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中医疗法”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二位一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好坏,一方面是学生能否认真、积极地学;另一方面是教师能否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情况下,给予点拨、指导和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望闻问切;数学课堂;学生主体
  《古今医统》中说“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在中医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我们的教学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人体系统,同样需要通过“四诊”来调节,“望、闻、问、切”合理地运用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那么,我们的教学需要怎样的“望、闻、问、切”以及怎样做到相互之间的协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望——察言观色,深情注视
  首先教师要 “望”.课堂上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学生的面目表情,我们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透过学生的目光,我们能够读出或迷茫、或困惑、或苦思冥想、或恍然大悟的眼神.通过察言观色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情来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用亲切的目光,饱含深情地注视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觉到教师在注意他、关心他、重视他.要让优等生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欣赏、读到器重;要让中等生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鞭策、读到期待;要让学困生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鼓励、读到希望.当学生调皮时,要让他们能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提醒;当学生进步时,要让他们能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赞许、读到肯定.亲切的目光,深情的注视,能够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
  二、闻——认真聆听,适度点拨
  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对数学公式的推导验证,数学定理的叙述证明,数学例题的讲解计算,重点难点的恰当处理等问题早已熟记于心,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中可能产生的疑问,也都进行了合理预测和充分的估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外情况,对于教材上的正确结论,总有一些学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不同的见解.
  叶阑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所以,教师对学生中的那些看似正确而实际错误的结论要认真聆听,慎重对待,适时点拨,不要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而轻易地给予否定.因为正是这些不完全正确的见解困扰着学生,这是看似正确的错误结论就是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三、问——精心设问,以问促学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这样,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恰当而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还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由自己设法解决.教师应该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创造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质疑问难的自由天空.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而不应该简单呆板、一成不变.它或者问而不答,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步步紧逼、层层追问,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者于不经意处发出奇问,以激活学生思维;或者在无疑处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
  四、切——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也必须给学生“号脉”,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精讲多练,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从而根据学生的练和说的情况,灵活地加以引导,点拨,分层递进,开发潜力.
  练习的选择设计应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尤其要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较多的发言机会,为他们搭起成功的阶梯,鼓励他们进步.练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口答、笔答、小测、小组对抗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练习甚至穿插到例题中,如对于有些例题,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后,证明过程可由学生写出,或者讲完例题后,将解答过程擦掉,再请学生板演,这样才容易发现学生存在哪方面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中国的古人多么有智慧啊,“望、闻、问、切”构成了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法.我们的课堂如果也能利用“望、闻、问、切”做到“课人合一”,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成为学生思想生成的“乐园”和“果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挖掘教材潜力,借鉴中医中的“望、闻、问、切”,真正地展示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亲自感受结论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他文献
中国黄金业、珠宝首饰业权威期刊 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 45 5 9/ G0 国内标准刊号 :ISSN 10 0 9- 6 841中国黄金总公司主管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
摘要: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而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是一个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题.大多数学生往往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复习课的课堂吸收率.由此提出了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知识;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为研究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借助预习策略能够为后续课程内容讲解打下基础,并且这又是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这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预习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实施预习策略的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探讨对今后初中数学预习策略的实现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策略;探究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每个班级各个学科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学困生,在高中数学中显得尤其明显,所以做好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整个高中教育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出现学困生的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学困生的特征,分析其原因,合理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改正学困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山西省广播电视厅提出的《关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网的意见》,以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名义批转下发。概述了发展本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一提到物理就感到恐惧.这些初中生由于缺乏自制能力,对于学好物理没有信心,最后渐渐成了学困生.如何转变初中物理学困生,关系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也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即我们通常说的“后进生”,其最早是由美国特
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的特殊性是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宣传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扬长避短,增强针对性.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面临的一个重大课
摘要:众所周知,思维来源于问题,它是创新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就是要打破学生心中对原有事物认识的平衡,引起他们在认识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发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化学课堂;学生问题
一篇新闻精品,总离不开内容好、形式活、语言美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语言作为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在新闻精品写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诚如江泽民同志在视
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在新课程的物理学习中十分重要和必要.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问能力,物理课堂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在新课程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