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的作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欣赏多种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不但能使学生丰富听觉感知,扩大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提高审美情趣,还能促进其音乐表现力。
  1 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音乐欣赏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欣赏活动。教师既可通过提问、谈话、讨论、讲故事、看图等形式来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也可把听与唱、奏、动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进行,使学生的感受更生动、更深刻。
  1.1 欣赏前与欣赏后的谈话。欣赏前与欣赏后的谈话应以启发学生有目的地感受音乐为前提,因其各自的不同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①欣赏前的谈话。欣赏前的谈话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乐趣和愿望,使学生安静、认真、仔细地听音乐。教师可根据不同对象用简洁、有趣的语言和生平、时代背景、社会意义以及声乐、器乐等方面的有关常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在听赏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情感上的共鸣。②欣赏后的谈话。欣赏后的谈话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感受作品的内容。通过讨论、判断、评价等活动,可使学生在探索中全面认识所欣赏的作品,提高欣赏水平。欣赏后的谈话可采用启发提问的谈话方式,由师生共同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表现手段进行分析,也可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谈话给予恰当的评价。
  1.2 听与视、动、想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是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采用视觉、听觉、动觉与想象相结合的欣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1.2.1 听与视相结合。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借助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种听觉与视觉结合的欣赏教学方法尤其适宜低、中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则应学会边听作品、边看谱例,加深对主旋律的记忆。
  1.2.2 听与动相结合。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起伏等。把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用动作表现出来,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1.2.3 音乐是以音响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的。欣赏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深化对音乐作品的听觉感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常可用讲故事的形式或对情境的描述,来诱发学生积极想象,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并产生联想和想象,他们的情感便会随音乐的展开而产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以听为主,同时采用听觉、视觉、动觉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有效手段。
  2 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
  欣赏教学有专题欣赏课和综合欣赏课两种形式,低年级欣赏教学以综合欣赏课为宜,中、高年级可采用专题欣赏课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一般有整体欣赏、分析、综合三个阶段。
  2.1 整体欣赏阶段(初听)。在教师启发谈话后,学生按教师的提示,开始集中注意地聆听音乐。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不够稳定,注意的范围也较狭小,不可能注意更多的细节部分,初听阶段只能要求他们对乐曲有初步整体的认识,如,他们不可能一次性判断乐曲的属性是雄壮的还是轻快的;是摇篮曲还是进行曲等。中、高年级学生相对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经验和常识。在初听时他们除对乐曲的整体有初步的认识外,还能听出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因此,教师讲解的不宜过多、过细,应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启发他们运用想象来独立欣赏音乐,获得对音乐的初步印象。
  2.2 分析阶段(复听)。当学生初步熟悉音乐作品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复听,并对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复听可根据教学要求采用重点复听和分段复听的方式,通过反复细听和深入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逐步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在分析阶段中,教师可根据教材重点,适当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聆听音乐,并针对所提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教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补充。
  2.3 综合阶段。在综合教学阶段,要求学生把分析所得的感性、理性知识综合起来。在一次完整地欣赏时能更清晰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最后,可由教师作欣赏小结,或由学生来作小结。
  总结教学经验得出,音乐欣赏与音乐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音乐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业余爱好,同时调整学习压力,因此体现出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整合教育资
期刊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一下子很难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  1 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我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
期刊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高中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与同仁们分享:  1 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悬念就是让读者在读某个有设悬念方法的文章时越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思想品德“活”起来。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积极性 增强实效性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空洞、晦涩,老师所讲内容多数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甚至部分教师也有类似同感,认为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其他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质量又何谈提高呢?怎样才能扭转思想品德课“死气沉沉
期刊
【摘 要】 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在贫困地区或基础薄弱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有效解决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教育直通车”项目无疑为学校解决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尽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直通车 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平台 相关介绍    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如何又好又快的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
期刊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兴趣能使学生急着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发挥运动成绩,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状态 主导作用 兴趣 新颖 优化 科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  1 准备活动要新颖  教师要尽量使每堂课的导入有新内容。如可将武术、
期刊
【摘 要】 通过一个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出学生认为法律教育没有必要,但是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知道如何维权;对诚信也都基本认为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与法律没有关系。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诚信意识,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所独有的问题。所以本文从诚信教育和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简要谈谈将诚信意识教育纳入法律意识教育内容框架中的必要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极为重视朗读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发展语言    21世纪是全面创新的世纪,小学语文阅读也要跟上这一时代步伐,积极的在教育中创新。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时期的转变不甚理想,本文从小
期刊
1 背景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是一门高雅的文化,更是一块滋润心灵的沃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泪珠与珍珠》正是这样一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的散文,尤其适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因此,归纳分析文中所写的眼泪
期刊
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数学课程主要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开设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