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问题导入教学思想 改造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适当的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入 改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42
  所谓问题导学法,即老师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大纲要求,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并以此来促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逐渐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从应用实践来看,该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们的思维,而且体现了学生思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热情。这与我校“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自主合作、乐学善学”的办学目标是相符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落实和实践问题导学法。
  一、优化设计导学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设计的问题科学与否,而且问题提出的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水平。只有结合实际,优化设计出独特而又比较新颖的问题,并且适时地提出问题,方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个人的主体性。在短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要求老师必须进行精心设计,把握好有限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资源,这是问题导学法应用成败的关键一环,建议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一些内容,皆可一笔带过。
  比如,在单项式乘积计算教学练习过程中,可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让枯燥的练习课堂生动起来。“同学们,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假设你有辆汽车,最大时速为0.02×105米/秒,那么,开车行驶4×108秒距离出发点多远?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他们思考问题,集中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单项式乘积练习,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单项式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问题针对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应当将导学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案进行紧密的结合,并且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尽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较强探究价值的导学问题;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学情,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值得一提的是,所设计的问题既要难易适中,又要具有针对性。实践中,我们应当明确导学问题方法应用的主要目标,这有利于预计效果的实现。比如,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可以通过营造“家庭话语权”氛围的问卷调查,强化问题的针对性。通过改造方式,让学生能够联想到家庭以及成员在家庭事情处理时的话语权,谁是家里的话语者。通过调查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做一个话语权星级程度与家庭成员姓名的数据直方图。通过有趣、有内容和有针对性的数据调查以及问题背景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巩固学生对数据调查以及直方图绘制等方面的知识,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认知。
  三、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在问题导学法的实际应用中,注意“问题”与“导学”这两个关键词,充分保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则退而居其次,发挥其积极的课堂引导作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给学生设置出合理的问题,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使得相关问题能紧紧地与教学重难点内容联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相关问题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在问题导学法的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精心问题的设计与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和解决。
  在问题解决中,对问题仔细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积极思考,不急于解决问题的答案,应当进行问题的自主思考,在数学学习基础上进行数学解题思路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会解题思路。在学生解题和数学学习中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导学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问题的创设,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思维在这一过程就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中,要注意对提问实际进行哟有效把握,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清楚对提问时机的把握重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提问时机进行良好把握,将课堂提问价值与效用进行有效发挥。教师可以在课堂气氛调节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用良好的教学语言进行学生思路的指引与扩散,保证课堂活躍氛围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进行问题的有效提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新课内容,确保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既要考虑知识的渗透,又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若设计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则问题导学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丽艳.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23):174-175.
  [2]马小威,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课的作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01-101.
其他文献
摘 要:云计算的诞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自2006年8月“云计算”被首次提出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它便成为计算机业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云计算的服务方式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类①。文章将从这三种服务方式出发,提出一种专门面向工业设计领域的云服务模式IDaaS,并通过关键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实现可行性分析,旨在为未来工业设计行业进入云
利用裂纹线场方法对岩石材料偏心裂纹板受剪应力作用时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并且获得了理论解.这个解包括:裂纹线附近弹塑性边界上的单位法向矢量,裂纹线附近的弹塑性解析解、最大塑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旨在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启发思维的科目则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场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测验能力的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
运用运动学方法建立了速流槽出口处泥石流体的抛程理论计算方法,通过速流结构模型试验验证了抛程计算公式,并获得了速流槽反倾段倾角在8°左右时抛程最大,泥石流理论计算
2003年3月,盐池县花马池镇四墩子行政村曹泥洼自然村定为全球机制(GM)无偿援助宁夏治理荒漠化试点项目村,库克曼斯特博士和梁伟中先生受全球机制的委托在项目区对农民进行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要求,要求开展'跨越式'的教育模式.本文就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跨越式教学进行思考和分析,并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德育工作抓好了,学生才能增强自律意识,教学工作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质量也会提高。作为英语教师,如何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是我
通过观定土壤含水量,分析喷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变化规律,并结合玉米的生物学需水特性,研究提出了喷灌玉米的节水灌溉制度。
摘要:城市家具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许多城市家具在设计和设置上的不合理性而导致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对物有所用、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三个方面的初步分析,试图研究出城市家具物尽其用之方法。  关键词:城市家具;物有所用;废物利用;一物多用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
在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地方工科高校优越的工科专业资源,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课程设置固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