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白弟散文三章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茶无缘
  说起茶,多少人与茶有缘,或无缘。茶在人们心中到底是什么地位?几千年来,这茶一直被人们当作敬人谢客佳品;这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静闲趣之品;这茶,与人们息息相关,保持着相敬如宾的待人礼节。
  不过,不管普通的茶,还是高贵的茶,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正的品味茶的魅力,没让我感受到茶的美味。我确实把茶看得淡如水一样,并不觉得有茶的味儿,也并不享受这美好的茶滋味。或许我个人对茶的文化品位缺少认识。人一旦远离了茶味,可能就像人失去人情味一样,也没有了生活的奢侈。我与茶无缘,还能用什么去解读茶的魅力,我没资格去与茶会友,与茶聊天,与茶对歌。
  多少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长期处在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角色。不管是单位或部门,一杯热茶是待客敬人,端到我面前,然后坐下来。慢慢品茶,面对面接受采访,谈工作,谈经验,谈兴趣爱好和荣誉贡献,仿佛茶才是能使人真正交流愉悦的话题。
  这样的感觉,是主人服侍来者,最起码的为人标准,是待客之道。有时我想,再好的茶叶,到我口中也品不出什么名堂,却尝着一种苦涩的东西。后来,对茶没兴趣,常常主人泡一杯茶时,我会认真地说,不要茶叶了,就一杯白开水好了。主人会笑道,这是养身的好茶,说出很多好处和地方产的茶,还把当年赠给皇宫的贡茶拿出来让我品尝。我真不识抬举,这样的茶不喝,真说不过去,人生活得有点尴尬。
  有一次,我们几个文友去一个古镇上游览,文友与镇上一家茶室的主人相识很久,便带我们进这家茶室。茶室开在小镇的转角处,有一个小阁楼,临窗而坐,一眼望去,是小镇的风景。远处的湖泊很大,白茫茫一片,近处有一座长廊形的桥,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很有韵味,古镇借着此桥的风景做了旅游宣传广告。坐在这样的阁楼里,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谈创作,清静地观望这景致,这对文人来说比什么都美。看来生活与工作,活动与交际,只有茶放在面前,飘着淡淡的香味,才能有资格去解读自己的人生之味儿。
  记得在写地方志时,去一家民营公司走访调查。这家小公司很难找,在一家大公司里租了几间办公室。找到后,正巧公司老总在,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坐在办公室里,总经理拿出福建带回的好茶。一听福建我就知道可能是武夷山的茶,那年,与一帮文友去武夷山游览时,导游把我们带去观赏茶园、茶室,讲解园艺和茶文化。这样,我才接触了茶的魅力与茶的文化之源。浅层次了解茶的内涵以及茶的用途与作用。特别是那有名的“大红袍”茶,只有武夷山能产出,也只有贵宾能享受这样的茶。可总经理把茶拿出,我看不懂这茶的好,仅能嗅到香味。淡淡去品茶,没有那么多时间,可总经理慢生活的雅兴是非常地浓。坐下来后,温火烧开水,泡了又泡,一小杯一小杯地品,不谈工作上的事,却谈起了这茶的味道。他说,这茶是很多年前去武夷山朋友赠送的,一直放着没机会泡上一杯。今天,贵客难得来,就一起品尝。我想是为工作而来,不是喝茶客,心情有些焦虑,只想要点资料就回去。不能陪总经理品茶,又不想扫了他的雅兴。只好放弃了一切初衷,陪他品茶,听他谈对茶的兴致,与茶的缘分。
  这几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我们古镇上开设了很多家茶室。这些茶室是朋友聚会的地方,又是谈生意的场所,是人们休闲聊天的乐园。而我很少光顾这样的环境。
