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争取生长季节,提早收获期,提前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育苗;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对于缓解大小春矛盾,抗旱早播,争取节令有重要作用。但有的农户没有掌握好育苗移栽技术,不仅没有增产,有的还减产。要做好玉米育苗移栽,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玉米育苗移栽的意义
采用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争取生长季节,提早收获期,提前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特殊的玉米种子,如糯玉米种子体积小、营养少、直播不易成活,育苗可提高其发芽率和成苗率,节省种子用量。对于麦后复种,直播生长期不足,麦收前提前育苗,麦后移栽可相对延长生长时间,达到收获产品的目的。
2.玉米育苗的主要方法
2.1营养钵育苗
用40%-50%的腐熟厩肥,50%-60%的肥沃细土为材料,每50kg料土中加入0.5kg的过磷酸钙,配成营养土制成钵,在钵内播种育苗,到移栽叶龄时,连苗带钵移栽至大田。
2.2塑料育苗
盘育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铺人塑料软盘孔内,然后播种覆膜育苗。
2.3苗床育苗
一般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避风向阳、排水方便又靠近大田的地方做苗床,施人充足的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化肥,耕耙平整,做成1-2m宽的小畦,底墒不足时还要灌溉,按5-7cm见方播种一粒玉米种子,稍稍压实后覆盖1.5-3cm细土。其苗床管理是育苗移栽的关键技术,通过温度和水分管理,促进早出苗、出全苗、育壮苗。播种至出苗期,要覆严地膜,保持苗床土温和湿度,以利出苗。出苗后选择晴天及时揭膜炼苗,防止烧苗,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移栽前5-7天结合浇水施入“送嫁肥”。
2.4营养块育苗
配料方法基本同营养钵育苗,制作时,首先加入水将营养土调制成浆状,平铺在苗床上,厚度约 5-7cm,抹平后用铲刀按一定宽度切割成方块,中间留制一个下籽孔,在营养块尚未变干前播种。
2.5营养钵育苗
要把握营养土的配制,用40-50%腐熟农家肥,50-60%的肥沃细土,再加上少量磷酸二铵或尿素,加水适量,混匀后手工或机械做成高6-8厘米,直径6厘米,中间留一播种孔的圆形钵。
2.6水育苗
在育苗盘内铺四层卫生纸浇水至湿润后,把事先催芽后的种子按一定距离摆在盘中,为防止水份蒸发,在种子上浮盖一层0.5厘米厚的干杨树叶。
无论采用那种育苗方法,都要加强苗床(盘)管理,严格控制水份和温度。春季气温低,苗床要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或半地下式苗床,并要加盖好塑料薄膜。这样,才能育出好苗和壮苗。
3.玉米育苗侧枝在技术上应注意
3.1施足底肥,增加肥料用量
由于玉米栽于膜侧,膜面完整,对垄内肥料封闭较好,肥料挥发、流失少。加之考虑增加玉米密度与“一膜两用”需肥量大等因素,因而须加大肥料用量。底肥667米2施农家肥应在5000公斤以上,化肥 667米’用复合肥、碳铵各在50公斤以上,确保一次施足底肥,兼顾双季作物高产。
3.2提早开沟埋肥,足墒起垄覆膜
在年前深挖预留行基础上,开春及早开沟埋肥,趁足墒时及时起垄,要求垄面尽量平整,然后严实覆膜,若有条件,可在覆膜前垄面喷施除草剂,以杜绝杂草危害。
3.3大小苗分级,提高移栽密度
栽时必须做好大小苗分级工作,防止大小苗混栽高密度下生长不齐,空秆较多等问题。移栽密度,可比栽于膜内每667米2增加300-500株。
4.大田移栽
春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苗严重,保证不了足够的株数和穗数,从而影响产量。缺苗原因很多,如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病虫危害、播种方法、肥料或农药受害等。缺苗之后补种,其结果是补种上的苗子小,生长发育一直赶不上大苗,最后雌穗不易抽出,形成“空秆”,或是抽出雌穗也受精不良,形成缺粒秃顶。解决的办法是育苗移栽。在玉米播种时地头加大播种量,有意增加玉米苗株数,便于提供大田缺苗时移栽用。要提高玉米移栽成活率,在玉米3叶期,初生根量少,正在发次生根时,抓住雨后或浇水后有利时机,拔苗移栽效果最好,能很快补足全苗。
4.1带土移栽
玉米幼苗3~5片叶时(拔节前均可移栽),先用铁锹(铲)在缺苗处挖下直径和深各23-26厘米的坑,然后就近将多余的壮苗带土移人坑内,将周围湿土埋回去,用脚踏实不形成板结,上面盖一层虚土。阴雨天移苗成活率高,并且基本上不缓苗。
