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而生动,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想办法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生活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挖掘生活素材,在生活中“找”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采集生活教学实例,通过数学活动,促使他们自觉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在学习新知前,教师可组织收集与新知有关的生活信息,丰富学生对新知的体验。如,在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物品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上课前,学生兴高采烈地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魔方、牙膏盒、火柴盒、饼干盒等。学生积极地汇报着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会,有的学生谈到了:制作长方体时要有6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要同样大;正方体的6个面要一样等。在整个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直接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只要稍微加以点拨,学生便可抽象出他们的本质特征了,同时,学生感受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中探究,融进“生活画面”,学生易懂易学
  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教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一些教师直接把“先做乘除法再做加减法”、“有括号先算括号”等这些运算顺序直接灌输给学生,往往这样做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展示生活情境:学生喜爱的快餐店,同时出示一个标价为8元的汉堡包和一杯标价为5元的可乐,问学生如果让他们买这些食物多少钱。然后再加1杯可乐,问:“现在你应付多少钱?”学生列式是“8+5+5”或“8+5×2”。讨论“8+5×2”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在讨论之后,统一认为该先算5×2,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9与2的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根据具体的事例说明:因为买的是两杯可乐,如果先算8+5再乘2就是两份汉堡包加可乐了。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思维训练中感受“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85-98=18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8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8元的补品,准备给奶奶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8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所以,多减去的要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四、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又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调查本班学生学习用品的消费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加工数据,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一串串的数字中不仅提高了应用能力,还知道了同学们学习用品的种类、消费的金额和哪种学习用品消费最大,认识到同学们对学习用品浪费比较严重,提出要节约使用学习用品。
  总之,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使每一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实验的三相循环流化床以玻璃珠(dp=0.48mm,ps=2460kg·m^-3)和苯乙烯颗粒(dp=1.45mm,ps=1264kg·m^-3)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0.05%、0.20%(mass)CMCS(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为液相。
【摘 要】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学解题技巧非常重要,经验所得,惯用的题海战术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而且效率较低,数学解题的关键因素还是掌握数学分析思想,良好的总结、归纳和分析能力,所以我们高中生要十分重视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学分析思想对高中数学解题的影响,然而分析了转变解题思路、逆向思维、类比于归纳三种数学分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
互联网、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让传统的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随之而来的是ICT业务的快速兴起,这是集IT和CT于一体的综合性通信服务,具体如图1所示。
通过填料的选择、气液流动状态的比较和反应器长径比的考察,探讨了管式填料反应器中乙醛液相氧化合成过氧乙酸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大比表面多孔性填料和低比表面光滑性填料都不
本文立足于"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探求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采用13X分子筛及负载Cu^2+、Zn^2+、Ni^2+、Ag^+的13X分子筛等五种吸附剂,对噻吩进行动态吸附特性研究。在Ф10.5mm×200mm的吸附柱测定了五种吸附剂吸附正己烷溶液中的噻吩的
【摘 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对象,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通识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地方院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公民,具有全面发展人格的一种教育,关注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我国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外,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地方
文章认为,比较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即具有精神激励、疏导防范、人际协调、育人治本等优势和特点,因而思想政治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传统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利用探究式阅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弊端,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小学生母语的学习是基于语文开始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
在搅拌槽中,由于搅拌浆型式的不同,会导致流体温度分布的不同。本文在直径为0.5米的搅拌槽中分别使用CBY,带副叶CBY以及PBT三种浆进行研究,三种浆的搅拌雷诺分别为267,251和203,在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