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部与胃中下部早期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胃上部早期癌(UGC)与胃中下部早期癌(M-LG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EGC)的37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分为UGC组(180例)与M-LGC组(1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灶内镜下特征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GC黏膜下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UGC组年龄≥60岁、男性比例高于M-LG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比例低于M-L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估UGC达到ESD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内镜下切除.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CDK12突变频率,明确其对mHSPC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91例mHSPC患者,用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其CDK12的突变频率,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患者进展至mCRPC阶段的时间分析CDK12突变的预后作用.结果 91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检测出CDK12有害突变,突变频率为12.09%.CDK12突变状态与mHSPC患者是否在12个月内进展至mCRPC阶段存在相关性(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片化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培他滨片进行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血清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
为了探究工艺参数和应力、应变以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摩擦热渐进成形技术加工AZ31 B镁合金板料,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分析工艺参数包括下降量(1.0、1.5和2.0 mm)和工具头直径(Φ8、Φ10和Φ16 mm)与Mises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最大Mises应力在前期加载过程中以一定比例递增、中后期成形过程在160~180 MPa之间波动,下降量和工具头直径对最大Mises应力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转角区域的Mises应力要大于侧壁区域;等效塑性应变随下降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工具头直
目的 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AP)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107例.采集其外周末梢血并涂片,检测TAP最大凝聚物面积及乳腺癌患者血清TAP阳性率,分析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前后血清中TAP的相对表达量,评价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TAP阳性表达率72.0%(77/107)高于化疗后的16.8%(18/107),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TAP阳性表达率84.0%(4
讨论了单一矩形件卷材下料问题,即采用剪切工艺将卷材切割出一定数量的同种矩形件,目标为使得所耗费的卷材长度最小.提出一种基于隐式枚举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优化下料算法.切割过程由2个阶段组成,第1阶段将卷材切割成宽度相同、长度不大于剪刃长度的段,第2阶段将段切割成矩形件.首先,采用隐式枚举法确定所有需要考察的段的长度,并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确定不同长度段中矩形件的多级排样方式;然后,选择材料利用率最高的段,按照该段使用数量最大且不产生多余矩形件的原则确定该段的使用数量;最后,选择一个长度最小的段来满足矩形件的剩余需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RFA)辅助改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LPPS)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CL)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PCL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ALPPS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FA辅助改良ALPPS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一期、二期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一期术后7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24%~4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预后不良.手术治疗以及传统放疗效果并不理想,血脑屏障也阻碍了化疗药物发挥其疗效.近年来,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该文就目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展开了全面综述,比较各类药物单用及联用的临床疗效,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
以某车型前车门内板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零件在拉延工序出现的开裂和暗裂缺陷,首先对模具及零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成形缺陷提出添加刺破刀的改善方案;然后,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对刺破刀形状和刺破高度进行多组合对比,得到了最优的刺破刀方案:压边力为1200 kN、刺破刀形状为D形、刺破高度为15 mm;最后,通过冲压实验验证了添加刺破刀的效果.冲压实验方案的破口宽度与仿真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这是因为冲压实验存在二次成形过程,材料在二次成形过程中的回复和软化对冲压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这种冲压方法可以作为破口宽度趋势
目的 促进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方法 回顾我国医药发展百年历史,盘点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成绩、问题与挑战,提出关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形势与模式的认识和展望.结果 与结论百年发展史展现了中国医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到创、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从多头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历程,在党的领导下,历经70多年奋斗,我国医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2021年,国产新药申请上市数量达76件,主要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病毒和感染等疾病用药,其中有不少“中国新”甚至“全球新”的创新产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
针对钛合金筒形件采用常规滚弯工艺成形时存在的直边长、质量不稳定、加工周期长等问题,选取典型航天产品进行钛合金两轴柔性滚弯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轴柔性滚弯成形能力强,无需多次滚弯,且得到的工件直边短,单个钛合金筒形件成形周期可控制在1 min以内;两轴柔性滚弯技术中,超弹性材料的应用提高了钛合金成形精度,得到的试验件全部符合成形技术指标要求;经典弯曲回弹公式可用于计算钛合金两轴柔性滚弯时的刚性辊直径,得到的工件内表面曲率半径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偏差在0.7 mm内.因此,两轴柔性滚弯技术可实现钛合金筒形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