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策略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創业教育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高职教育品质,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共赢合作机制、积极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建立创业教育导向机制、设置创业课程、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等路径,探索多途径、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校园文化;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54-02
  
  创业带动就业,高职院校探索多途径的、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推进策略,对提升高职教育品质,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定特色。
  一、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使校企双方依据各自的目标,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起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学校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合作发展。通过在企业搭建创业实践基地,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的技术中心和创新经济的发动机。通过设立创业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创业制度,形成创业教育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特定的创业文化,使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机制更加灵活。创业文化一旦形成,对于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学生创业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系统设计创业教育工作整体思路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中唯一一所工科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创业教育探索中,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育活动为载体、创业实践为手段的创业教育工作整体思路;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个支撑、四个平台”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创业教育教师和创业学生为主体,以创业研究、创业教学和创业实践为支撑,以创业大赛、“百草根”集市和创业教育实验园为平台,立足常州、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创业教育品牌。学校在创业教育研究、教学和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使创业教育在校园内全面铺开,师生创业实践蔚然成风。目前,学校正着手筹建虚拟创业学院,旨在培养一批创业型人才,并对学生灌输创业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
  三、建立创业教育导向机制
  通过创业研究、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建立创业基地等,创造一个适合创业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这是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基础条件。创业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树立创业意识。为了保证创业教育导向机制有效运行,学校积极寻求创业教育的路径,从社会培训到师生共同创业再到校企合作,多方协同创业,努力形成“创业主体多元化、创业途径多样化、创业保障制度化”的格局,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四、开设系列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指通过现实的或模拟的创业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培养学生创业个性的课程。如每周三下午开市的百草根商贸集市,学生在校园内摆摊,模拟工商、税务、城管等管理部门进行自治管理。在实践中,学生获取直接创业经验、感知创业规律、把握创业方法,提升了自身的创业素质。此外,学校还举办了创业论坛、创业俱乐部、创业者成才报告会、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开设《创业实务》《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等62门创业类相关课程,营造了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进入人才培养计划,各专业均开设《创业实务》必修课程,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专业均设置了创业专门模块等。
  五、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先行。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学校承担各级各类创业教育研究课题11项,2011年新增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立项项目15项,发表创业教育研究论文63篇;建立或共建校内外18个创业基地,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广泛开展SYB、KAB等创业实践培训;积极承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创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28项,市级奖项44项。
  
  参考文献:
  [1]成丙炎,姜燕.创业教育——高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0(2):60-61.
  [2]冯国平.努力建设创业教育示范校[N].中国改革报,2008-03-18.
  [3]马章良.美国、日本、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92-95.
  On Strategies of Launch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JIANG Xin-ya
  (C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lieve the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str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le society and econom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n explore multi-path and diversifi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s by many paths, such as establishing school-enterprise win-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actively creating campus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establish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oriented mechanism, setting up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tudy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mpus culture; curriculum setting
其他文献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伴随“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也已驶入“快车道”,毕业生就业畅通无阻.许多家长也因此转,变观念,看好职校
针对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满意度调查反映,目前高职院校存在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学模式偏于守旧、课程体系尚欠合理、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用人单位意向,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合作,其具有开放的合作过程、开放的组织边界、开放的组织交往等特征。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合作的主体,要形成自由的合作进入和退出机制,
对照西方发达国家职教发展的经验,反思我国职教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难题和结构性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职教资源的无序、无偿使用,导致职教发展缺乏稳定投入、缺少合力支持,因而难以良
<正>~~
期刊
中国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将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134年的变迁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大学不断适应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既注重知识传承,也立足技术革新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已于2013年10月21~23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作为此次会议的参与者,我们特此发出以下“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
实习实训条件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瓶颈。高职院校可充分挖掘校内隐性的实习实训资源,通过对校内隐性实习实训资源进行梳理使其显性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2011年2月22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等负责同志作了发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获奖个人的决定》。中组部副部长、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