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偏误分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结构助词“的”,留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虽然很容易掌握它作为定语标志的基本用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很多偏误,主要出现混用、遗漏、误加等类型.一、混用偏误这种偏误现象在留学生中最常见,主要是结构助词“的”与“地”或“得”的混用现象,即该用“的”时,误用“得”或“地”,或者该用“得”或“地”的地方误用“的”.如:1、*你吩咐地我照办.
其他文献
在萧红百万字的创作中,她不但自觉体现了家国的传统文化,大量的身体意识也在她的书写中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出具有符号性的意义。萧红笔下的生殖以及饥饿呈现为身体意识
患者,男,51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胃镜检查距门齿25~34cm处新生物,病检食管鳞形细胞癌。于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右胸入路行食管探查。发现食管肿瘤与肺门紧张密粘连,无法切
《德都蒙古史诗文化研究》是一部学术著作,这是继萨仁格日勒教授《史诗与蒙古文化》
作为老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搞好教育工作,家访是一个重要手段.家访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
张爱玲,这位民国走出来的临水照花才情女子,以她独有的文学风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封锁》这篇短篇小说是张爱玲在24岁时创作的,本文主要从这篇小说入手,分析它的创作特色以及隐
2009年是北京市档案工作继续前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北京市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在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水平方面以及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
2017年4月末,两位作者有幸赴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旅行考察,寻访18世纪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牙帐所在——马奴托海,畅游卡尔梅克草原以及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市,
教学是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应当包含了提问设计的艺术,善问的艺术.只要我们注重吃透“两头”(教材、学生),又“何愁没处下金钩”,设计不出诱人的高效的提问呢!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