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讲轻读”现象及改进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读”,更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甚至是学生与编者展开多重对话的前提和保证。但是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往往因为课时等原因,而将“读”这一环节淡化处理,“重讲轻读”现象普遍存在。重视课前阅读,设计“线索式”导学案,确定阅读方法,落实阅读环节,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真正在“读中思,读中悟”等是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讲轻读;改进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借助文学、语言学、文艺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实施多重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学习活动。”而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正是这种“多重对话”的实施,这种对话不是简单意义上是与否的回答,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交流,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甚至是学生与编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应该触及每个学生心灵的教学。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多种方法的“读”,这种“读”,不仅是朗读,还包括课前自读、默读、精读、跳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
  然而,在笔者的长期教学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将“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淡化处理,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学习问题或学习任务的解决上。这种文本的处理方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读”的文本解读,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在风中摇摆,并不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
  此外,虽然大部分教师虽然也能关注到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且在课堂上也有“读”的环节。但这种“读”往往只停留在很浅显的层面,或者也仅仅是跳读和浏览。有时老师也会发出“精读”“默读”等指令,但给学生读的时间却很少,对于篇幅短的文本学生还姑且能大致了解文本内容,但对于篇幅较长的文本,学生通常还没有进入文本,教师就已经开始抛出问题。经常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却一头雾水。同时,对于那些适合朗读的文章来说,通常也是泛泛而读,并没有真正展开。最终造成对文本的生硬解读。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因为课时有限等原因,而将其淡化甚至忽略。没有充分的“读”,学生就不能真正走进文本,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不能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那么如何能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避免这种“重讲轻读”现象的发生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 重视课前自读,设计“线索式导学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往往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堂课只有45分钟。对于一些篇幅短的文章,尚且能勉强让学生读透,但对于中长篇的文章来说,仅仅靠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显然是难上加难。因此,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进入文本,就必须注重课前自读。诚然,课前预习是大多数老师一定会布置的课后作业,但更多的教师也只是停留在布置阶段,没有相应的检查手段,亦或是仅仅是布置下去,而学生没有阅读的抓手。因此,想要让课前自读变得有效,就必须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我认为设计“线索式导学案”就是有效方法之一,充分发挥出导学案“导”的作用,而不是将设计好的问题搬到导学案上,是让学生通过导学案提供的“线索”,在课前就能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进入文本,和文本展开“初次”的对话。从而为学生的课前阅读提供“抓手”。
  二、 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确定主要的阅读方法并落实到位
  在当下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读”的环节往往凸显出两大类问题,一类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把握不够,导致不能准确把握一篇文本的主要阅读方法,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个问题就是落实不到位,教师有让学生“读”的指令,但是往往都是形式主义,例如:让学生默读,但实际上只给一两分钟时间,或者直接由教师带领学生生硬解读。针对这两类问题,我认为教师自身首先要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和编者的意图,要根据每一篇文本,确定适合的阅读方法,而不是将各种阅读方法都强加在一篇文本中,流于形式。此外,一定要让“读”落到实处,“诵读”就让学生放声地动情地读,“默读”就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让他在语言文字中徜徉,“速读”就是要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高效的读等等,如此才能凸显出“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
  三、 学会“放手”,让学生真正在“读中思,读中悟”
  面对一篇篇经典的文本作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往往会爱不释手,为了让学生也能爱上这些精美的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能在课堂上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能获得美的享受。这样的做法固然是好的,对学生解读文本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往往会因为教师太过于“面面俱到”的问题设置,导致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最单纯的“读”来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大打折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认为,教师研读教材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在课堂上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强加给学生。要知道教师只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学会适当的“放手”,要坚决避免将教参中的问题搬到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要避免那些简单的,不触及学生心灵的“问答式”教学方法。教师适当的“放手”,才能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地阅读文本,从而真正做到在“读中思,读中悟”,与其教师设计一大堆问题,不如让学生在充分“读”文本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讲轻读”现象普遍存在,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让“读”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出实效,让学生在“读”中收獲,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靳健.后现代文化世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唐蓉,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新闻精品意识,是新闻界常抓不懈的主旋律。精品意识的强弱,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决定其上稿量的多寡,而且也关系到某个媒体的声誉与生存,包含着对读者负责与否的态度
8月28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幅大照片:一辆小四轮拖拉机满载粮食、皮箱等货物,已高出车厢许多,货物上竟然还坐了三个人!紧挨着驾驶员的背后也坐了一个人。未看标题和
摘 要:信息时代为教育创造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微课就是信息时代极具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生动简短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优势,提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影响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摘 要: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在必行,也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在眉睫之事。具体策略有:一是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二是设计问题梯度,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巧用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四是借助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评价一个学校教育优劣层次的标准。只有课棠高效了,教学质量才会高。我在农村从教初中语文十六年,其中的滋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级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找准课文切入点,
今年5月中旬,以“京畿神韵·神奇河北”为题的上海世博会河北周活动在世博园成功举办。期间,作为整个河北周活动重要内容的民间工艺展演大放异彩,在世博园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技能,影响着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情感的发展,还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就精读课文、创建情境、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个性化阅读引导的策略,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关键词:个体差异;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引导策略  一、 引言  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及教学方式、观念等因素影响,使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育才之地的学校,也开始愈发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启蒙时期的学生识字、阅读、培养兴趣的发展,还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改革,因此,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阅读教学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指路明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所需关注的重
陈卫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画艺委会主任。 Chen Weijian, a national level artist
期刊
摘 要: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乃至其他所有学科知识的基本和根本所在。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切实研究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和识字能力,促进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教学;有效引导;生活实践  识字教学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