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设计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先对数学游戏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然后在兴趣激发和自信加强等相关基础上,对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设计;合理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使用数学游戏,是将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以学生能够接受和喜欢的游戏模式进行结合,并且将游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学游戏的使用,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多方面感官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基础上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一、 数学游戏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对数学游戏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度不太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同时也会对外界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会对一些有趣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对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游戏,在设计游戏时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 直观与启发原则
  教师设计游戏要遵循直观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形象生动,以此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數学本身是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科,其中有一些较为枯燥与抽象的知识概念。因此,直观形象游戏的实施,能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概念之间形成一条“理解”的纽带,使学生可以对一些概念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且对一些法则性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进行轻松的切换。与此同时,数学游戏设计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启发性。数学游戏主要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所以游戏设计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要注意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难点知识,并且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进行启发。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探究和深入的分析。
  (二) 激励与趣味原则
  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的本质是为了寓教于乐,用正确的思想对学生的竞争精神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有竞争性质的游戏,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目标和自信投入到数学游戏中,进而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数学游戏的设计还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要更加的多样化。只有游戏模式的多样化与趣味化,才有可能将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才可以让游戏作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游戏
  (一) 合理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因为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生活经验都不太高,在对一些游戏进行理解时无法进行全面而正确的把握。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依据学生真实水平来运用相关的游戏任务,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玩耍中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减法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玩“开公交车”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作为公交车,比如一组就为一路车,二组就为二路车。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充当公交车司机,然后其余学生是公交车的乘客。在公交车每到一站的时候,都会有几名乘客下车。而在乘客下车之后,学生要回答出车上还剩下多少乘客。在整个游戏实施时,教师要对回答快和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经过对这种游戏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感知到数学存在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而通过对游戏的运用,还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各种数字减法的记忆,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反应能力,这对学生学习知识有着很大帮助与作用。
  (二) 合理应用数学游戏加强学生信心
  由于年龄还未成熟,所以小学生总是对外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对自己不知道和没有见过的都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太好,教师将其抽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无法进行清楚的表达,是思维能力相对迟缓。针对这种问题而言,经过数学游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树立学生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游戏环节和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更加自信。比如在教学数量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分钟等于多少秒,或者是多少分钟等于一个小时,或者是一百米等于多少厘米等相关的问题作为游戏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抢答或者是依座位顺序回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同时难度也较低,所以即使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来,使其能够在教师提问中进行快速思考,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很好地回答简单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 合理应用游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小学学习时期,游戏对学生而言是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需要用趣味性强的游戏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其能够更快地了解各种数学知识点。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认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学生带领到公园或者是一些公共场合中,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生活范围中发现常见图形。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设置一定的竞赛内容,哪一组能够观察到最多的图形,哪一组就能够获取胜利。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校外的一些不同的景象,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的图形。比如椭圆的树叶、三角形状的屋顶以及圆形花朵等。通过这种课外实践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学生内在的一些兴趣和潜能被激发出来。在游戏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比较,积极主动地发现更多的图形。
  三、 结束语
  数学游戏设计需要综合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以及激励性原则,这样才能够让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对游戏进行合理的运用,以此来对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等进行激发,进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国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型教学游戏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3):154.
  [2]曹铁强,陈友群.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及设计原则刍议[J].文理导航旬刊,2017(1).
  作者简介:
  李玉华,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重组骨桥蛋白(recombinant osteopontin, r-OPN)的抗凋亡作用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的抑制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教学手段也开始向信息化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的兴起,学生成为主要的使用群体,因此,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制定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其中,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索。文章主要谈论了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数学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单独以及联合HSV1-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 1.TMZ部分:实验分为对照
摘要:小学数学中个性化作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有层次生成和有条理总结,将个性化作业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个性化作业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个性化作业指的是,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设计合理、科学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形式。通过将个性化作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盛行,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将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地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在一起,不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就是在先进的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全面适应教育发展需求,让学生接受更科学全面的教育培养,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希望能够以此来引导更多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当中,在增强、保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及其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若想要在激励竞争、高速发展中真正立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起步过程,抓好前期的思想建设工作,对于之后的思维塑造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学生应当扮演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应该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爱思考勤动脑。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相关价值;教学措施  新课改的到来,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兼顾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