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曲和“配乐”完美结合在一起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整个教育界,吹醒了语数英政史地等科目课堂的时候,传统的音乐课堂也应该借课改的机会,静心反思,调整适合当代中学生心理、为真正素质教育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音乐课的改革,应该从学习的内容来改革。在原有的、传统的课堂中可以加入一些创新的元素。使得学生在接受音乐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学会简单的乐器演奏技能。特别是当流行音乐响彻大街小巷、电子产品及互联网的普及之后,中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形式是“听”和“唱”。如何让音乐课堂更有效或让音乐课更有吸引力,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都应思考并努力探索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为歌曲配上简单乐器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使“配乐”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教材中适合配乐的歌曲
  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选择节奏快或相对复杂的歌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很难适应;选择节奏相对简单的歌曲又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歌曲作为辅助,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和循序渐进是必要的。那么应该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所选歌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简单的歌曲在到音乐相对复杂的、难度大的歌曲。2、作品应该是贴近中学生生活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是符合学生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可以选择那些感性、生动、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正确体验节奏的歌曲。3、为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配乐少的歌曲或配乐不难的歌曲作为教学体验。
  二、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节奏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的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音乐。音乐基础知识必须属于音乐审美、音乐技能服务的教育。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歌曲“配乐”,更是离不开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其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节奏的学习。因为中学生的认知、演奏能力稍弱,所以中学生的配乐应多以打击乐为主,打击乐最重要的就是节奏的学习。只有掌握了节奏的基本知识,才能为“配乐”课堂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三、合理选用乐器
  所谓“配乐”就是简单的为歌曲配上“伴奏”。伴奏要“从旁演奏,配合表演”,千万不能“喧兵夺主”,打击乐器的演奏是为歌曲演唱服务的,应做到歌声与乐器声的融和,避免出现“重伴轻唱,有伴无唱,”等现象。 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听辨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表现需要的打击乐器。通过听而做出对打击乐器的正确选择和辨别。如优美抒情的碰铃、三角铁;欢天喜地的锣、鼓、镲;欢快、活泼的木鱼、双响筒;像马蹄声的响板等等。可见,培养正确的辨别能力,是使用打击乐器参与歌曲演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打击各种乐器并区分它们的音色,最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配在歌曲当中。
  四、采用丰富多彩的的教学形式
  1、小组讨论或分工形式。这种方法适合初二、三年级。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提问:那段歌词适合用什么样的乐器配乐?各乐段速度、拍子、情绪、旋律、节奏、力度、主奏乐器、表现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在歌曲声中轻声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对音乐节奏问题、乐器选择及演奏法进行解答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最终让学生进行分组演奏乐器,其他组为歌唱组进行合作学习。
  2、游戏形式。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比如为《游击队歌》配打击乐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乐曲不同的音乐气氛。
  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给予鼓励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评价”是指培养正确的评价机制。课堂评价包括: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又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首先,老师对学生评价时,语言不能匮乏,许多老师往往只会说“你真棒!”“你唱得(说得、跳得)真好!”“你真行”等等。除了这些老套的词就再也没有别的评价评言了,时间一长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会感到厌烦,起不到一点激励的作用,反而学生会觉得老师的赞美很虚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做到三点:一是发自内心真诚的赞扬;二是意见中肯有针对性;三是语言丰富有激励性。特别针对节奏的配乐中,出现的问题或改进的意见教师要直言不讳的做出评价。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六、拓展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一定要有留一些简单的音乐作业或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小打击乐器;利用身边能发声的小物件为自己喜欢的歌曲配乐等等。这样才能让音乐在学生心中起到长久的作用。
  以上是我对为歌曲配乐教学过程的一些心德体会,我深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和动手习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要求每位音乐教师应长期坚持不懈、耐心指导、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当前,我县高效课堂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尝试,可往往是我们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耗低效”现象严重:一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探究学习开展不起来。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表面上看起来自主组合小组伙伴,合作学习也很投入,但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在交流过程中,发言的是优等生,其余大部分学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课程多、作业多、升学压力大。阅读会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自己的认知,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高
期刊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那么,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呢?不同的人视角不同,史观不同,立场不同,结论就截然不同。关于洋务运动的看法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主要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谈谈对洋务运动的肤浅的认识。  首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懂得了一个孩子在接受大量识字教学时遇到的难度。而识字教学是学好语文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那么怎样才能识字教学过关.识字教学效率提高,是摆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大量的识字对于六七岁的小孩是非常枯草无味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呢?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
期刊
何为情感?情感在人的一生之中的作用绝对不亚于身体和智力,甚至在未来的某个阶段,它会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通行证,所以,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未来,人们必将越来越多的重视情感培养。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创建高效课堂,我们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及合作精神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在《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现在我们希望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进去观察,当我们参与一个音乐游戏的过程,并切实地感到自己被逗乐了时,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让我们能够感到如此愉悦呢?我们都知道,所谓民族间的音乐,也就是与发生更接近非功利明的游戏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通俗的说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儿童以外,即便是成人也总是乐于借助音乐游戏来提升自己在日常生活的质量,后来成为社会文化公认为“艺
期刊
〔摘 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本文就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训练方式  口语交际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技能。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口
期刊
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是由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观察到的现象等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从这些基本现象中发现自然规律,同时总结出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从中掌握一定的物理常识,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建立学以致用的学习思想;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形成自觉探究自然科学规律的习惯。  初中物理在教材编写上充分体现物理特点,由现象引入,再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最终发现
期刊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近些年随着每四年一届民运会的举行,很大的推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各高校、中小学已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了体育课堂。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的喜爱。开展起来也十分方便,所以深受农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热情投入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他们就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学习的快乐。在数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胆量、以热情,使数学活动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充满快乐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情感,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巧妙引入,激发成功的欲望  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