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的落实,还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需要,教师需围绕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为中心展开教学,借此改善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一、以学习兴趣为引导,极力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首先需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以学习兴趣为引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踊跃参与到知识学习与探索中。其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有着庞大的文化财富,这是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师可深入发掘课文中的文化信息,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瑰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极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
  例如,在讲授《鸿门宴》过程中,教师可先播放电影《鸿门宴》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吗?并要求他们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课文意思,找出本文中心是鸿门宴;线索是杀不杀刘邦;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四对主要人物,即为:雄主项羽←→刘邦;谋臣:范增←→张良;武士:项庄←→樊哙;内奸:项伯←→曹无伤,了解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当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教师让他们自由组建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原出来,以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裕时间空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需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主体性意识的客观条件,使其拥有更多的展现个人能力与优势的机会。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设计一些问题、话题或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和交流,为他们提供充裕的自主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对课文主题的了解和思想情感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囚绿记》时,教师可先设计问题:题目中“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指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知道课文是记述“囚绿”的过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绿”则是绿色的常春藤。接着,教师提问: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分别写了什么?借鉴题目用“____绿”的形式理出线索。为学生留下充裕时间和空间,指导他们寻求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情感变化,寻绿时喜悦和满足;赏绿时快活、留恋和欢喜;囚绿时可怜、恼怒;放绿时尊敬、祝福;思绿时怀念与期盼。并让学生品味作者对绿情有独钟的句子,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绿?结合文章背景知道本文是在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着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三、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高中语文教育能够延伸至文化教育与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需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在内在动力驱使下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始终热情不减,主体性意识更是得以有效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可根据实际课文内容适当强化内在品质教育,带领学生认真探究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尤其是人文信息,利用这些内容增强对他们的熏陶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品质与意志,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
  诸如,在进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谈论中国建筑有什么特征?揭示课文主题,为他们指明学习方向,初步焕发其主体性意识。接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合作探究中质疑: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九个特征能不能颠倒顺序?当作者介绍完九大特征后,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笔墨写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重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仅仅是介绍建筑的特征吗?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了解,提升自身對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并激发自己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培养主体性意识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学习兴趣为引导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并增强内在品质教育,借助语文知识的人文性特征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内化语文知识。
  于亚丽,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正> 五十年代曾经在山东省平原县图书馆担任馆长的离休老干部路赤生,如今又“重新上任”,在家乡河北省南宫县东八里村自办的“家庭图书馆”当了“馆长”。路赤生今年64岁。
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普及,为企业培训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将信息化运用到企业培训管理体系中,将有利于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
在研究计算机实验室常见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计算机实验室的思路,分析了组建计算机实验室的实施步骤,自己动手组建了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并总结了自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经
<正> 我县拥有63万人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看书学习的要求愈来愈迫切。这为进一步地发展图书馆(室)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截
加利福尼亚是美国西部一个大州。美国内战爆发时,加州支持联邦,它的大多数人民也是忠于联邦的。但是,加州地处西部边陲,地位孤立,人口构成也较复杂,有其不同于联邦其它部分的利益,所以在内战开始时,加州出现一个主张脱离联邦,创立一个“太平洋共和国”的独立运动。但到1861年秋季,这一独立运动在加州多数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下,日趋沉寂。此后,尽管加州仍有少数报纸发表诽谤林肯总统的激烈言论,先后发生过几起反对联邦政府的阴谋活动,但在效忠派影响日益扩大形势下,他们已掀不起什么浪头。在联邦政府支持下,加州社会秩序日趋稳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这一学科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重任,而语文教材也是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这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深入其中,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渗透效果令人堪忧。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加强对其的研究力度和程度,总结出更
语文学科,课外资源很重要,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外阅读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方面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气息,从而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方面的学习成绩,进而使教师的课堂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结合课文,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讲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很好地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给学
<正> 改革,历来被认为是开创新局面,一改过去那种墨守成规、停滞不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紊乱状态,建立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正常秩序。要改革,就不能脱离现实基础。既要讲实事
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读书,怎样认识世界和自己,怎样搜集资料,如何赏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左膀右臂”,在培养学生上述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探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阅读的实效
尽管“比”与古人感性生活在表层形态上的联系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于男女双人舞中的那种双方意得心许、“超乎空间力的关系”,却始终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并从二人间的亲密、和谐被扩展、提升为社会群体内部的和谐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最后凝结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智慧。这种变化表现在语言学上,则是比的含义从“匕者,比也,比于牡也”到“比者,密也”的外延扩展。而这一变化过程也正是比法思维从孕含于感性生活到被抽象为一种认识、思维方法的早期生成过程。无论作为修辞手法,还是作为表现手法的形式化的比,都不可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