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皮肤病理学会主席A.B.Ackerrnan教授来我国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访问与讲学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及病理科教授、国际皮肤病理学会主席、美国皮肤病理杂志主编Ackerman博士应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邀请来华讲学,于1984年5月14~17日在北京作了为期4天的讲座,其中主要内容为皮肤肿瘤病理学,此外还讲了接触性皮炎、单纯疤疹、多形红斑、红斑狼疮、硬皮病、Kagosi氏肉瘤、覃样肉芽肿等病的疾病组织病理学发展过程,受到参加听讲的22个省市300余名皮肤科及病理科医生的热烈欢迎.

其他文献
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又称汗孔棘皮瘤(或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本人从1965年起见到6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严重类型.现将我们治愈的2例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本文报道1972-1981年间职业性黑变病72例.工广调查的患病率为2.04%.对其发病的行业、工种、引发物质、性别、年龄、工龄、临床表现简要统计分析.本文对血清铜与色素形成的关系,汽油等碳氢化合物与发病的关系,职业性黑病的防治等略加探讨.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组病例分为4个类型.本组病例,治愈串为57%,好转率为22.2%,病人在治疗上完全相同,调离与不调离原工种的治愈率明显不同.(见表2)治愈后复工
期刊
炎痛喜康片(Tab-ellae piroxicami)引起药疹,国内未见报道,现遇3例报告如下.
期刊
本病以婴儿肢端再发性、分批出现、直径1~2mm、剧烈搔痒之水疤、脓疤为特征.1976年Kahn氏首先描J述,1979年Jarratt等收集10例,并命名为“婴儿肢端脓疤病”(Infantile Acropustulosis,简称IA).国内报告不多,现笔者报告两家5例于下.
期刊
患者男,62岁,一月前双眼睑微肿,伴紫红色斑.3-4日后,面额须颊及上胸亦出现类似皮疹,未行治疗.随后四肢乏力酸痛,伴以微肿及紫红色斑,近一周来皮疹增多,四肢乏力疼痛至卧床不能自起,于1982年2月11日入我科.
期刊
低分子右旋糖醉静脉点滴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远比右旋糖醉少,故近几年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报道一例由低分子右旋糖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以引起注意.
本文报告贵州遵义、铜仁两地区1140例真菌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结果.其中阳性数841例、阳性率73.77%.共获得20个菌种,847株.说明本地区头癣的病原菌以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为主,铁锈色小抱子菌次之.铜仁地区的黑癣病原菌主要为断发癣菌,平滑皮肤及甲的真菌病以红色癣菌最为常见.占该类疾病礴染率的86,11%.并从真菌性角膜炎中分离出粉绿木霉菌.还初次报告了本地区所见的申克氏孢子丝菌.
本文观察了40例带状疙疹应用强的松治疗,结果表明强的松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并可缩短病程.对防止疙疹后神经痛也有一定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尚未发现有疙疹的播散和恶化,或其他不良反应.作者等认为,在无其他严重疾病和禁忌症的情况下,对重症带状疤疹谨慎应用短疗程的强的松.仍是一相对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期刊
口服异构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和白瘫风在临床上收到良好效果.本实验研究观察了异构补骨脂素加黑光对六体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经异构斗瞬脂素加黑光治疗的20例银屑病和6例白瘫风患者其LTT下降(都为P<0.01).同时我们对未经光化疗法治疗的8名正常人在试管内应用异构补骨脂素(0.1-2:0ug/m均处理其淋巴细胞,而后照黑光(6.0焦耳/cm2)米测定其LTT,结果指出异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