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议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特点(专题讨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与领导力量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革命的出现及其结果源于几十年以至百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场革命的性质,还大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彭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较量;赵炎才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观点。我想,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关注和深入讨论,完全有希望获得一些以前对辛亥革命未曾注意到的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出版座谈会上,我称钱理群总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是“一代学者的谢幕之作”。考虑到中国的特殊语境及阅读习惯,落笔成文时,我换一种说法,称此乃“代际交接的接力棒”。
中国文学都具有一定性质行为过程中的“文字单元”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作为“文字单元”文本的生成具有下列要素:行为性质、目的,言说主体及其身份,言说对象,文本体裁及功能、言说内容、题材,言说方式,言说风格。文体文本的这些要素某一项发生改变即形成文体文本的演进。这种演进以“文体漂移”和“文体文本的互动”为主要形式。在文体文本的要素中,行为的性质、目的规定了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身份及其言说关系的性质;行为的性质、目的与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的身份又规定了文本言说什么和怎样言说;文本言说什么和怎样言说又决定着言说风格。行
多元现代性的博弈、自反与纠结,加剧了当代社会思想本已复杂的程度,增加了文化价值判断的难度。后现代思想大师利奥塔强调"重写"现代,意在通过对"意义未定性的呈现",构成一种新的经典追求形态。新技术支撑下的大众文化追求"日常性的享乐",构建消费神话的话语与反话语"游戏";而新型中产阶级将其价值理想和审美趣味带入大众文化,以文化品味的差异塑造新的审美标准。实现现代性突围,狭隘的精英主义和审美主义必须要改进,同时也要防止那种后现代主义式的、灌注了绝对的相对主义和失败主义的"精神投降"。
本文不反对用社会学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来探讨元杂剧主盟的原因,只是以为杂剧本身内在的因素对于它进位盟主要更重要更直接些,这些因素就是杂剧的综合性、定时性、叙事性、通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论据大多采自"平阳戏剧圈",却不无代表性和普遍性。
生活禅提出二十年了,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下面,我想就生活禅的提出、生活禅的界说、生活禅的宗旨、生活禅的内涵、生活禅的方法讲一点我学习以后的看法和感想,并提出一些期望和建议。
净慧长老作为"生活禅"的倡导者,系统阐述了生活禅的佛学内涵和社会价值,对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方法作了全面的理论定位。方立天认为,生活禅是通过觉悟人生来奉献人生,非常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楼宇烈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宗皈依自性、不离世间的根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梁世和认为,生活禅的理论和实践把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何石彬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普遍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其当下性则成为修学实践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连带浙江"一师风潮"等事件仅被诠释为"革命史话",甚至化约成革命神话。参与者的多元谱系,运动演进的复杂面向,大都为既有史书删繁就简,语焉不详。鉴于此,笔者拟取"化简为繁"的大文学史叙事方法,将对"一师风潮"再解读,置于更其多元的论辩质诘关系中,以期发见内中隐而不彰的文化姿态与价值取向。
上个世纪20年代发生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局。中国文学改变了沿袭数千年的老路,实现了从古典到现代全新的转型。事实上,
2010年7月11日至12日,为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80周年,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鲁迅与‘左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鲁迅研究会2010年理事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7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刊物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