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对鼻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对鼻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鼻骨损伤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几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观察骨折位置及对位状况以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结果:62例鼻骨骨折病例中,单侧骨折15例,其中8例X线平片未显示骨折,双侧骨折47例,且有19例合并其它部位颌面骨骨折;62例中,对位良好者18例,无须复位,其余44例骨折对位不良,且有25例为粉碎骨折,需行手术复位。结论: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能克服X线侧位平片的局限,获得直观、清晰的图像,准确显示骨折部位及对位状况,对于临床的后期治疗以及司法鉴定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同时亦减少了医疗纠纷。
   【关键词】 创伤;鼻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鼻部损伤并导致鼻骨骨折的病例非常普遍,一般病例X线侧位平片即可作出诊断[1],但对于隐匿性骨折以及骨折移位状况尚存在一定的限度。多层螺旋CT 的出现,可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对于骨折对位状况的显示,具有独导的优势。本文收集本院确诊的62例鼻骨骨折病例,分析CT征象,结合X 线平片,总结并提高对于鼻骨损伤的诊断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材料及方法
   搜集本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間具有完整X线平片及CT 容积扫描资料的鼻骨骨折病例62例,男4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最大者65岁,最小者仅2岁8月。62例中,52例X线平片即显示骨折,8例可疑骨折,2例未见骨折,临床医师怀疑有骨折而行CT 扫描。
   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pius 4层扫描机,扫描参数:120KV,160MA,层厚2.5mm,层距2.5mm,螺距1-1.5,重建间隔0.625mm。采用标准法重建,完成后调入三维重建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处理。
  2 结果
   62例均发现鼻骨骨折,其中8例合并上颌骨及其它面骨骨折。62例鼻骨骨折病例中,其中8例X 线平片及CT 检查均显示对位良好;12例X 线平片显示对位良好。而CT 检查显示对位不良,且可见碎骨片分离移位;其余45例X 线平片及CT 检查均显示对位不良,断端凹陷、成角,但CT 显示更明显、直观,直接显示骨折对位状况及碎骨片分离状况。所有病例均显示鼻部软组织肿胀,且大部分病例可见鼻道内积血,而导致鼻道欠通畅。62例中,单侧鼻骨骨折15例,右侧6例,左侧9例,其余47例均显示双侧骨折,但部分病例双侧骨折程度不一。
  3 讨论
   鼻骨左右各一块,为不规则梯形骨片,构成外鼻的上1/2骨性构架。鼻骨在解剖上紧邻上颌骨、泪骨和额骨鼻突,它们彼此借骨性连接紧密结合在一起。鼻骨骨质菲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逐渐增厚,加上特殊的解剖部位,在外力的作用下极容易骨折,并可同时累及邻近其它颌面骨骨折。
   鼻骨骨折多因打架、摔伤、交通事故及其它意外引起,早期明确诊断非常必要,对于后期的治疗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鼻骨骨折多伴有鼻部形态畸形并影响通气功能。以往鼻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2]。大多数时候普通X线平片检查也能检出鼻骨骨折,但由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受投照体位、部位重叠以及密度分辨率较差等的影响,有时鼻骨骨折容易漏诊[3]。多层螺旋CT 的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及时、准确、直观地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对位状况,明确显示碎骨片移位及其它异常改变,为临床的复位、整形等后期治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以后的司法鉴定及伤残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X线平片及普通CT 比较,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对鼻区骨折的诊断更显优越性,尤其是多平面重建(MPR)与表面遮盖显示(SSD)结合使用确保了细小骨折的显示[4]。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非损伤的立体解剖图像,可进行任意方向旋转观察,其丰富直观的立体感对临床治疗和手术计划的制定可提供更大的帮助;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使损伤部位立体客观,能准确地显示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为手术进路、固定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而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和治疗水平[5]。Sehlosser等认为三维图像尤其对需选择手术治疗的病人和家属在骨折空问立体结构的形象认识有很大的帮助[6]。可以说,多层螺旋CT 的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是检查鼻部损伤最好、最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康荣主编.胸部颈面部CT.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28. [2]王军,潘阿善,黄贤华等.鼻骨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26—28.
  [3] 白人驹主编.医学影像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2-163.
  郭祥彬.多层螺旋CT骨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1):56.
  [4] 向政华,粟永明,彭清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 6(7):121-122.
  [5] 吉征,丁冠军.冠状位HKCH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0):954—955.
  [6] SchlosserRJ,Faust RA,philiphsCD, et a1.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ongenital nasal anomalies. Int J Pediatrotorhinolaryngol,2002,65(2):125—13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输液反应的情况,分析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对门诊输液中心2005-2010年30例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30例输液反应,提出预防对策,提高门诊输液质量,降低输液风险。结论 加强输液护理,在输液的过程中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注意个体差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输液反应,从而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输液反应;原因;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和其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通过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宮产率的有效方案。结合我院近几年来剖宫产病例资料的数据分析,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率,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剖宫产;上升;对策    剖宫产术是指凡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经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期刊
母乳喂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提高人口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母乳不仅含有充足的營养,而且又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它是儿童安全的食品。母乳喂养成功与否与婴儿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进行广泛、深入、全面的宣传,通过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对全院创建工作的领导和培训,妇产科、儿科重点抓落实。使大家从以前粗浅认识上升到较深层次的理解。为了使母乳喂养工作深入人心,众所周
期刊
【摘要】 目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外来新居民急剧增加,既为我镇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也给我们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带来了新问题、新要求。从长期实践探索中总结:建立新居民避孕药具绿色发放通道,预防和减少新居民非意愿妊娠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基本公共服务。   【关键词】 避孕药具;新居民;免费提供;均等化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新居民如何融入城市,如何更好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农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肩关节半脱位手法复位后的有效运动疗法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复位;肌力训练;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早期由于肌张力低下常容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痛苦和难度,严重者导致废用综合征。本研究通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以期探讨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有效康复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因脑卒中
期刊
【摘要】 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合理使用,笔者对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研究分析了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 骨科;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我院骨科围手术期用药,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笔者对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内侧髁游离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对4例舟骨骨不连的患者,设计并应用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进行治疗,采用掌侧入路切口同時完成骨瓣移植和血管吻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8个月,X线显示舟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结论:股骨内侧髁游离骨瓣移植能促进舟骨愈合,矫正骨折成角,利于腕部生理力学的重建,是治疗舟骨骨不连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输卵管结扎后再通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78例输卵管结扎后,有流产、引产,生育史者施行2次手术,分析再通原因。结果输卵管有扎痕未切断16例,占20.51%,输卵管有扎痕且切断,但形成输卵管瘘42例,占53.85%r,误扎左侧输卵管系膜9例,占11.54%;结扎方法为贯穿缝扎法,银夹法.潘氏改良法和伞端切除等方法导致输卵管再通者占84.62%。结论选择输卵管结扎部位,手术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温中和胃类中药类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9%;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治疗组,两
期刊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再加上腹腔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伤口愈合后疤痕微小,療效肯定,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为了让患者的术后痛苦轻变为更轻,我科2010年5月---2011年8月使用地佐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现将地佐辛的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1-2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