  前些天,应一位朋友之邀,到她的“茶缘”店坐坐。这店开设在黄浦江路与景泾路交会的闹市区,门面不大,绿色的“茶缘”千灯店,很醒目。进了这“茶缘”店,却发现了很多茶文化的门道,茶的内涵,一时说不明白。
  这店不是她一个人开的,而是有多个朋友合作开的,称为“茶缘”,意思是每一人走进这样的茶店就是缘。
  环顾“茶缘”店内,走廊、楼道、客室、展厅,到处都是与茶有关的图文,环境布置优雅,茶文化品位十足。阅读到茶文化的知识,让我了解到“茶马古道”源于古代,一直兴盛至明清时期。“茶韵飘香,古道茶歌”流传悠久,把茶道中的道家理念、中國人的敬茶礼仪和文明传承下来。茶魂、茶魅、茶艺、茶韵这些茶文化渐渐应用到与生活相关的活动之中。
  品茶,有很多雅经能念,以茶会友,坐下来,边聊边尝。这不是一般的方式,茶是“草、人、木”组成的字,人在草下,木在人下,这三者结合,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观念。休闲、聊天都能享受到一种最高境界的免费品茶。“茶缘”店经营着一种黑茶,越喝越浓,味儿越清淡悦心。黑茶在当今市场上以保健功效盛行,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这样的茶很少有特殊加工,粗看是一块砖一样的东西,又能看到捆扎的茶,存放越久,茶味越香浓。黑茶产自湖南安化县,有很多食用价值,是健康饮品。
  与香烟无缘
  总觉得我这一辈子,与一些东西无缘,就说香烟吧,与我无缘是不是与遗传或意志有关。
  说实话,香烟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好在什么地方:首先,当你起床,打开窗户,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一刻,就会想到吸上一口烟,精神头就会上来。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次,做生意,与朋友一起交流,上下级领导关系,都少不了香烟打冲锋。人会热情地说笑,来点支烟,吸我的,吸他的,很随和也客气,整个环境的气氛热闹起来,话也开始多了起来。再次,身上带烟,会称兄道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一个纽带。其实,香烟对人的身体是有害处的,这个道理人们都懂。可烟民们仍趋之若鹜,或许没有烟他们会寸步难行。
  确切地说,我与香烟无缘,也是从小就习惯的。爷爷从来不吸香烟,父亲也是,然后,我也从来没吸过香烟。这也许说出来有人会不信。真的没吸过吗?
  我也有点不信,到底有没有吸过香烟这事。时间太久了,要想回忆起来,有点难。
  或许年轻时,抽过一两回烟,又想到一包烟的钱能买一本书,那时家穷没钱,到父母手中要钱买本书都不会同意,买烟抽就更难开口。
  十七岁那年,跟村上的长辈去昆北窑厂种地,看着他们休息时坐在田头上,吸着“飞马”或是“劳动”牌香烟,津津乐道,谈笑风生,快活得不觉得累。他们也递给我一根烟。当时,我也想试试,吸上一两回烟时,就呛得咳嗽。这就是我初次吸烟的经过。后来,就买一包烟,拍老农的马屁,自己不抽,专门派发给他们,顺便和他们学点农事,想掌握种田的小窍门。   以后,就一直没抽烟。在有些环境里,不吸烟的人不活络,古板、傻呆的样子。不会像他们见了面,很客气,各自从口袋里掏香烟,来来来,抽我的,抽我的,一个摸香烟,一个摸火柴,香烟点上,话就来了,亲热得像父子、兄弟。朋友间一番客套话,再说到正题上,事情已谈成一半。而我呢,不抽烟,也不会说话,只能笑笑,有时看着他们的热情会嫉妒起来,就远远地绕过。这成了我社交中的遗憾。
  结婚时,我作为新郎,应该吸上一支喜烟。可是,也没有吸,只是派发给大家吸,让村民感到喜烟的快乐,让他们勤快地干活。这样也体现了敬重人们的辛勤工作,香烟真是好东西。
  那年,我到乡镇企业工作,与同事在一起也没有吸过香烟。看到他们在空闲时一起打牌,吸烟聊天,说说笑笑,快乐无忧,很实在的样子。而我就一个人,独坐一旁,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或是一张报,读着喜爱的文章。没有与他们打成一片,被他们说成是“书读(毒)头”“书呆子”。不管他们怎么说,这是我的人生爱好与梦想。在企业工作了十年,也写了一些作品。后来,我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令企业里的同事们刮目相看。
