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改革的“六个不能与一个定位”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价改革既重大又复杂,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搞好了,它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助推医改走上快车道。如果等闲视之,稍有不慎就可能重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干扰破坏改革全局的历史教训。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怎样理性地对待药价改革。概括地讲,就是“六个不能”和“一个正确定位”。
  不能把药价改革解读为药价放开。一些人习惯把价格改革简单化为价格放开,认为政府不再管理药品价格了。政府仍然要管理价格,但是要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要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规划、规范、标准、监控等现代治理的手段进行监督管理。
  不能把药价改革曲解为管理部门更换。药品价格改革的实质是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假如不转换机制,只更换部门,结果必然是“五马换六羊—越换越不强”。
  不能把药价改革误读为医保决定价格或医保支付价格。医保经办机构作为代表参保人的团购者购买的是医疗服务,并不直接购买药品,何来“药品的医保支付价格”。
  不能用政府招标定价取代市场形成价格。政府是市场的监管者,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招标采购药品,就是“身份错位”,就是“越俎代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能把药价改革片面理解为降低药价。改革是要把那些“虚高的价格”降下来。但价格也并非越低越好,只要合理,只要物有所值,只要性价比高就行。
  不能就药价改革论药价改革。药价改革不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加以审视与把握。如果其他体制和机制没有相应的改革,或政策不配套,药品价格改革是不可能“单兵突进”、取得成功的。
  一个正确定位就是要理性对待药价改革,相关政府部门应端正态度、找准定位。当前政府相关部门都关注药价改革是对的,有些部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趁机“抢摊占位”,强化本部门权力就不好了,也不应该。
  相关部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谁(是政府部门而不是市场主体);“我”该干什么(干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我”不该干什么(不该越俎代庖,去干属于市场主体应该干的事);“我”干不好什么(直接定价、招标采购一类的工作,既然甲部门干不好,“我”也不可能干好;不可能干好的事情,还是别干为好)。
  如果相关部门把这些问题真正想清楚弄明白了,态度端正了,各归本位,恪守本分,干好本职,就不会“你放我抢”,甚至展开“争夺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药价改革的有利环境,药价改革才能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
其他文献
2015年7月,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宣布对其3款乙肝抗病毒药物实施降价,降价幅度为20%~30%。此消息引发业界对跨国药企药品价格的关注和热议。行业人士认为,GSK此次降价或将拉开跨国药企原研药降价大幕。  “中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在变化,我们也要随之变化。”GSK全球CEO安伟杰已明确表示。毋庸置疑,对于跨国药企来说,中国的药品价格政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5年5月,国
期刊
当精准医疗计划被奥巴马提出来,这几个字似乎瞬间被镀金。由此引发的投资热潮已如火如荼。在中国,奥巴马提出开展“精准医疗”计划没多久,我国科技部也召开会议计划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在某次行业研讨会上,一位外科医生吐槽,中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刚刚有一些风声,诸多的医院、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投资界就开始纷纷往里面挤,似乎600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见,其热度丝毫不弱于美国。虽然中国所谓的精准医疗计划,目前还
期刊
“你认为是‘GSK事件’引起了跨国药企在华销售模式的转型么?”“不是,甚至可以说‘GSK事件’跟外企销售模式转型没有太大关系。”当本刊记者向离任海正辉瑞CEO职位不久的肖卫红抛出这个问题时,他很快给出了答案,且对销售模式转型是否成功持怀疑态度。  销售变革前途未卜  2013年底,GSK在以各大区为单位召开的区域会议上宣布了未来公司计划中的两个重点内容:取消指标考核和改革奖金制度。  新的销售模式
期刊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恒集团属下的二级公司,是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高新技术制药企业。  梧州制药作为广西老牌中药制造企业,已拥有了位居国内前列的丰富产品资源,产品治疗范围囊括了心脑血管、跌打、妇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保健等多个领域。拥有药品注册证309个,注射用血栓通等国家专利产品5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21个,收载于《中国药典》品种92个。注射用血栓通更是确立了广
期刊
中国市场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吸引力依旧,其市场规模在过去二十年中高速发展。全球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17年,中国药品花费将占到全球12万亿美元药品花费的15%。  然而,在华发展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中国市场的利润率低于发达国家市场,而在举国反腐深入医药行业之后,政府的监管态度愈发强硬和严格。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就是国家层面正在努力重构整个产业,具体表现为加强对于内资企业的重视和扶持。中国政
期刊
E:近两年来,跨国药企的中国掌门人,与你交流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卓永清:被问及最多的是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这一两年来医药产业的相关政策正处于调整期,而且每一个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指向有时候又会相互矛盾,所以跨国药企在这时候对政策出台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不太理解。还有就是合规的走向问题。  E:目前在华跨国药企的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应对现在的政策挑战?  卓永清:我认为今年是医药产业的一个
期刊
7月22日CFDA要求企业自查临床数据是否真实完整,该文件一经发布立即引起行业震动,有企业甚至给这个文件冠以“7.22惨案”如此夸张的别名。而反响如此剧烈的原因在《谁为临床自查埋单?》一文中已有提及,“因为临床数据不规范甚至造假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沉屙陋习要被扫除,早已熟稔其中的当事人岂会无动于衷。文章虽然列述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多个原因,但笔者对于CFDA在这一问题产生和解决过程中所扮演的角
期刊
9月9日,华大基因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原山东省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正式辞职,加入华大基因,将出任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  梅永红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曾在农业部与科技部工作二十余年,2006年任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2010年任山东省济宁市市委副书记,2011年任山东省济宁市市长。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卫计委4部委以
期刊
从目前这些主打最后一公里医药配送的O2O企业来看,培育用户是第一位的。至于如何盈利,还是未来的事情。如果要快速占领市场,通过烧钱补贴用户是必然路径。目前没有判断成功与否的任何依据,只能说看谁有足够的钱烧到最后。  “配送小哥正如脱缰的野马飞奔到您的身边!”在9月24日风雨交加的23∶34分,记者接到了叮当快药APP平台发来的送药信息,而此时距离记者下单20分钟。叮当快药的送货人员在23∶51分敲响
期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7号文)总结了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十几年的历史,借鉴了国际上药品采购的做法,吸收了基本药物采购的经验,兼顾了我国深化医改的进程,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特点和要求,既明确了要坚持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方向,又提出了分类采购的方法,允许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自行采购,体现了统分结合、放管结合,同时要求带量采购、阳光采购。要求药品采购的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