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引导着国民价值与行为取向?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一个遥远非洲的故事:那一片土地石油储藏丰富,但长期以来去那里开发的仅仅是极少数几个欧美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油价飙升使非洲“出租国”富得流油。这一切对非洲国家和国民意味着什么?为了寻找答案,一个名叫约翰
其他文献
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低市盈率法投资策略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可能是广大中国投资者最熟悉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如何选股、索罗斯如何组织狙击战的故事也为投资者所津津乐道。笔者最推崇的则是约翰·聂夫(John Neff),因为他的出色投资方法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聂夫的前半生平淡无奇,出生于美國密歇根州一个小乡村,幼时父母离异,在外公外婆抚养下读完中学,之后加入美国海
金权、舆论权、政权三足鼎立     近代以后教会与王权的关系模式换了名词,又全盘挪入西方现代社会,从两党轮流执政从不翻脸到政权与上层知识分子惺惺相惜,及至国际关系中的联盟与对手,都是此一传统的延续。而中国人既无此传统,也就看不见底牌,看到的只是浪漫,把两党的客气轮换当成西方文明甚至人种的优越,而忽略产生风度的基础是两党为同一意识形态联盟的两副面孔,并非势不两立的对头;把政权与笔杆子斗而不散简单视
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给“偏才”和“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一个机会。因为触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如今已有80多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占高校总招生盘子的5%左右。但
和林中交谈,其实是一次周末的林中漫步。他和蔼,从容,低调中温养着睿智,内敛中蕴藏着严谨。  骨子里,睿智和严谨是他的“外王之道”,善良与朴实才是他的“内圣之本”。  一个闽北的青年,从建瓯走来,从厦门走来,在黄浦江畔放眼全国,下一盘好大的棋。  上海旭辉。北京旭辉。天津旭辉。重庆旭辉。福州旭辉。长沙旭辉。合肥旭辉。厦门、苏州、嘉兴、镇江、廊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中西部……  当“旭辉”的
CCS技术大致包含二氧化碳捕获、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它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90%。    何谓CCS?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如果说这项名为碳捕获与储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简称CCS)的技术能够拯救越来越热的地球,也许你我就不会觉得它“与我无关”了。  很多人,包括科学家、政治家以及环保人士、媒体人士正在试图让人们坚定这样一种基
熟悉駱以军的朋友都叫他“骆胖”,其实,他并不是很胖。  8月17日晚上,在2666图书馆见到骆以军,他刚结束一场专访,稍微停顿,喝口水,坐在沙发上抽烟。童真无邪的眼神,签名时要画上一个笑脸,是不是用“可爱”两字来形容更准确?看得出来,这一次来上海,骆以军心情大好,媒体追捧,粉丝签名签到手软,各种活动应接不暇。这位2010年香港“红楼梦文学奖”首奖得主在上海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明星作家的滋味。  不
听到史铁生辞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太多的悲哀,而是平静地重读了一遍《我与地坛》。两天后又听到司徒华辞世,一生风雨的“华叔”弥留之际躺在医院的病房,听着家人诵唱圣诗,安详离世。没有看到史铁生临终的情况报道,也猜想他不是基督徒,更知道这两个人的人生几乎没有交集,但我还是在脑海里把两个画面叠加在一起。无论身体如何痛苦,史铁生一定如同他这一生所为,以平静地思索着的灵魂,走向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上帝。  那些曾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一些学者撰文指出应当暂停IPO,却被证监会否定了;有网友在某知名网站上发起股民大签名,要求暂停IPO,没想到这周却有8家新股发行——这就是向管理层卖萌的下场。可能在管理层眼里,股市就是用来圈钱的,丧失了融资功能的股市就是一废品。好在废品也是可以报复的,上周一开盘后股指一路下挫,全天下跌37.94点,一百多只个股被封死在跌停板上。究竟怎样才能挽救中国股市?有一条新闻可用来参考:7
绝对不要低估文艺作品对于社会现实的影响力,全部的艺术史都在诉说着生活怎样因为羡慕虚构而模仿虚构。    《狙击生死线》这部军事题材的剧集在我看来可爱之处多多,其中一点是,剧中有一群青年男演员通过风格化的表演,把各自的人物呈现得几乎与欧美影视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一样帅气——真是没想到中国人民的“美少年工程”如此快地就取得这样大的进展。  剧中一个很占比重的配角——萧建林中校的呈现,应该说在这一场表演实践
四个安徽英雄的义举,让无数上海人辗转难眠。  城市,让英雄更美好。城市,让渣滓更渺小。城市,让“可爱的中国”面对所有的魍魉魑魅重振一声:“打!”  当无数人感慨社会良知的缺失,人间正义的萎软时,发生在今年1月3日下午上海街头的抗暴,却以皖籍英雄的鲜血重新大写一个“人”。  上海,以无数的鲜花和赞叹重新唤回了城市精神。  我们有过英雄。最近的民间记忆,就是大学生“汪洋”。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