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高考增加面试项目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據意大利《学校视野报》报道,意大利今年起将对高考进行改革,增加面试项目。根据考试要求的相关规定,高考面试将包含以下三个部分:首先,考生要根据教育考试委员会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口试;其次,要简单叙述自己的课外实践经历,可以与公益活动、课余兼职、社会体验相关;最后,考生需要阐述在“公民身份和宪法”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口试的话题材料包含文本数据、文件资料、活动经验、项目管理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内容可以不拘泥于上述材料所规定的范围,考官可以根据规定中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深度。高考需要涉及更广泛的多学科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民教育》2019年第13—14期)
其他文献
:杜局长,您好!青羊区将“新人文教育”确立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理念,并写入了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新人文教育在青羊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杜忠云:其实,新人文教育这个理念在青羊区以往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早有雏形,有些做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优秀经验。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做法加以提炼、总结,促进我区的教育发展实现从优质到卓越的转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崇尚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级典型,到
英国政府宣布,性和性关系教育将成为英格兰所有学校的必修课程,并将于2019年9月出臺相应的教学大纲。其中,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构建健康的性关系和保证安全,中学阶段的重点是性和性关系教育。目前,很多学校开展了性和性关系教育,但不是强制性的,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在网络霸凌和色情短信方面正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他们并不能在这方面保证安全、保护好自己。教育大臣贾斯汀·葛林说:“孩子们应在合适的年龄接受到合适的
在教师准备采用班级议事来培养学生的治理能力与公民意识时,首先就需要在班级中成立一个公共权利组织,比如班级大会、班级听证会或者议事团。  “公民教育”在教育领域内并非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直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近十年来的公民教育研究,大体呈现出从理论建构转向实践探索这一趋势。理论建构着眼于探讨何谓公民、公共精神是什么、传统公民与现代公民内涵等本体性问题,实践探索则集中在有关公民教育路径的考虑上。
>>> 策划者说  德育做什么?德育如何做?德育模式是什么?如何构建德育模式?这样的问题,其实正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成功与否,不仅能反映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成熟度,更能直接决定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控制、约束的教育。德育的目标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德育内容是随意无序
如果评价与考试没有相应的改进,所编制的测验题目不能有效考察学生的科学精神,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其导向、诊断与发展性功能。只有教育者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评价研究,以评促教,才能切实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人类通过自身科学技术获得而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研究者将科学精神概括为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
当今,儿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学校在教授学生社会性和情感性的技巧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针对学生幸福感的问题,学校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采用一种混合性的方法,对三所新西兰小学的12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评估学生在进行了八周的专注主题项目之后,他们的幸福感是否有所提升,进而了解学生们对这一项目的认识和态度。整个研究过程包括参与者要完成一些自测量表
深圳市南山区把教育发展定位于区域战略发展的高度,把教育视为“先于经济的经济”,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区、第一个高分通过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广东省第一个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进区。为了给南山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南山教育局狠抓校园安全管理,用前瞻的理念、创新的模式和扎实的行动为校园构筑起坚固的安全
摘 要 中国人公共空间意识比较淡漠,因此加强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对H市的调研发现,人们常用私德外推的方式推进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私德外推出的公德并非公德,私德外推的道德要求不仅不能有效增强人的公共空间意识,而且还会进一步使人模糊公私空间之间的界限。为正确推进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我们要基于公共空间、为了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实施公共空间意识教育。  关 键 词 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指示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德育为首,“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活动育人”是重要的德育途徑,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断言:“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201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把活动育人作为学校六大德育途径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虽然活动育人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早被实践者重视和熟知,然而在德育实践中,活动育人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还经常看到几百个学生在操场上摆开阵势给父母洗脚的“感恩秀”,班主任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就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