4.2不带土移栽
在长时间干旱情况下,玉米幼苗出土后地下茎一直处于干土层内,次生根不易生长或很少生长,待下透雨后,地下茎节上次生根1夜间即能很快长出,在雨后2~5天内抓紧时间不带土移栽效果亦很好,特别是在阴雨天,边栽苗边下雨,栽后很快成活。如果栽后遇晴天,应及时浇水。移栽时要选壮苗、根系完全的苗,移栽深度要与原播种深度一致,栽后应将周围土壤压实.幼苗固围略低于地面,以利于接纳雨水。
5.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粘虫、蚜虫、大、小班病、锈病、纹枯病、老鼠等。
5.1播种期主要预防小地老虎、丝黑穗病等病虫
用 40%乐果乳剂0.1千克兑水4千克喷洒拌种玉米粒50千克,防地下害虫。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丝黑穗病效果显著,方法是将种子喷清水湿润,然后按种子量的 0.2%311A.药剂搅拌均匀,拌后稍晾干即可播种,或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o.2%拌种也可预防丝黑穗病。
5.2粘虫
5.2.1糖醋液诱杀成虫
用1.5份红塘,2份食用醋,0.5份白酒,1份水加少许敌百虫搅匀后,盛于盆内,置于距地面1米左右的田间,约500米左右设1个点,每5天更换1次药液,把毒死的成虫埋掉。
5.2.2药剂防治
当玉米白株虫量100头时,在2龄盛期用药进行应急连片防治。主要药剂有:来福灵、功夫、灭幼尿等。
5.3玉米螟
5.3.1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
玉米心叶期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花叶株率达到 10%是防治指标,一定要掌握在心叶末期进行颗粒剂防治。可用0.25%辛硫磷颗粒剂,即用50%辛硫磷乳油0.25公斤拌到100公斤颗粒内。或选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颗粒剂用量为5公斤,撒人玉米喇叭口。
5.3.2穗期防治
所用药剂同心叶期,防治时期为卵孵化盛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是要立即防治,颗粒剂撒施部位为“一顶四叶”。一顶即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四叶即雌穗上2叶腋、下1叶腋及雌穗叶腋。
【关键词】玉米;育苗;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对于缓解大小春矛盾,抗旱早播,争取节令有重要作用。但有的农户没有掌握好育苗移栽技术,不仅没有增产,有的还减产。要做好玉米育苗移栽,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玉米育苗移栽的意义
采用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争取生长季节,提早收获期,提前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特殊的玉米种子,如糯玉米种子体积小、营养少、直播不易成活,育苗可提高其发芽率和成苗率,节省种子用量。对于麦后复种,直播生长期不足,麦收前提前育苗,麦后移栽可相对延长生长时间,达到收获产品的目的。
2.玉米育苗的主要方法
2.1营养钵育苗
用40%-50%的腐熟厩肥,50%-60%的肥沃细土为材料,每50kg料土中加入0.5kg的过磷酸钙,配成营养土制成钵,在钵内播种育苗,到移栽叶龄时,连苗带钵移栽至大田。
2.2塑料育苗
盘育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铺人塑料软盘孔内,然后播种覆膜育苗。
2.3苗床育苗
一般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避风向阳、排水方便又靠近大田的地方做苗床,施人充足的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化肥,耕耙平整,做成1-2m宽的小畦,底墒不足时还要灌溉,按5-7cm见方播种一粒玉米种子,稍稍压实后覆盖1.5-3cm细土。其苗床管理是育苗移栽的关键技术,通过温度和水分管理,促进早出苗、出全苗、育壮苗。播种至出苗期,要覆严地膜,保持苗床土温和湿度,以利出苗。出苗后选择晴天及时揭膜炼苗,防止烧苗,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移栽前5-7天结合浇水施入“送嫁肥”。
2.4营养块育苗
配料方法基本同营养钵育苗,制作时,首先加入水将营养土调制成浆状,平铺在苗床上,厚度约 5-7cm,抹平后用铲刀按一定宽度切割成方块,中间留制一个下籽孔,在营养块尚未变干前播种。
2.5营养钵育苗
