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渭南市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表现出组织机构健全、注重示范作用、学习主题突出、巡回指导有力、学习氛围浓厚的特点。
  渭南市依托红色资源,注重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独特作用、文艺作品深度感染作用、红色旅游长效教育作用和主题活动引领作用,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早上八点之前,渭南市博物馆门前已有参观者在等候参观。
  博物馆工作人员申喆介绍,博物馆通常是周二至周日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开放,进入7月之后,参观《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等展览的观众明显增多。目前,博物馆有16名讲解员,遇到周末和节假日,常常接待不过来。参观者有单位组织的,也有散客,有少年学子,也有离退休老人。
  一位大连来的张女士看过展览后感叹道,以前只知道陕北的红色资源很多,没想到渭南的红色资源也这么丰富,展览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渭南的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很生动,很接地气,看了后收获不小,增长了不少知识。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记者一行走进渭南,探寻渭南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及其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精神密码。
  专题宣讲 以上率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渭南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中央及省委部署安排,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迅速部署推进学习教育。
  渭南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实践活动组、宣传报道组、简报信息组、巡回指导组),以坚强的机制保障,确保党委主体责任明确。并且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各级党委(党组)均成立机构,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顺利开展、高效推进。
  2021年3月17日,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了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听取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的汇报,对下一阶段学习教育任务作了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王玉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举措,是凝聚智慧力量奋进新征程的现实需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学习、宣传宣讲、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明确重点所在、把握关键环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高效开展。要弘扬优良学风,保持良好作风,践行初心使命,扎实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根据省委宣传部要求,渭南市制定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方案,精心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党史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依据中央审定的《宣讲提纲》,依据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精心组织备课,结合实际编写好宣讲稿。
  3月29日,组织全体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分会场参加了中央宣讲团在陕西省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4月2日,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走进渭南市,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姚文琦作宣讲报告。随后,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宣讲。在市委宣讲团的示范带动下,各县(市、区)参照市上做法,结合各自实际组建宣讲团,依托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大喇叭等,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开展好本地党史专题宣讲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4月23日下午,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了第二次会议。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和《进一步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展览、展演等陣地管理的实施细则》,传达学习省区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座谈会会议精神,听取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工作汇报。王玉娥指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认真落实中央重大部署和省市要求,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要准确把握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念好“快、广、实、新”四字诀,挖掘运用好渭南红色资源,扎实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宣讲活动。要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注重结合融入,梳理项目清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分类指导,深入开展督促检查,注重挖掘总结典型经验,不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据悉,渭南市委先后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等,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带头讲专题党课、深入基层调研、开展宣讲、撰写理论文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4次,市委常委班子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2次。举办读书班对1000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举办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各级各部门也通过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现场教学等方式,持续兴起学习教育热潮。2021年5月8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来渭调研党史学习教育,对渭南学习教育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渭南市紧盯目标任务,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首先抓好“学党史”这个前提基础。具体工作中坚持学有针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全面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注重在普通党员、基层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其次,把握“悟思想”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聚焦到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重温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全市各级围绕贯彻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牢固树立“交账”意识,时时对表、事事对标,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有延伸地做好谋划和推进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实现动态进步和跃升。
