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i(OH)2.05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Ni(OH)2.05,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氧化处理过的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镍氢模拟电池在0.2 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281 mAh·g-1;1 C充放电条件下,2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98%以上.交流阻抗分析和循环伏安测试表明,经过氧化修饰的镍电极具有更小的电荷传递电阻、更快的质子扩散速度;△Ea,c小于未处理样品70 mV,电化学可逆性优于未处理样品;对不同放电截止电压下的充放电测试发现:放电截止电压进一步降低后,相对于未处理过的样品,氧化处理后样品无明显的二次放电平台,第一放电平台末的容量与未处理样品二次放电平台末容量相当,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二次放电平台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在溶液中以正己硫醇作稳定剂,利用HAuCl4与HF处理后的硅纳米线(SiNWs)的氧化还原反应,在SiNWs表面负载金纳米粒子(AuNPs).通过调整HAuCl4的浓度,得到了AuNPs粒径从3.2到7.0nm
合成了两种钒-邻香草醛衍生物配合物[VO2(C10H11O3N)](HOCH2CH2NH3)(1)和VO(C8H8O3N)2(2);用FT-IR和X-ray单晶衍射对它们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杂双核(CO)4Cr(μ-PH2)2RhH(CO)(PH3)配合物催化乙炔氢甲酰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对结合和解离机理所涉及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在此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PdCl2催化炔酸烯丙酯环化反应的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优化了各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是放热的,主要经历了炔键的卤钯
采用醋酸铀酰为原料在气相中制备了HOUO2OH负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再与O2反应,从而制备了UO5负离子,并采用串联质谱法对UO5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生成条件对制备UO5负离子的影响.初
对RuIrSnLa四元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使用寿命、伏安电量、析氯电位、析氧电位及析氧析氯电
运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和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 Boltzmann surface area)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β-环糊精(cyclodextrin,CD)和甾类客体分子包结
详细研究了N-乙酰基-5-N,4-O-噁唑烷酮保护的唾液酸对甲基苯硫苷给体1与四种苄基或苯甲酰基保护的半乳糖甲苷二醇的唾液酸化反应,以较高的产率(72%~89%)得到了相应的唾液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