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创新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且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就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尝试。
  1 更新实验教学思路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有意改变过去到实验室完全用专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的传统做法,放手发动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看谁能想出新招。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迪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现了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2.1 在观察中诱导创新。观察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在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进行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比如,观察水的沸腾试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现象是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那些原因,应该有学生通过多次试验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来,再提供给学生。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2.2 在实验中孕育创新。任何一个真理的存在和认可,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来验证。人们对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试验认真的思索和总结得到的。譬如对于彩虹,在特定的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试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试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是他们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地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有所发现,孕育创新。
  2.3 在总结中升华创新。当学生做了基本试验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量平均速度的试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如何测量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找出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升华创新的继续。
  2.4 在环境中鼓励创新。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设法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3 树立新的评价观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陶行知“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伟大理想,才能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一个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出学生认为法律教育没有必要,但是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知道如何维权;对诚信也都基本认为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与法律没有关系。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诚信意识,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所独有的问题。所以本文从诚信教育和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简要谈谈将诚信意识教育纳入法律意识教育内容框架中的必要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极为重视朗读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发展语言    21世纪是全面创新的世纪,小学语文阅读也要跟上这一时代步伐,积极的在教育中创新。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时期的转变不甚理想,本文从小
期刊
1 背景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是一门高雅的文化,更是一块滋润心灵的沃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泪珠与珍珠》正是这样一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的散文,尤其适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因此,归纳分析文中所写的眼泪
期刊
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数学课程主要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开设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
期刊
在初中阶段,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欣赏多种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不但能使学生丰富听觉感知,扩大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提高审美情趣,还能促进其音乐表现力。  1 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音乐欣赏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欣赏活动。教师既可通过提问、谈话、讨论、讲故事、看图等形式来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艺
期刊
【摘 要】 现代高职素质教育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更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及就业为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于经济时代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就业的根本。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是提高高职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能力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新时期秘书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贯穿于秘书工作的各个方面。而现今中职文秘专业同学普遍表达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本文从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说话兴趣,完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谈谈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文秘专业 语言表达 培养方法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是新时期秘书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秘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院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课教学均采用工艺化教学模式,“工艺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局限,以其规范化、标准化和经济性的特点在我院汽车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检修 实训课 工艺化 教学模式    我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为主的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000多人,有80%以上的学生都是汽车维
期刊
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生们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他们或好奇、或焦虑、或苦闷、或善变、或兴致勃勃、或桀骜不驯、或稚气未脱、或自以为是……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在这个时期,在教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在结合教材文本实际的同时,运用切合中学生接受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导入设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究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人格、意志、品格的迁移作用,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全品格的培养和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学生 品格 迁移    随个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新课程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已逐步显现,对中小学教学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其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对中小学生品格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