要把握营养土的配制,用40-50%腐熟农家肥,50-60%的肥沃细土,再加上少量磷酸二铵或尿素,加水适量,混匀后手工或机械做成高6-8厘米,直径6厘米,中间留一播种孔的圆形钵。
2.6水育苗
在育苗盘内铺四层卫生纸浇水至湿润后,把事先催芽后的种子按一定距离摆在盘中,为防止水份蒸发,在种子上浮盖一层0.5厘米厚的干杨树叶。
无论采用那种育苗方法,都要加强苗床(盘)管理,严格控制水份和温度。春季气温低,苗床要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或半地下式苗床,并要加盖好塑料薄膜。这样,才能育出好苗和壮苗。
3.玉米育苗侧枝在技术上应注意
3.1施足底肥,增加肥料用量
由于玉米栽于膜侧,膜面完整,对垄内肥料封闭较好,肥料挥发、流失少。加之考虑增加玉米密度与“一膜两用”需肥量大等因素,因而须加大肥料用量。底肥667米2施农家肥应在5000公斤以上,化肥 667米’用复合肥、碳铵各在50公斤以上,确保一次施足底肥,兼顾双季作物高产。
3.2提早开沟埋肥,足墒起垄覆膜
在年前深挖预留行基础上,开春及早开沟埋肥,趁足墒时及时起垄,要求垄面尽量平整,然后严实覆膜,若有条件,可在覆膜前垄面喷施除草剂,以杜绝杂草危害。
3.3大小苗分级,提高移栽密度
栽时必须做好大小苗分级工作,防止大小苗混栽高密度下生长不齐,空秆较多等问题。移栽密度,可比栽于膜内每667米2增加300-500株。
4.大田移栽
春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苗严重,保证不了足够的株数和穗数,从而影响产量。缺苗原因很多,如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病虫危害、播种方法、肥料或农药受害等。缺苗之后补种,其结果是补种上的苗子小,生长发育一直赶不上大苗,最后雌穗不易抽出,形成“空秆”,或是抽出雌穗也受精不良,形成缺粒秃顶。解决的办法是育苗移栽。在玉米播种时地头加大播种量,有意增加玉米苗株数,便于提供大田缺苗时移栽用。要提高玉米移栽成活率,在玉米3叶期,初生根量少,正在发次生根时,抓住雨后或浇水后有利时机,拔苗移栽效果最好,能很快补足全苗。
4.1带土移栽
玉米幼苗3~5片叶时(拔节前均可移栽),先用铁锹(铲)在缺苗处挖下直径和深各23-26厘米的坑,然后就近将多余的壮苗带土移人坑内,将周围湿土埋回去,用脚踏实不形成板结,上面盖一层虚土。阴雨天移苗成活率高,并且基本上不缓苗。
4.2不带土移栽
在长时间干旱情况下,玉米幼苗出土后地下茎一直处于干土层内,次生根不易生长或很少生长,待下透雨后,地下茎节上次生根1夜间即能很快长出,在雨后2~5天内抓紧时间不带土移栽效果亦很好,特别是在阴雨天,边栽苗边下雨,栽后很快成活。如果栽后遇晴天,应及时浇水。移栽时要选壮苗、根系完全的苗,移栽深度要与原播种深度一致,栽后应将周围土壤压实.幼苗固围略低于地面,以利于接纳雨水。
5.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粘虫、蚜虫、大、小班病、锈病、纹枯病、老鼠等。
5.1播种期主要预防小地老虎、丝黑穗病等病虫
用 40%乐果乳剂0.1千克兑水4千克喷洒拌种玉米粒50千克,防地下害虫。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丝黑穗病效果显著,方法是将种子喷清水湿润,然后按种子量的 0.2%311A.药剂搅拌均匀,拌后稍晾干即可播种,或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o.2%拌种也可预防丝黑穗病。
5.2粘虫
5.2.1糖醋液诱杀成虫
用1.5份红塘,2份食用醋,0.5份白酒,1份水加少许敌百虫搅匀后,盛于盆内,置于距地面1米左右的田间,约500米左右设1个点,每5天更换1次药液,把毒死的成虫埋掉。
5.2.2药剂防治
当玉米白株虫量100头时,在2龄盛期用药进行应急连片防治。主要药剂有:来福灵、功夫、灭幼尿等。
5.3玉米螟
5.3.1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
玉米心叶期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花叶株率达到 10%是防治指标,一定要掌握在心叶末期进行颗粒剂防治。可用0.25%辛硫磷颗粒剂,即用50%辛硫磷乳油0.25公斤拌到100公斤颗粒内。或选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颗粒剂用量为5公斤,撒人玉米喇叭口。
5.3.2穗期防治
所用药剂同心叶期,防治时期为卵孵化盛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是要立即防治,颗粒剂撒施部位为“一顶四叶”。一顶即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四叶即雌穗上2叶腋、下1叶腋及雌穗叶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