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方法的优化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堂提问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
  
  一、 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
  
  教师的提问要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问题设计要合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优化历史课堂提问的方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1. 提问要有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问题设置上应该重视分层提问。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学生对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因此,设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规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内容时,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①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②战争的结果如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能直接从书中找到答案。然后,笔者又提出第三个问题:③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然,上好历史课仅仅依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要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层次分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延伸。
  2. 提问应有针对性。在历史教学中,提问的灵活性很大,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提问。众所周知,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是为了进一步分解、简化、解析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接受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做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能力习惯都存在着差异,学习成绩自然就有好、中、差之分。况且每个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消化吸收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方面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提问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分层次地进行提问,让问题能够切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③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从而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3. 提问当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主要是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问题”是处在“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例如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虽然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重点,但缺乏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不大。如果把问题改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情况就不同了。学生经过对比、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识更深刻了。
  
  二、 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问题的度。一般说来,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度适当,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出一些“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问题。问题太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甚至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问题太深奥,使学生无从下手,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应当以全班1/3 到 2/3 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为宜。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力争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情况下,“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
  2. 要注意问题表达的准确性。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 使学生一下子就能听懂,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同时要给学生暗示思维方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有计划的设计中顺利进行,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
  3. 要注意留出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不宜“连珠炮”式地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从理解问题,提取加工信息,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至少需要3~5秒钟的时间。所以,在问题提出以后,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做可使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减少卡壳现象,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责编雷靖)
其他文献
4月7日至4月10日,2011年北京春季房展会在京举行。引人关注的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日本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个项目集体亮相,参展面积达3000平方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风电优化布局调整、缓解弃风矛盾的背景下,东中部地区成为风电开发新的热点。分析了东中部地区12个省份风电开发和并网的现状,从风能资源条件、低速风机技
一、何为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既要“优”又要“质”,要叫好更要叫座。优的“好、爱、利、亲”?
期刊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量,促进产业更加繁荣,从而直接拉动广告行业的发展,从中获益。来自广告行业一线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当中三、四线城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情境刺激下开展与“角色”身份相当的探究性活动。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描述通过“10分
《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思想包括"为将之五要"思想和"为将之五不要"思想。"为将之五要"思想是指作为一个军队的将领,需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为将之五不要
【正】 CLOZE TEST又称完形填充,经过几十年的争论,到目前已成为主要的语言测试形式之一。许多测试专家,尤其是Oller等,通过多次实验,已经确认,CLOZE TEST作为综合语言能力测
期刊
从持续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出发,立足于兰州—西宁经济区面临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地缘条件、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并通过分析经济区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济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许,问题本身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一千个教师会有一千种注解。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怀着做专家型教师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