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二次调整与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形成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后,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把握不好,认识不深,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上,都曾有过重大失误,也多次出现了困难局面,为此不得不进行反复调整。这中间尤以两次重大调整影响深远,即:1961年至1965年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方针的第一次调整。1979年至1984年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方针的第二次调整。正是在这样的反正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国情有了逐步的正确认识,逐渐能够对经济目标和计划、经济政策、
其他文献
CI导入能使形象工程更系统、更完善、更科学.中国企业实施CI中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认真思考和解决.一、由于全民形象意识淡漠,导致中国CI工程基础很差.二、从大环境上讲,中国发
介绍了在没有传统1∶50 000地图的情况下进行国外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方法。以乌干达Kawanda—Masaka 220 k V输电线路工程为例,利用迎光地图软件下载谷歌地图(Google Maps)和必
人才质量标准,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产学结合,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创新关键,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学院为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并能落实
分析了影响制种成败的关键因素,介绍了超级稻两优培九的制种技术,包括田地的选择、育秧管理、移栽、水肥管理、花期调控、赤霉素的应用、人工辅助授粉、防病与除草、割叶和去
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来看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
如果您想拥有健康动脉,运动则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您想少一点运动的话,可以尝试多食用一些核桃。
岁月更迭.时序交替。当岁月的时钟指向2005的时候.新千年和新世纪的标志性纪念建筑——中华世纪坛也迎来了她五岁的生日。回顾五年.中华世纪坛已逐步形成了首都的文化展示平台:中
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里,依法执政是根本,依法立法是前提,依法行政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建立和发展依法治国的真实前提,必须检索和反思中国立法,对行政
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一国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等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