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不真实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aojunbaob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艺术,发生着变革。曾经是被公认为艺术的主题,宗教,历史,神话等等不再束缚艺术家们的灵感。立体主义,就是第一个宣告现代艺术诞生的派别。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则,也被立体主义慢慢消解,全新的表达方式叙述着全新的时空观。而在立体主义伟大的艺术作品里,似乎有东方艺术的品格再闪烁着光芒。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与立体主义交互辉映。这不是一种绘画风格对另外一种绘画风格或许有或许没有的影响,而是在艺术的追求真实的历程中,不谋而合的一场邂逅。
  二十世纪的艺术,与以前的时代截然不同。佛洛依德的著作开始阐释无意识的影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扩展了牛顿以来的时空观。空间,时间,以及运动这些概念从未如此让人感到陌生与新奇。在艺术上,同样发生着变革。曾经是被公认为艺术的主题,宗教,历史,神话等等不再束缚艺术家们的灵感。他们选择着自己青睐的主题,自己想要的表达方式,而这就恰恰是现代艺术的创作的开始。立体主义,就是第一个宣告现代艺术诞生的派别。在观赏毕加索或是勃拉克的作品时,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则,也被消解,全新的表达方式叙述着全新的时空观。毕加索们试图将所有的物体挤在画面的最前端,为人们讲解什么是真实的物体,真实的时空观。而在这样的伟大的艺术作品里,似乎有东方艺术的品格再闪烁着光芒。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与立体主义交互辉映。
  在艺术的追求真实的历程中,东方与西方有着不谋而合的一场邂逅。
  为了让画面看起来更真实,更立体,从古典时代开始,画家们便在寻找着能制造真实的幻觉的方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焦点透视的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备使得西方艺术到达了一个至高点,真实的幻觉在画布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到了现代,新的艺术家们开始寻找另一个出口。不仅仅是看起来的真实,不是影子的影子,而是真正的真实,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古典艺术创造出的只是真实的幻觉,应该有另外一种用平面的画布创造出真实的立体的世界的办法。可是,难度实在太大了,因为画面只有平面。
  在塞尚的作品中似乎能找到这样处理平面的模范手法。在这位大师的作品中,空间像是被分割的,再被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或是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了平衡而被画成那样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激发了艺术家去探索新的空间概念,而他们都觉得这样的新的空间概念,更符合有了相对论的新时代。在这样新的空间概念中似乎拥有与山水画相似的地方。
  现代艺术所推崇的反传统,追求自律性与中国某些哲学观点和绘画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点从立体主义开始就有了端倪。在一贯的影响中,中国画所追求的与西洋画完全不同。中国画追求神韵飘逸的美感,不惜大量的留白来制造思维的空间,这与西方的审美大相径庭。例如,留白在西方的艺术家看来就是空白,是对空间的浪费。在《阿维尼翁少女》的少女一画中,画面的空间仍旧是被挤得满满当当。但这幅画里有新的信息。每个不同的视觉下的立面被切割成平面,凑到了一起。所以乍一看有点莫名的画面,其实表达出真实的人的视线。在运动中完成对物体的观察的视线。在一幅平面的画面,将这些不同的平面的立面组合在一起,使平面具有了运动感。这一点与山水画的移动观赏的特质是多么类似。
  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关联的中国山水画,从一开始时就不太注重“真实”地塑造景物。不从固定的视点来描绘景物,更多的是描绘自己脑海里的景物。是印象中的景观。看早期顾恺之的画论《画云台山记》,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中国山水画从一开始就是一路走着一路看。这样变换着视觉,似乎很难有客观的描绘来捕获真正的景象。以至于给人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很多时候,中国的山水画里的风景并不容易被辨认。他们或是几乎所有的画都差不多,或是与原始景物大相径庭。
  到了明代,笔墨,又开始被拔到山水画创作的最要紧的一点的高度。文人们仿了一大批前人的画作,却并非单纯的形似,而是用自己的笔墨重新诠释了自己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与原作已无太大的关系。山水画开始走向了抒发画作者自身情感以及他们所擅长的笔墨造诣的文本作品,而与真正的风景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山水画真正被分解成了一个个的元素,而支离破碎。
  那么是否分解立体的因素,使之在存在于绘画的平面上,才是绘画的正确做法。或者说将流动的视觉,或是以小观大的处理细节的手法才能将人们脑海中的景物做一个确切的表达。
  郑板桥画竹的理论中,有“眼中之竹”,“心中之竹”,“笔下之竹”三个阶段。他没有讨论真实世界的竹子,中国的文人从来不像西方的哲学家那样追求对至善的讨论,对绝对真理的激辩。也许,在中国文人的眼中,人更重要,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真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真实。郑板桥直接从眼中之竹开始说起,这就是人们眼里看到的真实世界的景物。西方传统的焦点透视所作的大致就是这一步,表达眼中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的景象。
  对于立体主义和中国山水画来说,这一切也许只是不期而遇的一个奇遇。是在追求真实的历程中,有的一场美好的交汇。他们都印证了一个观点,心即是万物。立体主义分解空间,山水画分解笔墨,都不过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的真实。而这一切也许是真实,也许是真实的不真实,或是不真实的真实。
  
  参考文献:
  [1]罗斯玛丽·兰伯特.剑桥艺术史-20世纪艺术[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也是末来社会公共信息的枢纽和中心,因此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读者提供个性
