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记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形象记忆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率。本文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充分利用形象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 形象记忆法 初中英语课堂 应用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由于其发音、语法等与汉语相距甚远,加上生活中几乎没有运用英语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逐渐掉队。而学习离不开记忆,如何让学生们发挥出自身的记忆潜能,并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呢?我尝试着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形象记忆来帮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课文内容。
  现代教學工具多种多样,有挂图、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等,目的都是为了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学习者的学习类型也各有千秋,最常见的可分为视觉学习类型、听觉学习类型和触觉动觉学习类型。大多数学习者是复合类型。教师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给予不同的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其记忆潜力。
  下面是我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让信息分别以视觉形式、听觉形式、动觉形式和视听结合或视动结合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运用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的尝试。图片资料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搜集,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工具。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3A里的故事时,教材里只有一幅配套图片。因为该故事人物较多,情节变化曲折,就像一个小品。如果只提供关键词,虽然也能起到提示作用,但太单调抽象。于是我请来一位美术教师按照故事情节设计了七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故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动作。平均一幅图画可以说上一至两句话,只要把每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整个故事就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了降低难度,我先是一次提供一幅图片,并配上关键词提示。在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地分别描述每幅图片后,我再提供去掉关键词的单张图片,让学生记住相应的动词短语及表达方式。最后再一起呈现七幅图片,让他们能一口气把整个故事讲述完整。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快就能流利顺畅地口述整篇文章。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有些老师喜欢采用提供关键词的方法,我更倾向于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教材里有些文章故事性强或者平面感强,但配套的图片没有,复述时学生感觉难度较大。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我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等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美国有句格言:“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其语言的运用能力,我尽量要求学生手、脑、口并用,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乐此不疲。如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4b中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自编情节和台词,进行警察审讯小偷的角色表演,学生表现得很积极。课前,我还特意借来一顶保安用的大盖帽。记得当时有几位平时很少主动发言的男同学为了体会戴警帽的威风,憋足了一股劲拼命背诵准备好的对话。为了鼓励他们,我也让他们分别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也为他们的积极表现热烈鼓掌。课后检查发现,学生对该对话内容掌握得很好。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考虑到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很少会使用到榨汁机,为加深他们的印象,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台九阳多功能料理机和水果等原材料。先自己示范了一遍,做了一杯香蕉奶昔。再让几位最先用英语复述出操作步骤的学生亲手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并让全班同学品尝了他们制作的奶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让其他同学在课后分组制作他们喜欢的食品。在第二堂复习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地复述出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
  总而言之,直观实物形象易于记忆。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了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直接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亲手制作并品尝一份奶昔,亲自表演一段小品,亲笔画出自己的家园,得到的印象要比听别人讲得鲜明得多,要比从书本上看的生动得多,记忆也自然要牢固得多。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时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那些艰深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学生高效地记忆。
  
  参考文献:
  [1]钟道隆.记忆的窗门——通人提高记忆力的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汉平.博通英语方法篇[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李波.全脑通全速学习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西方人为什么喜欢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