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智慧润物 让德艺点亮心灵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财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代代相传,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简而言之,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我国当今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期,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革,面临着挑战。但教师职业永远是将人类幸福和我们自身完善完美结合的崇高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当用师爱与智慧滋润心田,让高尚的品德与精湛的教学技艺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
  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只有热爱,才会投注所有的精力与聪明才智于教育教学工作而无怨无悔,也才会尽职尽责,敬业乐业。如果没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情感和信念,不热爱,看不起平凡的教育,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 ,把培养教育下一代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和义务。教师只有具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才能真诚地热爱学生,治学严谨,为人师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所以“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这也应该是一名人民教师终生的选择与追求。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过程,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对学生的塑造和培养。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取得教育教学的顺畅进行,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相结合,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孔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使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喜欢教师教授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呈现其乐融融,如沐春风的教学气氛,更有利于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老师在精神上也得到一种自我成长的快乐和充实感,一种育天下英才的自豪。
  三、乐教善教,德艺双馨
  教育是平凡的,也是清苦的。但这种教育现状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当以苦为乐,在愉快教学当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启迪学生心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不能摒弃功利思想以及私心杂念,就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也不能达到心灵的幸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个人品格上,应该无私,正直,善良,诚实,廉洁,守纪,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撼动人心的人格魅力去教化学生,同时还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怕困难,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只有德才卓越,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向上,向善,只有德艺双馨,才会赢得社会和学生的推崇和赞誉。
  四、与时俱进,点亮心灵
  现代社会是变革的社会,创新的社会,老师的教育要充满爱心,充满执着,更应该充满激情与活力。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教育也应是社会发展的前沿,教师要有靓丽的精神面貌以及卓越的远见与胆识,才能启迪蒙昧,唤醒混沌,点燃学生心中求真,探索的激情,推动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如奥林匹克精神一样,展开飞天的翅膀,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伟大梦想。
  教师之本,以德为先,教师之源,以爱引领。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应当以宁静的心态,强烈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与智慧润物,让德艺点亮学生心灵。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在图形-背景理论下分析英语倒装句背后的认知机制,说话者把认知结构“图形-背景”转换为“背景-图形”。这一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说话人将常规句式“主语(图形)+谓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在数学教学中,最迫切和重要的是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互动过程 课堂教学 主体作用 电教    “我认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处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各种文化载体充盈在我们的周围
摘 要:隐性分层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它面向全体,又注意个体差异,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有利于挖掘各层学生潜能。它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保证各层学生都能有进步。分层教学更能着眼于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转变学生学习知识取向,真正体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
期刊
摘 要: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具有各种能力人才的培养。文章首先阐述中学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育 能力 创新性人才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所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原动力所在。而地
摘 要: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创造性更多的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小学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近年来的经济活力令世界瞩目。不仅美国、欧盟等传统力量希望与巴西发展更紧密的经济关系,新兴市场也将目光投向巴西。尤其巴西在世界石油新格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