  我想换了工作环境,必须得诚实、努力,可不会吸烟,会吃一点亏。不吸烟怎么与领导打交道呢?当然,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不会吸烟的人也是有的。作为一名寻找新闻的联络员,我每天要与各条战线上的人打交道,基层的领导、上层的干部都要走访交谈,去寻找信息来源,这是最好的工作活力。
  然而,不会吸烟的,开展工作确实是有一点难度。有的人当不会吸烟的人没长大,不成熟,觉得还是毛小子。我到每一个单位,冷清得有点俗气,感觉一个人在那样的场面上吃不开,少了一些礼数。不然的话,在客人面前香烟一放,自我介绍,说点来意,双方自然会热络起来。人家也许会很平和客气地让你坐下来说,有什么事说吧。但换一种方式时,人家一看你,没有什么表示,冷脸说,我在忙着,这还算是客气的。不客气的话直接说别来找我,没空。看来香烟也是一种好东西,是建立友谊的桥梁。
  但我对香烟一直反感。想当初,每到一个地方求人办事时,人们总会拿出香烟招呼。尽管我不吸香烟,但口袋里香烟要放好,不然事情很难办成。有的人很喜欢香烟,不发给他烟,他就会主动要香烟抽。这就是所谓香烟能打倒人的意思。
  有一次,我参加文友会活动,到了一个偏远的村落,村领导也是文人,很客气。大家一起走进餐厅,主人非常地道,一定要我点燃一支烟,说这是对他的一片真心,是敬重朋友,是友谊的象征,这烟不吸不行,不抽也得抽。桌上的文友们劝主人别为难我了,我们经常在一起,我是从来不吸香烟的。主人非要给我点上香烟,真是弄得我哭笑不得。再不点上烟,打火机都点到鼻子上了,我只好用吹气的方法点着香烟,然后放在桌上烟灰缸里,自行熄灭。这样的劝烟法,说真的是碰到过几次,但不管是如何高价的香烟,我坚持不吸一口。
  现在想起来,或许是自己不会吸烟的原因,显得不懂得世俗礼仪,与领导们离得远。这些头脑里装着香烟的人,就是瞧不上不吸烟的人,看来有时香烟是与人际关系连在一起的。
  想想也是对的。爷爷和父亲不吸烟,一直是农民,父亲有过机遇,但因不会吸烟而失败。我也不会吸烟,自学奋斗到三十而立,还好能有点小成绩,总算是没有遗憾。
  与酒无缘
  在此之前,说过了与茶无缘,与香烟无缘的碎言闲语。又想说一点我与酒无缘的事情。
  人生中到底有哪些事与自己无缘,或许说不清楚。但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可能离不开香烟、老酒、茶叶这三宝。可是,这三大宝贝却与我沾不上边儿。
  酒是用什么做成的,这个我不去研究,但知道酒是人们喜欢的东西。有的人一天不喝酒,三天不做事;有的人一喝酒,酒话连篇,称自己是打虎英雄武松,拍着胸脯样样能行;有的人喝了酒,兴风作浪,害人害己。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来,酒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缘分,始终划清界限。
  说实在的,酒到我的胃里,我会难受得要死。不是坐立不安,就是没精神地想睡想吐,浪费我很多时间。
  想起小的时候,喝过酒的,却没有多喝,一喝脸红得似血,都说我血色很好。最初醉过一次,十八岁那年,刚翻建楼房,三个舅舅来我家帮忙挖井。吃中饭时,舅舅们个个酒量好,七八两白酒不在话下。我就是不行,只能喝汽水。大舅偷偷在我喝汽水的碗里放了一小勺白酒,当时,我能吃出来一点酒味,以为没事,就喝了个精光。后来,酒劲儿发力,虽然没吐出来,但没有干成活,睡了半天觉,直到吃晚饭时也没精神。舅舅说,这一点酒算什么,鼻子里也能吸进去。可我尝到了酒醉的感觉,实在让人痛苦。
  谈对象时,第一次到丈人家,那肯定是要喝酒的。我很尴尬,酒没喝,脸红了,白酒实在不行,黄酒也不能喝,真的不想喝酒。看着他们大口地喝酒,我用舌头舔了一点,就觉得没法进肚。从那时起,我没陪丈人喝过酒,只能用饮料坐在一旁慢慢喝一点。与酒没缘也有失落感。
