新的力量,从而希望对旧的关系进行变革?2000年所写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公布答案,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