  第三,突出“办实事”这个着力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走访2万余次、走访单位1.8万余个,收集就业、教育、城乡医保、水电气暖、人居环境整治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1万余个。围绕“五个着力办实事”16个方面重点工作,列出项目清单5100余个、支部书记领衔包联疑难信访案件1500余件,筛选整理出115项市级重点民生项目,建立县(市、区)项目进度周报告、市直各部门半月报告机制,强力推进为民办实事,推广“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法,党员干部参加各类为民服务11.7万人次。
  第四,聚焦“开新局”这个落脚点。把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全部工作的总纲,以“十项重点工作”为主攻方向,构筑起“十四五”规划的四梁八柱,以此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郑(州)洛(阳)渭(南)西(安)合作带协同发展样板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宜业宜居美好生活先行区和全省现代工业集聚地、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引领地、华夏山水文脉汇聚传承地的“一市两区三地”新格局。制定各级各部门追赶超越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以各领域工作的争先进位,带动整体突破,扎实开展203项“创亮点”工作。各级各单位紧紧依托工业化、城镇化两大路径,着力在工业倍增、产业兴城上狠下功夫,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保、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工作,认真干、努力干、拼命干,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据悉,渭南全市有14595个基层党组织、30.34万名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活动,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渭南组建了12人的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开展示范宣讲320余场,全市各级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3300余场次,受众28万余人次,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全市奋力追赶超越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主题展览 丰富多彩
  主题展览是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之一,渭南市博物馆则是当之无愧的主阵地。近几个月来,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渭南市博物馆精心组织的《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清风弥万世 廉韵润秦东——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展》等展览,吸引了各单位的党员干部和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学习。
  渭南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和考古勘探、发掘清理、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位于市区乐天大街中段南侧,总占地90亩,建筑面积35874平方米。博物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其中《奋斗之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在一楼大厅,布展面积为480平方米,展览以“奋斗之路”为主题,分为“确立初心——开天辟地”“秉承初心——打倒军阀”“坚守初心——土地革命”“涵养初心——抗战救国”“砥砺初心——解放全中国”和“践行初心——为富起来、强起来而奋斗”6个单元,共展出了120多名革命代表人物的300多张图片、5万余文字资料。
  《清风弥万世 廉韵润秦东——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以渭南籍或者在渭南为官的廉政人物和廉政事迹为切入点,采取场景、微缩、视频等多种展览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富有渭南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共分为五个单元:序厅、秦东廉事、家风家训、时代新风和尾厅,展览被称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渭南廉政文化史教材。
  与此同时,渭南市在党家村、状元府纪念馆、司马迁祠(韩城市),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潼关县),林则徐纪念馆、王鼎故居(蒲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平县),渭华起义纪念馆(华州区),寇准廉政教育点(临渭区)等地,也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主题展览,廉政故事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展》是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组织的一个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展,展览以版画形式呈现了中国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百多个有纪念意义的旧址以及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就城乡面貌、标志性建筑等。
  据介绍,这个展览在两年前就开始筹备,作者是渭南著名的老画家何柳生先生。80多岁的何柳生原本是学工科的,写生和素描功底很强,喜欢旅游,喜欢用画笔记录下他游览过的中外名胜和代表性建筑,几十年间画了数百幅作品。渭南市博物馆了解到何柳生的爱好后,决定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办一次主题展览。根据主题,何柳生又创作了部分作品,从中选出100余幅作品举办了这次展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认为,丝网版画是个小画种,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出自年逾80的老艺术家手笔的精品,主題很好,很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记者了解到,渭南市以博物馆为阵地,不断推出一系列临时展览,以丰富展陈内容,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观众的参观需求。据介绍,自2016年开馆以来,渭南市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传承历史文明、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是渭南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大市民的文化乐园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读书分享 入脑入心
