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画家:田希军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86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青年畫家:田希军
其他文献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1年,他被派到苏联学习,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其间,他结识了苏联姑娘李莎,两人结为夫妇。  1945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有位身体瘦弱、面色枯黄的年轻男子来到《救国时报》编辑部找到李立三,自我介绍道:“我叫冼星海,现在生活遇到了一些麻烦,想请您帮忙。”他刚说完,李立三就立即想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历来盛行的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如罗家伦、吴南轩等校长是带着国民党的“政治任务”来改造清华的,乔万选任校长则是阎锡山的势力介入清华的结果。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甚至被拒绝进门。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过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  清华校长“虚悬”,各方一时
期刊
1946年,越南河内,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阮山开罢高级军事人员联席会议后,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似乎心里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进了家门,阮山命令司机把他的老部下李班接来。  “除了胡主席,只有你知道我在中国的往事。这次会议决定由你带队去苏联学习,正好取道中国。我想请你帮我打探一下陈剑戈的消息。”  李班严肃地点点头。虽然回到越南已经一年多了,但在中国追随
期刊
导演陈可辛说,他计划去电影院看自己19年前拍摄的作品《甜蜜蜜》。时光荏苒,尽管陈可辛早把世故人情看个通透,但他于近日在专访时却直言心态依旧不变,依然被漂泊感、边缘感紧紧包裹。探寻内心“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在社会的边缘。  定格,是陈可辛的一大特点。今年53岁的他,自认心态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觉得我自己是不变的。虽然我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是我的心态,我的所有东西,从我成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变
期刊
李宗仁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毕业生,其实他在第二期就考上了,但在开学报到时迟到了10分钟,蔡锷坚决不要。让他第二年继续考。  去年是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诞辰130周年。岳麓山上静卧着的这位特别的湖南人,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是教科书里的“护国将军”,但他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并不非常清晰,他用34年的时间演绎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期刊
随着《婚姻时差》在北京卫视热播,王志飞饰演的儒商李海成了女观众的新宠。在《婚姻时差》中,王志飞与江珊搭戏,两人虽说是初次合作,却都连连称赞对方有默契。此时也恰逢江珊的老搭档王志文的新戏《待嫁老爸》播出,两位都有“王志”的新老搭档免不了被摆到一起对比。  王志飞觉得《过把瘾》是经典,他自己就是从那个戏才希望跟江珊合作的。而既然是经典,就不存在超越不超越的问题,对他来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理解完成每个
期刊
安子这个名字,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世纪90年代,她曾以一部《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打工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20个历史风云人物”的她,如今事业辉煌,拥有4家公司,近百家连锁店,此外,她的家庭生活也很令人羡慕……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多年前,安子的丈夫邱金平是深圳大学的高才生,还是校文学社的社长、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安子到深大进修时,经人介绍与之相识。一见面,邱
期刊
“魁德社”是天桥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于小章之后再无传人……  每天下午,北京最小的曲艺社“魁-德社”开门迎客。这是前门附近的一条名为延寿街的小胡同,“魁德社”就开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时光回溯到百年前,“魁德社”是天侨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
期刊
6月10日起,34集情感哲思大戏《剧场》在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开播。该剧由尚世影业、旗帜先锋、慈文传媒、诺安影视、迎陵影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作品由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执笔创作,著名导演杨文军倾力执导,陈数、孙淳、翟天临、种丹妮、鲍大志、梁丽等实力派演员加盟演绎。该剧将时空定位于上世纪80年代,描述了南方小城话剧团里女演员间,因舞台角色和现实爱情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  碰到《剧场》是“缘分” 
期刊
严歌苓的创作实绩,业内和观众早就有目共睹。按说,吃鸡蛋不一定要见那下蛋的鸡,可如今是不见鸡蛋却常闻鸡鸣的时代,一鸣惊人不常有,一鸣“吓人”常有。特别是能编出雷剧、神剧、垃圾剧的编剧,我们很有兴趣见识一番,他们究竟、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同理,对于严歌苓这样口碑好、作品好的编剧,观众和读者也一定有兴趣了解。  随着北京卫视《剧场》的播出,编剧严歌苓少见地接受采访,她的创作心得和人生经历,确实给人启发
期刊