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那么,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呢?不同的人视角不同,史观不同,立场不同,结论就截然不同。关于洋务运动的看法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主要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谈谈对洋务运动的肤浅的认识。
  首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影响。
  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运动。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统治者迫切的需要加强军事力量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以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如:安庆军内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与此同时他们还注意军队的建设,并将其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1862年在天津建立了洋枪队;李鸿章将其淮军按近代化军队进行装备;左宗棠在宁波组建了洋枪队。1894年又建成福建、南洋、北洋水师,共有船只六七千膄,这样,我国军事史上首次出现了近代海军这一新兵种。
  虽然当时军队的装备、军事素质、军事力量较之西方有较大的差距。但近代海军的建立初步改变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格局。军事企业大量的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生产出一大批的现代化的武器并投入军队。与此同时清政府还直接从西方购买军工产品如舰艇,炮弹来武装军队这样一定程度的改变军队的战斗力,在后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和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都有所体现。尽管很多人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这一说法有失公正。战争的成败应该从众多因素去分析不能单纯的夸大某一因素而去否定其进步性。在当时情况下,洋务派以 “自强”为口号,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希望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与西方相抗衡以图自保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次,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的转型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实质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洋务运动功不可没。
  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洋务派在运动的初期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而他们所使用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政府。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财政日益困难,无法再对军工企业大力投入。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企业所需的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也为了分洋商之利,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帜,兴办了一批近代的民族工业(如: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以辅助军事个工业。这些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赚取利润为首要目的,进行商品生产或商业动作,甚至与外商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它采用管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让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既分散了政府的风险又能调动民间商人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中国的现代化商业意识逐渐萌生,他们逐渐改变了商业获利农本守之的观念,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大胆的投资实业。这就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渐形成,推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度,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民用工业的创办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如开平煤矿产的煤因价廉物优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这些也激发了商人的爱国心,他们以救国为己任以更大的热情投资近代的企业。民用企业还培养了一批近代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产业工人也有利于近代企业的创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西方经济管理模式对近代企业的诞生有重大意义。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推动近代中国缓慢的向前发展。
  最后,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的影响。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对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把它付诸于实践。洋务派们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制度的前提下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从这一思想的本质上看主要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因而有着落后性,但比起传统的思想已前进了一大步。在冯桂芬的《校分庐抗议》就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洋务派在于顽固派的论战中顽固派坚持“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以抵御西方的侵略。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以夷变夏”要毁弃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洋务派认为“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无益于自强实际。”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洋务派们已认识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要挽救国家的危亡必须要变革。因而他们的思想从理论上看已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合法化,将现代的世俗价值目标引进传统的框架内,肯定了西学具有传统伦理价值所不能替代的实际功用,这就等于承认了中学还具有不足,需要西学加以补充,从而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近代思想的一大进步。而他们思想的提出也是在当时中国封建力量十分强大的背景下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而采取的有效的策略,从这一点看也是值得肯定的。而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一部分早期追随者从洋务运动中进行了反思认为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救中国,西方强大的根本是它们制度的先进,还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他们的思想演变为早期的维新思想。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轨迹可以看出,洋务思想的产生冲破了“夷夏”思想的束缚,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更多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走出来,为后来的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学习西方做出了表率。使各种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来推动作用。
  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出来的。那么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它的近代化更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曲折的历程,不少仁人志士为此而做出努力,直到1949年我们才赢得国家的独立。到今天为止我们都还在为此而努力。洋务运动在特殊的背景下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由于受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制約,它有很多的不足,他不可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愿望。也没能阻止中国日益半殖民地的趋势,但洋务运动为缩小中国和世界的的差距做出了努力,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后,中国沿着世界的潮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一、背景  校园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与现实社会发生着各种联系,同时,难免面对各种意外事故。我校大部分学生安全自护意识比较淡薄,校园安全事件在学校时有发生。为此,学校近三年来努力开展研究,认真探究导致小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师生共同发现安全问题与隐患,帮助学校完善"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的过程中,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自护自救能力,使学生获得适合他们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的生存知识经验和技能;
期刊
在网络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因为“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际实施,给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部分的学者型的教师和教授认为:“无论是微课还是翻转课堂会给学生带来更广义的学习机会,它将有着更久的生命力,甚至有人认为我们会步入一个微课时代”。  但是,作为在教学一线,并且地处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在试验“微课”授课过程中,也逐渐的形成了自己对微课教学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微课教学将给科学
期刊
韩愈曾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作为教师,要做好这三件事,都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即口才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这个科学教育主战地中,碰到教学难点时,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中生物新课程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人文气息浓等学科特点,但还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强的特点,则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而形
期刊
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了以下目标:对于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导向,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喜
期刊
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
期刊
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以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
期刊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它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而这种需要则是社会和教育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而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利用一定的案件把客观现实的要求变为学习者内的学习需要,使动机得以产生或发展,而学习动机的激发,则是利用一定的条件即诱因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并调动起来,成为实际上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二者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其实,它们的条件也往往是大致相同的。在一定
期刊
直面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唯有加快师资培训步伐,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师资队伍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关键问题。现阶段,可以说从上到下都在积极地寻求快捷有效的师训途径。而在这众多的培训途径中,校本教研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积极地推行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方法、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少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薄弱学校还困难重重,真正高质量
期刊
当前,我县高效课堂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尝试,可往往是我们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耗低效”现象严重:一是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探究学习开展不起来。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表面上看起来自主组合小组伙伴,合作学习也很投入,但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在交流过程中,发言的是优等生,其余大部分学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课程多、作业多、升学压力大。阅读会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自己的认知,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