  按照统一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渭南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活动,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学党史、入脑入心悟思想、因地制宜办实事、追赶超越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年4月中旬到6月底,渭南在全市开展了“品读红色经典,共庆百年华诞”读书分享活动,把读书分享活动作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重要举措,让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在分享中体现学习党史对工作生活的建议思考。据了解,渭南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各单位读书分享活动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在认真组织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中学习材料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具有思想性、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个人启发深刻的书籍,就书中作者简介、整书脉络、主要观点、体会思考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党员干部人人上讲台、个个谈体会,激发起了更高的工作热情,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合阳县组建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先进组成的“五老”宣讲团,在全县开展巡回宣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宣讲党史,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振汉,曾在合阳县卫计局工作,1985年已退休,但他坚守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离休不离岗、退休不退劲,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事业,先后义务为群众、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时事政治教育100余场次。如今,已92岁高龄的杨振汉仍然身体力行,坚持弘扬主旋律,累计发表《延安颂歌》《怀念周总理》《颂歌献祖国》《延安精神永放光明》等作品20余篇,并多次在“中华颂”等文学大赛中获奖,成为“坚守初心,发挥余热”的典范。
  同时,渭南市充分发挥各级百姓宣讲团、“小板凳”宣讲队、“草根”宣讲队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基层宣讲文化阵地,以面对面、互动化的宣讲方式,深入基层,结合本地的革命历史,讲述党的奋斗历程,让渭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截至2021年7月,全市各级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130余场,参与人数万余人。
  从2021年3月29日开始,渭南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党员通过渭南“互联网+党建”手机APP,开展了以“学党史、悟思想、守初心、强党性”为主题的“党的知识”百日千题有奖答题活动。答题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党建知识、党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党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每天推送10道题,持续100天时间,共1000道题。据了解,答题活动通过渭南“互联网+党建”手机APP学习教育栏目在线考试版块参与答题,操作简单易行,参与方便快捷,答题结果立现。系统在答题活动结束后,还根据单位参与率、参与人数和个人答题成绩等,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奖和个人答题优胜奖。答题活动通知下发后,各县(市、区)、市直各党(工)委、中省驻渭单位各党委高度重视,把组织党员参与答题活动作为强化党员理论武装、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发动党员积极参与答题,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入脑入心,把力量凝聚到实现渭南市高质量发展上来。据悉,活动开展以来,参与答题活动达10万余人次。
  2021年4月初,渭南市委宣传部根据陕西省委宣传部等部门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渭南实际,发出了关于开展“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共推荐参赛讲解员36名。大赛经预赛和决赛,评选出10名优秀讲解员。特别是通过大赛的举办,在渭南市挖掘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王超北、“李向阳的原型”——抗日英雄包森等。随后,渭南市又组织10名获奖讲解员,参加了省上的比赛。在省上的比赛中,渭南市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有4名讲解员进入决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2名获得“专业组10佳讲解员”、1名获得“志愿组5佳讲解员”,1名获得“优秀讲解员”的称号。
  “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结束后,渭南市并没有满足于大赛的成功举行,市委宣传部决定由大赛中产生的优秀选手组建“渭南市红色故事宣讲团”,在全市巡回宣讲,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渭南的红色故事发挥更大的激励和教育意义。
  自2021年7月6日开始,到7月23日结束,“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分别在华阴市、华州区、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潼关县等14个县(市、区)开展了义务宣讲。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光介绍说,红色故事是渭南市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及巡回宣讲活动是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工作的一个亮点,值得总结学习。
  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的又一个特点是依托红色资源,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注重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独特作用、文艺作品深度感染作用、红色旅游长效教育作用和主题活动引领作用。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渭华起义革命纪念馆接待学习参观人数20.6万人次,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瞻仰人数77.1万人次,蒲城各类红色场馆接待人数11万余人次。清明节期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就近就地深入革命旧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22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2021清明线上线下祭英烈活动。
  同时,坚持用文艺作品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相继组织开展了百部红色电影下基层、百场红色文艺行、百场百人誦党史、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展播等“四个一百”活动,创作推出了《东渡!东渡!》《张富清1948》等红色文艺精品,让渭南党史“活”起来。推出了“秦东革命星火之旅”“红色初心之旅”“民族信仰追寻之旅”“红色革命精神追寻之旅”“重走华山路之旅”和“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旅”等6条红色旅游路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中传承革命薪火、学习党史知识。   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渭南市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表现出组织机构健全、注重示范作用、学习主题突出、巡回指导有力、学习氛围浓厚等特点。据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期间,渭南市组织开展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活动,制作推出了《在红色记忆里汲取奋进力量》等一批优质融媒体产品。截至2021年7月初,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在中省媒体发稿900余篇,市级媒体发稿3310余篇,县级融媒体中心发稿11000余篇,新媒体浏览量达500多万次。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市级有关部门举办30场系列新闻发布会。编发学习教育简报77期,向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170条,被采用刊发14条,被中央《简报》采用1条。
