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有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创设各种情境,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 激发技巧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精炼。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学生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也不能不加理睬,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况下,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因为端坐时间较长,感觉不太舒服,导致精力的分散,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课文中描写老鹰飞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他依次表演,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竟成为一个亮点!
  4、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声、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温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教《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个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玻璃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 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林思静,女,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现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一小学任教。
其他文献
在创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将构建小学高效课堂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来要求.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使得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多种创新方式都被运用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十八大明确指出,应该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承担着实现学生综合
摘要:现阶段,我国开始大力改革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当作目前我国学科改革的主要发展目标。在其基础上,想要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及时地整改其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自主地创建新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68  所谓历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完成生物学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若干启示,结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从加强思想理念转变,给予核心素养渗透高度重视、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培养措施,进一步展现学科效用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为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