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性”阅读教学中的语文老师走下圣坛,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平等的对话者。 教师应当是平等中的首席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或是多渠道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教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加强朗读教学,着力语感培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并且要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引领学生自悟,增强感悟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留足时间与空间给“对话”的双方交流,不要过多地驻足其间聒噪。只有在对话过程中出现冷场、语塞、卡壳、分歧时,教师才可出面帮助排除,使对话能够流畅进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如在教《鸬鹚》一文,我让学生对“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一句中,为什么用“一抹”作专题批注。有的说:一抹很轻,显得宁静;有的说:可以看到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和鸬鹚配合默契;有的说:只要轻轻一抹,鸬鹚就那么听话,为渔人效劳,……学生在多元解读中丰富了“一抹”的内涵,领悟了“一抹”包含的情和意。
  三、强化学生体验,提升品读能力
  新课标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學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追寻“体验”,让体验全方位地进入开放的语文课堂,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师的倾心追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小稻秧历险记》,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情感不到位。于老师幽默地启发:“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这位学生如历其境,有了真切体验,再读时,他耷拉着脑袋,真得有气无力了。
  四、引导学生质疑,提高思维能力
  现代课程理念提倡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多一点带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落花生》一文,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得多。虽然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失偏颇,但能向教材挑战,就很难能可贵了。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进入“愤悱”的状态,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五、注重合作探究,培养语言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辩论”这一形式纳入课堂,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沉睡区,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迎合别人,活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突出理解运用,助力写作教学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或课外阅读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张冠李戴’,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
期刊
摘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实践新课改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能力培养  一、在数学领域,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教育成了只为分数而教学,学生的品德、修养、生存能力、自立自理能力等这些关系到学生将来前途的知识几乎全部被忽略掉了。也因为不胜应试教育的压力,好多的学生选择了轻生。也因此,教育迫切的需求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整个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培养习惯,打好写作基础;重视作文模仿和评价,力求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整个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
期刊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我选择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取对照手法进行实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基本情况的测查,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及分层分组。教学中实行综合分类
期刊
摘要: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数学,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通过十多年的实践,笔者在该文中提出了细分层次、拟定计划、分层教学、做好记录、抓好复习等方法及措施,但愿能为同行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方法  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数学,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十多个年头了
期刊
数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实践活动能力,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师生关系民主化,引导学生爱上数学  平等的教学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才刚刚启动,作为这轮课改的排头兵,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许多问题要思考。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当努力按要求完成好人民交给我们的新任务,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  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呢?一句话,就是要用好新的小学语文教材。  一、把握教材特点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组织全国最强的编写队伍编写的,主编更是语文界的超级大腕,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
期刊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重要的工具,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怎样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就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时、因地,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与学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无味的教提高不了教学质量,无指导的学是盲
期刊
摘要: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机械操练,游戏操练是巩固课堂新知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目前教育工作中,发现现有课堂练习方式及内容存在一些瑕疵,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对此,对现有课堂练习缺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够切实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练习;有效性  随着小学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构建以
期刊
“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在导入新课时,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产生探究的需求。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味”是指数学精神,数学的思想方法。它应该体现数学的抽象性、推理性、探索性、问题性及数学语言表达等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训练学生的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