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概论课程大班制教学方式探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工业概论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非工程专业的经、管、文等类的本科生开设,是冶金院校的一个特色。为了提高该课程大班制的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方式中将该课程融入日常生活知识进行讲授,同时将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去专业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提高感性认知能力,教学互动转变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工业概论大班制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169-01
  
  现代工业概论是面向非工程专业的经、管、文等类的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加强和拓宽非工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冶金院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其内容覆盖钢铁冶金、材料成型、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自动化等各环节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知识跳跃性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去激活大班制各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这门课的教学方式以期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日常生活知识融入课程教学
  为了使学生听得懂,印象深,记得住,尽量将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教学课程相关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在讲解机械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时,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游泳引入。由于钢铁厂排出粉尘和废气、废水的污染,下雨后有很多有毒的化学成分流入湖中,人在湖中游泳很容易患上皮肤病等疾病,后来钢铁厂采用文氏洗涤塔、旋风除尘器等机械设备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现在很多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湖中游泳了。通过游泳使学生感觉到机械设备的重大作用。在讲解机械零件的互换性时,將学生熟悉的手机和U盘引入,如诺基亚手机充电器无法给西门子手机或TCL手机等充电;而不同品牌的U盘,清华紫光、爱国者、纽曼等在任一PC机皆可用。因为接口标准化或非标,导致可互换或不可互换,机械零件的互换性的原理也一样,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机械零件互换性原理。等等。有了这样一些辅助性的理解基础后,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因势利导往往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降低对枯燥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接受难度,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专业术语“去专业”化
  专业术语对非工程专业学生来讲是很痛苦的事,因为不懂,他们很容易失去兴趣,使这门课程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术语时尽量将其“去专业”化,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解零件加工质量时,学生对专业术语—— 表面粗糙度很陌生,作者引入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表明铜镜具有极小的表面粗糙度,极大的表面光洁度,以致于铜也可以当镜子用。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时,由执行机构、传动部件、驱动部分和操控部分组成。为便于学生理解,指出自行车属于机械,它的车轮就是执行机构,链条传动就是传动部件,人力就是驱动部分,龙头就是操控部分。通过去专业化讲解,使学生明白“执行机构”、“传动部件”、“驱动部分”、“操控部分”构成了机械的道理。等等。学生写学习心得时表明,学生愿意听,也听得懂,对生活中的机械充满兴趣。
  
  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目前,大学公共课教学一般均实行大班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1]。在讲授课程前应思考这门课程的性质,非工程专业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专业知识讲得太深,而学生没有基础,学生不爱听,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沉闷,出现老师讲课,学生开小差,各顾各的场面,这门课的开设就失去了意义。作者观点是既然是概论,要求学生了解现代工业概论一般常识性的知识,引导他们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知识全局性的把握,犹如学工的要学一点文,学文的要学一点工的,文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样,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太专业的略讲,常识性的知识重点讲,多举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动力,引导他们最求知识的渴望。当很多同学课后要求进一步掌握某些专业知识时,说明这种教学方式凑效了。
  
  4 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动化
  板书的方式利于学生做笔记,但在课堂上浪费了大量的书写时间,使讲解时间与互动时间大大缩短,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熟悉掌握[2]。多媒体课件为提高教学效果开辟广阔的空间,其突出特点是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感染力强,深受学生欢迎。实践证明,生动活泼、表现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可视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学习,也很容易促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对现代工业作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
  现代工业概论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从收集图片、动画及影视资料一直到精选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作者认为,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5 教学互动转变教学方式
  秩序井然的课堂方可确保教学双方的良好互动。面对上百人的课堂,讲师很难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经常出现教师在台上“如入无人之地”唱独角戏,滔滔不绝,台下的学生则各行其是,写其他作业,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大有人在,甚或逃课。开展课堂互动,鼓励他们思考和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看法正确的予以表扬,看法错误的加以纠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把他们的心思牢牢地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来,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了以后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感觉比别人强一些,提高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在讲到超精密机械的尺寸范畴时,提出了纳米的概念,学生觉得纳米高深莫测。当问及米、毫米、微米的换算关系,1m=103m=106μm=109nm,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纳米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单位。继续引导,学生马上就明白超精密机械的内涵了。这种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考虑到课程进度,只能做到适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渴望。
  实践证明,在现代工业概论课程大班制教学方式上,采用日常生活知识融入教学,专业术语“去专业”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动化,教学互动转变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何对非工程类不同专业学生同时上课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波.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1):79~81.
  [2] 吴景春,范森.准确定位两专业结合点提高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09,(5):137.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技项目(NO.201012MS078)资助  作者简介:周萍(1977——),女,江西贵溪人,广西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物理教学与理论物理   (广西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摘 要:通过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科研模拟研究性教学,由学生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对原有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
摘 要:射孔及孔道酸化技术是将复合射孔技术、酸化处理等工艺结合起来,基本原理是将化学反应带入射孔作业,方法是将固体酸性材料装在射孔弹中,在射孔的同时酸性材料随射孔流进入油层孔道及裂缝中,这些酸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复合射孔造成的孔道和裂缝扩大、延伸,并形成无法闭合的永久裂隙。这些裂缝能够改善近井带的渗透率,从而提高射孔效率。   关键词:射孔 酸化 助推火药 固体酸  中图分类号: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