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本质的一些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问题,本文对以往有关体育本质的观点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体育本质不断认识与澄清有助于建立起指导人类体育健康发展的体育理论。
  【关键词】:体育;本质
  1 引言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理论研究的中心和关键,是认识体育的核心,体育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围绕体育本质而展开的。研究体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体育的性质,当然也包括体育的价值和意义。最简洁的命题就是:“体育是什么?”认识到“体育”的性质,我们才能确切把握其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掘它的价值。
  2 体育的本质求索及研究方法
  在可能涉及体育本质的诸多方面中,究竟哪一种与体育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最为根本、最为关键因而也最为稳定的特点或属性呢?
  研究体育本质的方法论应从两方面考虑。其一,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在研究体育的本质时应把它放在“文化”这个大概念的前提下来考虑。其二,对文化的研究要采取实证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和文化哲学的研究传统,既要考证已往的发展和既成状态,也要考虑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要领也不能一成不变。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探讨,用新的内容丰富原有的认知。
  3  有关体育的观点
  自20 世纪 80年代初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体育的本质,对其进行了多种阐述,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3.1 单质论
  早期的学者们大都坚持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即体育的本质就是增强体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本质的探索也逐渐深入,学者们又提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观点。
  3.1.1体育本质的健身观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体育与其他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地差异在于身体运动,因此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即增强体质。林笑峰在《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一文中指出:体育的本质要从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种差来确定;体育的真义就在于增强体质,“增强体质”就是体育的本质。
  3.1.2 体育本质的教育观
  从国外对体育本质的研究来看,多是从体育强身健体的视角去认识体育的教育性,把体育看成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国外体育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观点在学术研究中比较普遍。饶纪乐在《论体育的本质》一文中提出:体育是增强体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又是一种教育活动;体育的教育本质,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周爱光从逻辑学的视角提出:对体育本质的探讨应当由“功能”转向其“本体”,并严格区分“本质”与“本质属性”的不同;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即教育;而体育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
  3.1.3  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体育的本质也逐步深入,有学者提出体育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观点。所谓“人的自然化”,其核心就是回归自然,恢复本性,弘扬本能,激励自由,张扬欲望就是人格灵魂不受污染或从污染的文明大网中找回那个净洁的本我!李力研在其著作《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中提出:“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
  除了以上单质论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探求体育本质的单质性,如有学者从逻辑学的视角,从人的身心发展出发,将种差作为体育的本质,认为体育的本质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唐健从多种角度分析认为:体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身心素质,以达到理想发展模式,即身心俱健的理想模式的活动
  3.2 双质论
  3.2.1 教育和社会文化观
  1989年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我国199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3.2.2 教育和健身观
  我国传统的体育工作者对体育的理解很直接,即体育的本质既在健身又在育人。惠蜀在《试论体育的本质》一文中认为:用增强体质作为体育的本质,不能反映出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他通过分析提出:体育的本质具有双重结构,是由体育的自然质与社会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即体育的本质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人,特别是对人体培养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3 多质论
  多质论者主张体育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他们认为:体育作为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有着多种多样的本质,即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娱乐性、竞技性、技能性、自然性等。也有学者认为:健身强体只是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是体育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的培养教育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竞技是体育的高级本质;体育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
  4结论
  以上的三种观点就是目前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体育的本质。三种观点都有着各自的研究价值,这证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体育本质问题的探究在不断深入。体育作为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的。人是体育的主体,任何体育活动,都是人的活动,所以,体育与人有着更本质的关系。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在人体运动的基础上,全面统一的发展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因此,揭示真正的体育本质,辨析体育的本质,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体育理论体系、为加快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A].体育与科学.2008,29(2):81-86.
  [2]赵雅琴.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A].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9,5(2):63-65.
  [3]马卫平,范运祥.体育本制的公理化方法阐释[A].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07-11.
  [4]苏义民,何维民.关于体育本质的思考[A].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3,3(39):11-12.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着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核心价值,而《大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育人、教化人的重要课程。本文以江苏警官学院语文教材选篇为研究对象,从新旧教材对比、现用教材内容组成及教学反馈、教法改革等方面,尝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嵌入性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材选篇;嵌入性研究  任何国家都不该忘却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那不仅是民族的血脉延续,更是民族
期刊
【摘要】:田野方法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滕星教授指出田野工作研究方法有助于扩大教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充实教育研究的方法与视角、丰富教育研究的解释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田野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实例,分析了田野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及其价值所在。  【关键词】:田野方法;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研究  田野方法是社会学、人类学中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的不断努力中,田
期刊
【摘要】: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范围之外的非正式学习的现状。随着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越来越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非正式学习。通过教师的非正式学习,可以弥补教师正式学习的不足,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究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和意义,力求将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纳入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中来。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  
期刊
【摘要】:“微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为对高校维稳工作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从“微时代”主要特征及高校维稳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微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为特点及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微时代”加强高校维稳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高校维稳影响与对策  一、“微时代”主要特征及高校维稳的意义  (一)“微时代”主要特征  什么是“微时代”?我认为,微时代既是指微民微
期刊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离不开阅读,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阅读。阅读的主要目的便是获取信息,由此阅读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其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助于提升其阅读水平,为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其可以快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感情,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本文通过介绍小学语文阅读教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初中学生心理的教学计划,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通过别出心裁地导入新课、创设生活化情景,改进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效。本文从把握学生心理,从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设计、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里文化氛围”的基础课。在军队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课程的显见优势,为实现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筑牢思想根基。  【关键词】:强军目标;大学语文;软实力  习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强调“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情境;氛围;生活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就要创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把小学数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记忆重要的知识点以及提高自身素质来为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效;生活;记忆;素养  一、加强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且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但是在小学数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不足。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已养成了努力学习的习惯,而如想象力、幻想力、创造力及思维力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本文主要分析本科辅导员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大学生的情商不高,没有形成人格的社会化,表现为不善于与他人合作,集体意识差,缺乏明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