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诗刍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喜欢饮酒,也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陶渊明创作饮酒诗,或借酒修德,或借酒抒情,或借酒消愁,无不是其个人情性的真实表露。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性情
  作者简介:黄金女(1970-),女,江西瑞昌人,江西省瑞昌市第五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极为自然高尚的人生方式。在后人看来,陶渊明堪称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大隐了,但他的隐居是为了服从自己的本心,无论入世与出世,都不违一个“真”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尽管他的仕途一直很寥落。陶渊明没有将仕途视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将饮酒置于第一位,可谓与其他隐士很不相同。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在县公田悉令种黍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1](2461)陶渊明在妻子一再抗议下,才分出五十亩种粇稻。由此可以看出,在陶渊明眼里,酒就是他的粮食。清高孤傲的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独独为酒而折服!
  一、借酒修德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当然饮酒也要讲究适量、健康,即喝酒要讲究酒德。“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陶渊明喜酒,并不是一般的粗野匹夫的撒酒疯,也不是高阳酒徒般的嗜酒如命,而是其人生修炼过程中的一道风景。渊明生活于晋末乱世,充满智慧的他不能随意展示自身特有的才华。《论语·公冶长篇》载孔子评价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49)陶渊明借酒避世,但他不愿意如同俗人般张皇失措,而是借酒来增添自身的道德修为。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3](9)
  无酒不成诗,诗词里的酒最香浓。屋内的诗人,披着粗布衣衫,隐几兀坐,酒杯已空,诗情也快要积满了,残灯下陶渊明翻动从前生涯一幕幕,诗句也一句句跃然纸上。写好的诗越积越厚,就这样成就了这广为流传的《饮酒诗二十首》。这组诗并不单单是酒后遣兴之作,每首诗背后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普通人的饮酒,只是饮一份生活,而先生饮酒则是饮一份自然、饮一种人生。萧统每读渊明诗文,感叹不已:“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3](9)萧统此论,诚非虚言!
  二、借酒抒情
  陶渊明的一生,注定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诗酒人生,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饮酒诗意在托酒言志,以示人生醒醉。《饮酒》诗二十首中,属第五首流传最广,在这里就详细赏析下这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可以理解为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欣赏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值得慢慢品尝。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自然之情,或叙田园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诗篇虽然自然平淡,但有着醇香的意味。陶先生的饮酒诗,诗意健康明朗,质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又像醇香的陈年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萧统云:“有疑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3](10)萧统确属渊明的真正知音。
  三、借酒消愁
  生活有甜亦有苦,有乐亦有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4](127)后有曹操把酒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有阮籍借酒装疯,明哲保身。而陶渊明借酒又有另外一番情趣。他常常以酒会友,把酒言欢,将他与友人的美好情谊寄放在酒中完成一种精神上的相交。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总是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酒桌上谈生意那是再自然不过。然而陶渊明的酒已然超越了功利性和目的性,只是纯粹的友谊,还有纯粹的酒。不仅如此,陶渊明的朋友们知道他特别爱喝酒,每次来拜访的时候都要带上美酒佳酿和他一同通宵欢饮,把酒达旦,并乐在其中。陶渊明也常常在酿新酒后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家中品尝。在酒中,陶渊明似乎暂时忘却了内心的惆怅,陶醉于酒的情话中,与好友一起诗酒人生!陶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敢于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他是真隐士。他的酒品、诗品、人品,一直为后世所敬仰。酒中诗,诗中酒,不管是酒成就了诗,还是诗影响了酒,这个爱喝酒的隐士,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抹写意。可以这样说:“先生不负酒,酒也不负先生!”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3]逯钦立.陶渊明集[M].中华书局,1979.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经典的文学名著。它的主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中之一就是忠义思想,也是这部小说表现出来的几个主题中最突出的思想。本文将围绕“忠”“义”思想展开讨论。  关键词:《水浒传》;忠;义;核心人物;宋江  作者简介:李欣(1991.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高校体系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作为当前高校
摘 要: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产生于《易经》,并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郭璞的游仙诗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或抒发自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或表明自己企慕仙境,追求自由,或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忽微。  关键词:取象思维;郭璞;游仙诗  作者简介:段晓慧(1992-),女,山西省长治市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它的平稳运行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就我国现行的农村水利事业两言,基础性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水利设
近年来,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在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认识混乱。澄清这些认识混乱,对于坚持党性,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萧统《昭明文选》中选了鲍照的《芜城赋》,作为赋体文学,该作表达了一种扬州城衰败的叹息之情。无独有偶,千年之后,宋人姜夔作自度词《扬州慢》,同样也表达了扬州城昔盛今衰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着营销方式的转变,运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大宗商品现货电子化交易是现代贸易与流通领域的发展方向。化肥经营也要走向电子商务模式。  农资电子商务潜力巨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村市场,特别是在农资领域,电子商务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电子商务在日用消费品领域的日趋完善成熟,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农资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存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和市场发展
摘 要:朱光潜在陶诗接受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注意从美学视角研读陶诗;关注诗中“静趣”;赞赏陶诗语言;将陶诗至于世界文学之林;关于陶诗地位,朱光潜给予至高评价。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朱光潜;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在近现代陶渊明接受史当中,朱光潜以美学家独特的笔触对陶渊明其人及诗文作品做了比较全面
摘 要:易学学说中《夬》卦的用意是“君子”戒防“小人”,中国传统艺术讲求“君子”战胜“小人”、“邪不胜正”,大抵就有《夬》卦的用意。小人得势君子临危时,君子公正无私、宣扬正义、以德服人,大抵就是《夬》卦“君子”战胜“小人”要领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对中国传统艺术、现代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体现于一些艺术作品之中。  关键词: 易学学说;《夬》卦;传统艺术  作者简介:吴彤(1991-),女,汉族
摘 要:对文学精神的探讨,历来争论不断。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以四大奇书为例,从三方面论述中国文学精神。  关键词:文学精神;个人;社会;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常潇(1991-),汉族,山东人,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文学活动是信息的创造、接受与研究,它有传承传播文化,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