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在政治课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它从科学上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等研究成果。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使学生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政治课陶冶情操的内涵。
  陶冶,指烧制瓦器和熔炼金属,含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之意。情操,有人认为它是由道德理论与道德情感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相交织而发展形成的综合体;也有人认为它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体现,是道德情感与节操的综合体,是一种道德境界。从教学角度看,我们认为,陶冶情操就是要通过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锻炼其坚定的情操,逐步使他们达到“神观迈爽,操守坚正”的境界。陶冶情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阶级而言具有不同的内容。
  二、陶冶情操的重要意义。
  1、陶冶情操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其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就是政治课教學。相对于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情感的培养更难。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会做人,而且有利于鼓舞他们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2、陶冶情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这一基础工程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而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从小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只有爱人民,才能为人民。
  3、陶冶情操是改进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改进政治课教学应该说是政治教师苦苦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多年来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大概就出在“一体二翼”(一体指政治课;二翼一指传授知识,一指陶冶情操)的陶冶一翼上。
  三、陶冶情操的基本方法
  陶冶情操既是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更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探索陶冶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中有哪一些方法可供运用呢?
  1、拓展和体验情境
  在拓展和体验情境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充分依靠、相信和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参与,这时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这一环节还要强调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挖掘、思维得到发散、个性得到彰显、特长得到展示。在讲授面对经济全球化时,在创设和呈现情境之后,我首先让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出眼中的经济全球化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辩论。最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如果你是政府的外贸部长、如果你是企业的CEO应该怎样迎战经济全球化?这样,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既拓展和体验了情境,也品味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更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教学情境转化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所设情境中发现问题,同时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情境的体验和拓展。在讲授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时,学生针对我所提供的情境,提出了发达国家为什么能主导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有什么弊端?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我国为什么要参与?等有价值的问题。正如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所说:“毫无疑问问号是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这种问题意识不仅拓展了情境,而且成为了思维的动力和创造的萌芽。
  2、感悟和转化情境
  感悟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外在的知识,只有通过感悟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感悟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加深情感体验,从而积淀和铸就其精神根基、端正其价值取向、唤醒其人格心灵、提升其生命意义。
  转化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外化知识的过程,即用形成的观点、信念激发情感,指导行为主体付诸行动的过程,并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深化认知,坚定信念。
  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更是明确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行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感悟和转化情境这一环节,有效地整合了学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及行为发展,并最终掀起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高潮。
  正是在感悟和转化情境这一环节所产生的巨大导引效应中,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化,学生领悟了所学主题的情感基调,并使这些知识、经验转化为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从而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统一。
其他文献
蔡焕松(以下为“蔡”):参加完东莞市摄影家协会2010年的新春联谊会,感慨很多。2000多人参加的活动,场面壮观。会上既总结了去年取得的优异成绩,又表彰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摄影
摘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學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
摘要:这个题目的设想来自于电脑中的程序设计,人不能完成的事,一段程序可以迅速轻松的完成,为什么?因为它有着固定的严谨的分工明确的模块,这些模块是专门处理特定事情而编写的一小段程序代码。由这些模块组合起来的程序往往就能超出人所拥有的能力。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那么,我想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模块教学是不是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即整体具有其组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视,广播电视节目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国的广播电视
摘要: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等等,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實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这样音乐课堂便会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其中包括若干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受到过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的熏陶。  本文就想从数学这门科学的特点来谈谈对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供有关人士参考。由于我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实际情况也了解得不多,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数学是最为严谨、最为严格的科学  数学中有许多运算,它们有严格的法则,不能违反。应
摘要: 物理学习的目标是: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优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质。也就是说学生学物理不仅学知识,更要学方法,不但要得到一条鱼,还要学会钓鱼的方法。通过学习物理掌握的科学方法,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使他们终生受益。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呢?  所有物理学家的共同之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学习物理要做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内容及劣势,对比发现BIM技术对施工成本控制的优势,进一步提出BIM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 BIM模型优化幕墙
代表作:《县委书记刹“三风”》(2001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反响:安徽省委领导约见和打电话给记者表示感谢。他们说,江总书记到安徽考察期间,强调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人民日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