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为高中历史教学添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那么,多媒体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历史教学 作用 应注意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三个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媒体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载体,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与纽带。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加大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而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试听并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另外,加上教师的生动讲解点拨,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在有可感性、可观性的教学氛围中,教学重难点便迎刃而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开辟新航路》一课,讲到新航路开辟过程时,书上大段文字介绍及插图无法动态地体现整个过程,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和记忆产生困难。此时,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动态地图,利用每条航线箭头引导学生填写新航路开辟过程表,这样设计既直观又实用,使学生既轻松掌握新航路开辟经过,又加深记忆,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历史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融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色彩鲜艳的图片图形、优美动听的声乐动画、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及新闻报道等多种信息、效果于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情景和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所以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2013年假期曾在网上观看了《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视频,我感受颇多。在导入部分,该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枚罕见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指导学生观察邮票,由台湾没有“红”这一人为失误自然过渡到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完成,不落俗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由于时间紧,学生缺乏真正的感性认识等导致思维的惰性而很难完成。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感知历史,创设生动有效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动态展现新问题新思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发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华而不实,内容不能紧扣主题。
  有老师认为制作课件,就是要音像资料多才生动,才吸引学生。于是大量搜索图片、影像等,不管跟教材有无关系,也不管对重难点突破有无帮助,没有经过删减、加工、组合就直接上课,结果课堂成为图片展示课、录像室,教师成了放映员。一节课下来,学生看得眉开眼笑,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还有老师认为课件越长越有分量,于是长篇史料以至于教师要讲的每句话,都一一做进去,使课件冗长僵化,学生看得疲劳,听得被动。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合理,考虑到实用性原则,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简洁清晰,这样才可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2.切忌不能生搬硬套,不求创新与突破。
  制作课件需要大量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想每课都制作课件几乎不可能,因此很多老师常从网上直接下载课件。而这些课件的制作思路与自己的上课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教师如果直接拿来,经常出现讲授内容与幻灯片展示内容无关,出现教学程序衔接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求教师好学多练,熟知课件内容,有大体的腹稿,即使是网络下载的,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作适当修改,充分考虑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功用。
  3.避免反客为主,多媒体至上。
  多媒体其实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目的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的不足,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夸大多媒体作用,把一节课所有环节和内容统统纳入课件,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提问都由电脑代劳。教师授课时打开电脑,动动鼠标,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甚至可以不讲,点击放音功能,学生随屏幕内容步步紧跟,从而失去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的局面,教师和学生成为多媒体奴隶的现象。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应忘记自己有“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基本技能,不能丢掉教师讲述、引导、启发这个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被课件束缚。教师不但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新技术新手段,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体现教师在现代教学技术中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确实给历史教育带来新机遇新手段,带来种种便利。当然带一些新问题,给历史教师带来新挑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促进历史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宋佩佩.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科教导刊,2009,36.
  [2]赵秋征.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化运用[J].科教论丛,2009,4.
  [3]罗锋.浅谈历史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J].新校园,2010,5.
  [4]钟泽佳.让多媒体走进高中历史新课程[J].南方论刊,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防火墙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它可以被安全放置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中,用来过滤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装在路由器和主机中,发挥更大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防火墙指的是一个有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多媒体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Moodle的优势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给出了利用Moodle系统构建《多媒体制作》网络课程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多媒体制作》 网络课程 Moodle 教学活动  媒体通常是指信息的载体。在计算机领域中多媒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表示信息的载体和用于存储、传递信息的实体。磁盘、光盘和U盘等是媒体,它们是用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大叶白麻(Pocynum hendersonii(Hook.f.) Woodson)为夹竹桃科白麻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和甘肃等省区。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大叶白麻叶的
为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民法典精神实质,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7月21日上午,山东省委编办举办民法典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山东大学肖金明教授为全办党员干部作专题辅导报
期刊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使学生通过体验、感受进而达到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在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复习备考等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引擎和抓手作用,打造灵动活泼、丰富有趣、高效务实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 课堂活动 高效课堂 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使学生通过体验、感受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重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摘 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形成,自学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问题。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研究和探
摘 要: 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双重责任,它既是知识课,又是德育课。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等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
摘 要: 要在思想品德课上激发学生的情感,首先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为开展情感教育打好基础;其次要在教学中尝试创设丰富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再次要鼓励、欣赏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最后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 激发 培养 实践活动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人的认知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相关的研究表明,很多时候,情感要比智力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正因为
摘 要: 教师主动以帮带教,让学困生提前介入地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鼓励学困生增强同伴的互助合作意识,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教学;及时给予多样性评价,促进探究性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开展,这样学困生通往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大门被打开,也就开足解决问题的动力。  关键词: 学困生 解决问题动力 探究性地理实验  “学困生”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都较差的一类学生,通常他们承受个别学生的歧视、家长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