期刊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畏却的一个词,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如同对待“有无”问题一样,成为困扰和推动人类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问题。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关系中,对死亡之于主奴关系的形成展开了论述,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来解读的,而他更多的是从隐寓的意义上来阐发,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奴辩证关系,对死亡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以
期刊
自上个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后经印顺法师、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如今,人间佛教已成为海峡两岸汉传佛教的主流,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综观人间佛教90年来的发展,一个不得不涉及的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世俗化吗?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世俗化说起。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
期刊
北大艺术系教授朱青生先生的《十九札》以书信的方式解答了在校大学生关于学习和研究的众多疑问,字里行间透露出先生理性严谨的治学风范、执着敏锐的学术热忱和对后辈晚生的殷切关注。笔者读后感受颇丰,认为这是正确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至珍经验和基本规范,遂将其中数札揣摩细读并做以述评,一则表示对先生思想的理解程度,二则欲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研究储备一些经验。  《十九札》是北大艺术系教授朱清生先生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
期刊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刺激,这部小说不仅是马克·吐温所处的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反应,也是作者想象中的童年的一个缩影。  一、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从小生长在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他的著作也多半取材于那里的童年生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
期刊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位名叫苔丝的农村女孩的悲惨命运,被认为是哈代“威斯克斯小说”(Wessex Novels)系列的经典。作为“威斯克斯小说”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突出表现了生活在英国边远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面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小说在被译为汉语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其文体色彩也尤为显著。文章将基于张若谷的译本(1935),孙致礼的译本(199
期刊
《自我之歌》作为惠特曼的代表诗作,其诗体特征的独创性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物象联排。其二:交感想象。诗体建构同时与美国精神、灵魂探索一起构成《自我之歌》的三大特征。  1891年,《草叶集》临终版问世,《别了,我的幻想》成为《草叶集》中最后一首诗。诗末,惠特曼与诗歌告别:“再见了——你好!我的幻想”。作者不忍与诗相别,再见之后,便又重逢。此句看似是心绪直陈,却于无意间重申了诗人的创作技巧。前半句
期刊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文学中青少年成长问题就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对文学作品中成长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兴起。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关键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问题,所以成长就是一个永远充满新意和活力的文学主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美国文学中一部公认的经典成长小说。文章在探讨成长小说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境和人物对小说主人翁哈克自我意识的影响以及他心灵冲突形成的原因并
期刊
文学和心理学(研究人之心理现象与过程)存在着某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的折射点——性格和经历,与作品紧密相关。我们可以透过作品风貌洞悉作家这一审美主体的心理奥秘;也可通过研究作家,发现心理对作品的强大影响力。文章将以苏轼的性格、经历为切入点,糅杂其文学创作情况,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浅析其不同阶段的创作特征,揭示“心理”力量对其创作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探秘作家、作品的关系,加深对作家创作的理解,加强
期刊
以往习得顺序的研究大都基于印欧语言,对汉语习得顺序及其成因的研究还较少。文章通过分别分析以汉语为母语和二语的学生在习得汉语特殊疑问句“谁”、“什么”、“哪儿”上所呈现的不同习得顺序,重点从语用和认知层面来探讨其内在的成因。  一、两项针对汉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研究  (一)汉语作为母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研究  李宇明(1997)和廖小春(1986)针对汉族儿童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的研究后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