  后来,熟悉的人,都知道我不会喝酒。与酒无缘也许与遗传有关联。我的爷爷滴酒不沾,这是全村人都清楚的。有一次,大姑夫来爷爷家,爷爷盛了一碗米饭时,大姑夫转身回家,好久没再来。大姑夫的酒量一斤不在话下,有品酒功能,去双代店买酒,当场说出酒中有水,弄得店主很尴尬。
  从此以后,我对酒越来越没有兴趣,只能望酒兴叹。
  多年后,我调到政府工作,开始与酒有些接触,但没有放开喝。坐在桌上无言地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敬酒,一浪高似一浪的。会喝酒的人围着桌子转,围着酒瓶转。可我真不能喝,见酒要头晕,别说是喝了。酒桌上不敢拍着胸脯说大话,只能当无言的沉默者。乡下人管这叫不上台面的人。我逐渐退出了酒桌上的热闹,就没这资本当酒徒,只好在人们的视野中远离酒席。我的个性,平时少语,这场景更没言语,酒对我来说壮不出胆。
  人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香烟与酒都不会,都说是没前景。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我的性格,就是孤单地独立生活,不与人们集聚,一般不与人们相处多言,又喜爱自己的天地,沉默在自己喜爱的写作中,再怎么好的诱惑,也不会跟着人们走。久而久之,我便沉浸在一个孤僻自由的小圈子里,导致生活圈子狭小。好多人邀请一起喝个茶,吃个饭,都不想去,不参与到他们的圈子,渐渐地与他们很少接近,最终被人们所遗忘。
  不过,工作环境不同,也喝醉过多次,但并不严重,不吐算是最佳状态,就是想睡觉。时间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有时每天写一点文字,却在酒桌上浪费了半天,想想也不值。当年陪同上级领导和很多记者朋友吃饭,他们都知道我不会喝酒。说出来难为情,一瓶啤酒,分三次喝,会醉三次,每一个人都信,可以当场验真的。
  有一年春天,和相关人员去一个村里开会,那个村是我外婆家。第一次到村里调研,村干部都知道我是谁家的外甥,还有另外几个人也认识我的。中饭在村里的食堂里吃,他们一定要我喝上一杯酒,我再怎么说,他们也不信,一杯啤酒要醉的。他们不准我喝饮料,这个人敬我,那个人敬我,我不想喝,就是舔一下,喝上一小口,再喝是要吐的。有人要我一杯干,真是要我的命。我说了也没用,他们一定要我喝,说看喝完吐不吐。我也想,今天就醉一次,以后就不会醉了,因为他们还是不熟悉我的酒量有多大的。狠干了一杯后,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太阳穴疼,低头在桌上休息片刻,可肚里怪叫声不断,无数只小虫全方位攻击,不一会儿就有要吐的感觉。我对敬酒的朋友说,这一回你们信不信了。我吃的食物吐到下水道里,他们真信了。
  还有一次,文友们出去采风。那天晚上,我饶有兴趣地喝了一点啤酒,还是醉了,吐了,被送到宾馆,倒床大睡。以后碰到喝酒的事儿,我再也不喝了。有车子后就更不喝酒了,与酒无缘,滴酒不沾。(責任编辑 宋倩)
其他文献
真爱  老爸往太师椅上一坐,矍铄的脸上满满的笑容。  礼宾高呼,新娘新郎参拜祖父。  新人还没下拜,老爸就站起来,双手扶起他们。他看看孙子,又看看孙媳妇,把一枚翡翠手镯小心地放在礼盘里。  亲朋好友顿时发出啧啧赞叹声,那翡翠手镯跳跃起老冰手镯特有的晶莹喜悦之光。  新人一进洞房,我就拉开老爸,问,老爸,那可是妈的心肝宝贝啊。  老爸笑了笑,说,是她叫我传给孙媳妇的。昨夜,她回来过了。  老媽已去世
期刊
往年一到冬天,总有一种特别的期待,又要庆生了,无论从小到大,一碗鸡蛋面吃出了妈妈的味道。  可是,今年入冬以来,我的情绪不同于以往。随着六十周岁生日的临近,心中渐渐惶恐起来,平添了几分忧伤和失落。尽管一次次地安慰自己,世界上没有不谢的花,退休是自然规律,轮到你休息的时候,就是让你清闲享福,颐养天年。这不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日子吗?但是,当自己真地要离开单位,丢下自己喜爱的工作,心里总有几分不舍与感
期刊