  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将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2021年7月28日,中国共产党渭南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渭南市委关于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渭南市委书记王琳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而思、学而用、学而行,学出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实践者。要学出绝对忠诚,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要学出使命担当,把难办的事情办成、把能办的事情办好、把必须办的事情办出彩,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据介绍,按照市委安排,“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思想讲话、提升工作能力、比拼工作实绩、转变干部作风、凝聚强大合力,实现追赶超越”。“学习思想讲话”就是持续学懂弄通做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提升工作能力”就是围绕提升“七种能力”,锤炼过硬的专业能力、攻坚克难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比拼工作实绩”就是深化“晒亮点、比贡献、超先进”活动,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创实绩;“转变干部作风”就是激励全市上下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砥砺抓早抓小、抓细抓狠和认真干、努力干、拼命干的工作作风;“凝聚强大合力”就是深化党建“留心护根”工程,以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合力;“实现追赶超越”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围绕以上活动内容,市委提出实施五大行动,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实施大学习铸忠魂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实施大练兵强本领行动;永远保持“赶考”精气神,实施大提升转作风行动;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大聚合强党建行动;坚决树牢新发展理念,实施大比拼创实绩行动。
  记者了解到,“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渭南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快速响应,各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紧扣主题活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统筹谋划,高水平、快节奏、多频率推进,迅速掀起主题活动热潮,持续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其他文献
富平县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旧址由12孔“内有乾坤”的窑洞组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关中地区连结陕北的地下交通最前哨,大量的情报、粮食、枪支弹药等物资经这里转运。李先念、郑位三、任质斌等党的领导人和一些进步人士经这里安全北上,到达延安。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个当年的秘密交通站,已成为新时代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教育基地。  7月14日,渭南市富平县是高温天气,烈日灼灼。但是,当记者
为了揭示低磷胁迫下蔗糖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蔗糖代谢的影响,选用两种不同磷效率杉木家系M32和M28进行低磷胁迫下的蔗糖添加试验,分析蔗糖添加对低磷胁迫下杉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低磷诱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添加促进了低磷胁迫下杉木苗高、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叶组织蔗糖含量和根叶组织无机磷含量的增加,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供磷处理下添加蔗糖处理的杉木增量。低磷促进杉木叶中花青素
明清时期,沅水上游地区作为国家权力向贵州苗疆渗透的前哨基地,在不断的政区调整中被塑造成一个“非苗”区域.清初以来,随着军政控制和经济开发的齐头并进,归化苗疆的前哨向
在富平县美原镇仁合村,有一所已有百年建校历史的小学——仁张小学。19世纪20年代初,在胡景翼将军等人资助下,美原当地名士郝晓东先生主持创建富平二高(仁张小学的前身)。一百年来,仁张小学培养造就了无数优秀学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鲜为人知的是,仁张小学还是富平早期红色革命起源地之一。  1926年,盘踞在美原一带的反动军阀田生春横征暴敛,戮杀无辜,行类土匪。当年11月,田生春想让时任
渭南市“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解员大赛是渭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渭南市组织开展的“永远跟党走”渭南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及巡回宣讲活动,自2021年3月下旬开始,到同年7月下旬圆满结
基于1998—2019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应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的中英文文献,以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图谱展现,对国内外学者应用DPSIR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DPSIR分析框架研究发展都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
马尾松林是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中最重要的森林类型,然而以往对结构更为复杂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还很不足,限制着全面了解和准确评价库区森林发挥的涵养水源服务功能。以重庆铁山坪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采用定位监测结合室内测定的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林冠层、林下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1年马尾林穿透雨量、干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1972.
1927年10月初,张子超、张智发、张先民三人在张智发家举行会议,成立了韩城地区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张子超任支部书记,张智发、张先民任支部委员。  2000年,韩城举办了一次百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范家庄支部的成立成功入选。大家一致认为范家庄支部的建立,是韩城革命的开始,是韩城党史的发端。  “这座房子至少有一百年了,看上去很普通,但这背后的故事却影响了几代人。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几个
期刊
王尚德在陕西创建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在陕西建立团组织;第一个在陕西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在陕西建立农民协会;第一个在陕西创办职业学校……  由于采访行程安排之故,从渭南市赶到王尚德烈士陵园,已是下午四点五十五分,距陵园下班只差五分钟。入伏的高温天气中,王尚德烈士陵园除了看门大爷,就是我们一行4个记者。  王尚德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办事处樊家村,1986年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
黑色岩系风化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黑色岩系高地质背景区农田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城口县典型黑色岩系高地质背景区为研究区,研究了土壤-玉米系统中的重金属元素总量、生物有效性与迁移富集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为Cd>Zn>Cu>Ni>Cr>Pb,Cd、Zn、Cu和Ni含量均高于我国土壤背景值,Cd的平均含量达5.11 m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