桂花,秋天的杰作  盛夏刚过,天气转凉,秋天随即送给世人一份好礼:丹桂飘香。这股清香氤氲在街边路旁,氤氲在白天黑夜,使我神清气爽,更使我思绪飞扬。  那还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在高枧中学教书的日子。往昔的记忆大多似天上飘忽的白云,已无踪迹,但也有一些积淀在内心深处,无法抹去,校园里这株桂花树就是这样。桂花树长在破落不堪的多宝寺山门外的操场边上,下方是竹林,背后是高山,周围没有花草树木,孤零零地,有点
期刊
侠客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一骑单行觅天涯。  烟笼孤舟倚剑立,把酒对月听昏鸦。  寒光一闪溅十步,荡尽不平吟蒹葭。  且罢!且罢!河东狮吼儿喧哗!  微澜的水  那一泓泛绿的水  微澜  天光云影  徘徊  如那些年的春和秋  碧绿  在小塘里  往返  不动  逐食的鱼群  不知是否真的见过  忘却了  这绿的藻和水  这云影和蓝天  那  照影惊鸿  该又如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
期刊
羊  在老宅门前,它软弱而疲惫  青草早已提着火种等候  像商量好一般,几棵槐树悄悄握紧麻雀  只等锅水翻开的一刻,俯冲下去啄血  羊痛与不痛,如一团乳在冷空气里抖动  它在咩声嘶叫,像战败的异国俘虏  我们听不懂它的语言  但看得到它眼中的泪水  它是无力反抗的一族  从开始就饲养在甲骨文里,作为吉祥的残篇  那后面的神秘谁知道?谁使它成为  生命哀悼情绪的首播者?  羞  羞,当你说出这个字 
期刊
撑一把爱情的伞  撑一把爱情的油纸伞  即使冰天雪地  飘洒的雪花也能将禁闭的心飞舞  即使秋风萧瑟  经典的浪漫故事也能将浮躁平抚  在温情的伞下  义无反顾走向爱的归宿  撑一把爱情的风雨伞  即使乌云密布  飘落的雨点也会跳动着爱的音符  即使夏日炎炎  紫外线也不会灼伤初情的肌肤  在喧嚣的世界里  也会走好方寸的脚步  撑一把爱情的旅途伞  即使路途劳顿  守一份爱犹如迷恋家乡的老屋  
期刊
枯木  我看见悲伤在半空分叉  也听到了它被雷电撞击的断裂声  落光了叶子的一把骨头  认不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再也不忍心叫它一棵树  春天的大地开始得意洋洋  它却恨不能被风中的斧子砍伐  想用一种疼压倒另一种痛  它多么渴望成为牧童肩膀上的柴  可以回到一团火的家  繁忙的人们没空悲天悯地  任它站在田埂,抽泣  像一根焦黑的影子,浪费着种植  燕子飞来飞去,犹豫不决  不敢肯定还是当年的
期刊
我和草原约会  我和草原约会  潮水般的冲动激荡心底  棉花糖样的云朵镶嵌在长空万里  和煦的阳光伴随微风习习  我贪婪地呼吸着  远离喧哗而带着青草的气息  轻轻地躺下如同在情人怀里的甜蜜  绿色海洋一望无际  一团团白绒绒缓缓蠕动的物体  那是可爱的羊儿在觅食  远处无数肥牛骏马在奔跑嬉戏  直冲云霄的雄鹰展示洒脱和勇气  马背上英姿飒爽的牧女  诉说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草原到处透露着勃勃生
期刊
比喻的詩学  力耕三,文初成  多少灼灼念思  纷落成桃  如春草初生,春花在望  望得见  千里外,予的十万个冬夜  指尖生出的鬼魅蝶  冬至  秋雨长 月光寒  新又霜冰  瑟瑟翼翼的外乡人  寻不着家和爱  天怜见,语东坡  任芒鞋竹杖穿林  风——满路  强把心事拟闲愁  一阙新词旧梦守  叶无言,木勿痛  看飞花片片  雪满天,巍巍不动  是商山,百草蛰伏  可曾——羡  爱人出走  相
期刊
远方  空调还结着微霜  阳光透过纱窗  你说看不见它  你心向往着远方  油轮泊了又行  晨雾散了又下  潮信年复一年疼爱着朝霞  你说时光不懂风情  无论下雨还是天晴  偶然的午后  你看到天空的流云  你说你曾蒙上双眼  那一心眷恋的远方  或许尚不如眼前  走过  走過巴山  走过暮雪  走过落英随风的凌乱时节  在纷扰的情绪里  我走不出关于你的心结  走过秦川  走过卖扯面的地摊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